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環丙基肼鹽酸鹽是重要的有機藥物中間體,主要應用在農藥方面的吡唑類化合物的合成,它同時也是新一類有可能替代氨的含有氮性能的材料。由于吡唑類化合物高效、低毒以及吡唑類環上取代基多方位變換,因而在農藥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向500mL三口燒瓶里依次加入環丙胺(59.3g,1.04mol,10eq.)、二氯甲烷(180mL)和N-甲基嗎啉(NMM,11.5g,0.114mol,1.1eq.),冰鹽浴降溫至-5~0℃,分批加入固體N-Boc-O-對甲苯磺酰基羥胺(BocHNOTs,29.8g,0.104mol,1.0eq.),加完后維持在0℃繼續反應2h,在室溫(20℃以下)過夜,TLC跟蹤監測反應終點。停止反應,濃縮干,向粗品中加入二氯甲烷和水,分層后,收集有機相,水層再用二氯甲烷萃取兩次,合并有機相,干燥,過濾,濃縮得粗品(21g,理論值16.4g),粗品用石油醚打漿得淡黃色固體(11g,67%收率),熔點105.4~106.2℃。核磁數據如下:1HNMR(400MHz,CDCl3):=0.52-0.55(m,2H,CH2CH2),0.75-0.80(m,2H,CH2CH2),1.23(s,9H,3CH3),2.62-2.67(m,1H,CH),5.76(bs,1H,NH),6.64(s,1H,NH)。
向100mL三口燒瓶里加入N-Boc-環丙基肼(5g,29mmoL,1.0eq.),冰水浴下滴入濃鹽酸(10mL)。滴完后室溫(20~25℃)反應過夜(17~20小時),TLC跟蹤監測反應結束,反應液中加入活性炭脫色,過濾,濃縮水相得10g粗品,用乙醇重結晶得白色晶體(2.4g,76%收率),熔點131.6~132.6℃。核磁數據如下:1HNMR(400MHz,DMSO):=0.44-0.57(m,4H,2CH2),2.5(m,1H,CH),6.64(m,1H,NH),8.17-8.29(bs,3H,NH3)。
該方法中讓便宜的環丙胺過量,可以降低成本;其次,中間體純化無需繁瑣的柱層析提純。與使用昂貴的環丙基格氏試劑和偶氮二甲酸二叔丁酯(DBAD)在低溫下反應的傳統方法相比,本發明的方法可以回避低溫操作體系,操作條件溫和而簡便,成本大大降低,且收率較高,適合于工業化生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1][中國發明]CN201510909317.1環丙基肼鹽酸鹽的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