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噻蟲胺屬于新煙堿類,具有高效安全、高選擇性,作用于煙堿乙酰膽堿受體(nAChR),具有殺蟲譜廣、觸殺、胃毒和內吸等特性。主要用于水稻、小麥、蔬菜、果樹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蟲、薊馬、飛虱等半翅目、鞘翅目、雙翅目和某些鱗翅目類害蟲。
噻蟲胺國內目前登記證共109個,其中原藥登記11個,制劑單劑登記56個,制劑復配登記42個。劑型包括懸浮劑,顆粒劑,水分散粒劑,懸浮種衣劑,可濕性粉劑,微囊懸浮-懸浮劑,種子處理微囊懸浮劑,種子處理懸浮劑,拌種劑。
出鏡率最高的劑型有50%水分散粒劑、48%懸浮劑、20%懸浮劑、0.5%噻蟲胺顆粒劑、30%噻蟲胺懸浮劑;復配出現最多的是吡蚜酮· 噻蟲胺,聯苯菊酯·噻蟲胺。
未來國內噻蟲胺的登記趨向于顆粒劑及種子處理方向,登記作物趨向于經濟作物類,特別是地下害蟲發生較多的作物,如花生、韭菜、甘蔗等。
國內噻蟲胺應用的方式較多,常見的有噴霧、灌根、撒施、藥肥、拌種及種衣劑。
噴霧主要是防治水稻、蔬菜、果樹上的飛虱、薊馬、蚜蟲、粉虱、木虱等,但噻蟲胺在強光環境下易發生分解,所以在田間噴霧應用時往往效果不佳,噻蟲胺活性略低于噻蟲嗪、吡蟲啉,導致畝成本偏高。噴霧應用主要集中在果樹和蔬菜區,附加值相對比較高的作物上。
灌根、撒施及藥肥主要使用的是顆粒劑,以藥肥應用為主,國內藥肥主要使用在水稻、花生、甘蔗、小麥上,甘蔗應用較多,水稻及花生其次,目前甘蔗藥肥主流的登記形式是0.5%顆粒劑、0.12%顆粒劑、0.06%顆粒劑,主要防治蔗螟、蔗龜、蠐螬等,可以替代毒死蜱及辛硫磷。
1、了解噻蟲胺
噻蟲胺這個成分是由德國拜耳公司同日本武田公司共同開發的新一代煙堿類殺蟲劑。它的作用機理是,害蟲接觸藥劑以后,會刺激體內相關酶的分泌,導致害蟲出現興奮,后期逐漸麻痹死亡。
它的作用方式有三種,可以直接觸殺害蟲,噴霧的時候,一些直接接觸到藥劑的幼蟲,會直接死亡;部分害蟲將藥劑吞噬到體內以后,經過消化系統的吸收,又會發生作用;還有一部分藥劑會先被植物體吸收,聚集在植物體內,害蟲啃食植物,然后會中毒死亡。
對于刺吸式口器害蟲如薊馬、木虱、粉虱等高效,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殺滅咀嚼式口器的害蟲,如天牛、金龜子等。
2、噻蟲胺防治韭(蒜)蛆的優勢
首先,成分比較新。盡管在2012年噻蟲胺就已經在國內上市,但是因為價格較高,且很多地區認同噻蟲嗪的原因,導致在北方用量一直不是很大。在蒜蛆對很多常用藥劑出現抗性的情況下,噻蟲胺卻幾乎沒有抗性,因此新煙堿類藥劑就出現了很大的市場機會。
第二,優秀的內吸胃毒作用方式,持效期長。以前常用的菊酯類以及有機磷類殺蟲劑,大多為觸殺類型殺蟲劑,用藥以后如果害蟲沒有死,那么后期剩余的地下蟲基本不會再死亡。而噻蟲胺,在用藥以后卻能夠持續殺蟲,通過植物的吸收,使得藥效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發揮作用,所以后期即使再有蟲發生,也能夠被殺死,持效期大大提高。
第三,不僅僅是殺蟲劑,還有一定的養根功效。在使用噻蟲胺以后,能夠促進農作物地下根系的生長,使得農作物更健壯!因此有很多廠家把噻蟲胺做成拌種劑。
第四,正規成分,低毒低殘留!在以前使用的一些防治韭蛆殺蟲劑中,有很多都是毒性高,殘留大的成分,這對于蔬菜的綠色生產不利。而噻蟲胺卻是低毒成分,種植戶可以放心的沖施用藥,不用擔心殘留。
3、噻蟲胺在韭(蒜)蛆防治方向的應用技術
使用噻蟲胺防治蒜蛆,我總結為三種用法,不同用法所需要有效成分含量不同,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1)沖施防治蒜(韭)蛆,對于抗藥性不強的區域(蒜蛆初次發生),每畝地沖施20%的噻蟲胺懸浮劑300ml,就有不錯的效果;對于一些高抗性的區域,就需要加大用量,推薦最少使用20%的噻蟲胺懸浮劑500ml。
2)拌種防治蒜蛆。這個方法在近年來大蒜種植區也已經開始流行,此方法重點是預防。根據實踐發現,拌過種的大蒜田塊蒜蛆發生情況一般。每畝地可以使用18%的噻蟲胺懸浮種衣劑50ml拌種!通過兌水噴霧到大蒜上,混合均勻晾干進行播種。
3)噴霧防治蒜蛆。這個方法我認為還是比較省藥的,但是使用時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蒜蛆高發時期,如果出現陰雨天氣,可以使用30%的噻蟲胺水分散粒劑100g兌水60斤進行全田噴霧防治。借助雨水,藥劑可以直接滲透到根系蒜蛆危害處,利用率更高,殺蟲效果更好。
4、噻蟲胺防治蒜(韭)蛆時的建議
1)新煙堿類殺蟲劑都有一個弊端,容易受溫度影響。當地溫低于20攝氏度時,沖施到土壤中,殺蟲效果就會受影響;地溫低于10攝氏度,沖施以后至少48小時才能看到明顯死蟲。因此,在冬季使用時效果不是很理想,最好在地溫20攝氏度以上時使用。
2)在使用單劑噻蟲胺防治蒜蛆時,建議種植戶搭配一些菊酯類殺蟲劑,比如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有一定的“熏蒸灼燒”效果,能夠大大提高藥效!推薦每畝地搭配2.5%的高效氯氟氫菊酯500毫升。
3)一些噻蟲胺的復配制劑,在防治蒜蛆時也有不錯的效果,比如28%的蟲螨腈.噻蟲胺500ml/畝、10%的聯苯菊酯.噻蟲胺500ml/畝、20%的滅蠅胺.噻蟲胺500-1000ml/畝等!復配制劑,不同成分互相增效,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蒜蛆抗藥性的產生,值得考慮。
4)不建議長時間單用噻蟲胺,因為蒜蛆發生量大,非常容易產生抗性,用藥時可以選擇復配制劑,也可以同一些生物制劑,比如球孢白僵菌輪換使用。最近一段時間,河南地區的大蒜蒜蛆已經開始發生,蒜農可以采用噻蟲胺進行防治,不過這時候使用,一定要注意搭配一些菊酯類殺蟲劑提高殺蟲效果,降低溫度對藥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