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嘌呤核苷衍生物由于具有獨特的結構以及在抗病毒、抗癌癥、降血壓和抗血小板凝集等方面有著較好的生物活性,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是許多研究工作者非常關注的一個領域。這些研究主要是對嘌呤核苷糖基結構或堿基結構的改造,或二者同時進行改造。6-氯鳥嘌呤核苷為鳥嘌呤核苷的氯取代物,中文別名2-氨基-6-氯嘌呤核苷、2-氨基-6-氯-9-(β-D-呋喃核糖基)嘌呤,CAS號2004-07-11,化學式C10H12ClN5O4。分子量301.68600。白色至灰白色結晶粉末,密度2.19 g/cm3,熔點165-167°C (dec.)(lit.),沸點729.9ºC at 760 mmHg,閃點395.2ºC,折射率-38 ° (C=0.1,H2O),蒸氣壓2.3E-22mmHg at 25°C。6-氯鳥嘌呤核苷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藥物中間體。如果吸入6-氯鳥嘌呤核苷,請將患者移到新鮮空氣處;如果皮膚接觸,應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如有不適感,就醫;如果眼晴接觸,應分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并立即就醫;如果食入,立即漱口,禁止催吐,應立即就醫。
合成N6-烷基-2-烷氧基腺苷化合物。1991年報道了以鳥嘌呤核苷1為原料,經羥基保護后與三氯氧磷反應得到2-氨基-6-氯-9-(2',3',5'-三-O-乙酰基-β-D-呋喃核糖)嘌呤(3),3 經重氮化、水解和胺解反應合成了一系列N6-烷基-2-羥基腺苷化合物。2007 年報道了以6-氯鳥嘌呤核苷為原料,經羥基保護、重氮化、水解、2-烷基化和胺解反應合成了一系列2-烷氧基腺苷化合物,同時進行了A2B受體的抗炎癥活性測試研究。
[1]吳兆軍, 李順來, 丁忠仁, 等. N^ 6-烷基-2-烷氧基腺苷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凝集活性[D].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