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甘氨酸(glycine)是化學結構最簡單的天然氨基酸,側鏈為一個單氫原子,結構簡式H2N-CH2-COOH,在機體內廣泛存在,參與蛋白質、核苷酸、卟啉以及膽鹽等的代謝,在中樞神經系統中作為神經遞質,還具有廣譜抗炎、細胞保護和免疫調節等作用。芴甲氧羰?;鵇-環己基甘氨酸是環氧合酶(COX-2)抑制劑的中間體。環氧合酶抑制劑是一類廣泛應用于抗炎、解熱、鎮痛和抗風濕等疾病的治療藥物。芴甲氧羰?;鵇-環己基甘氨酸英文名稱:(2R)-2-cyclohexyl-2-(9H-fluoren-9-ylmethoxycarbonylamino)aceticacid,中文別名:N-芴甲氧羰基-D-環己基甘氨酸,CAS號:198543-96-3,分子式:C23H25NO4,分子量:379.449。芴甲氧羰?;鵇-環己基甘氨酸是常見的醫藥化工中間體。芴酰氯(FMOC-Cl)是一種氯甲酸酯。它用于使芴甲氧羰基(FMOC group)形成芴甲氧羰基氨基甲酸酯FMOC carbamate。是常見的氨基保護基。
芴甲氧羰?;鵇-環己基甘氨酸的合成已有文獻報道。本文以環己基溴為原料,在醇鈉存在下,經過與丙二酸二乙酯發生烴化反應,再水解、酸化、脫羧制得環己基乙酸;后者再經溴化、氨解得到DL-環己基甘氨酸;最后在芴甲氧羰酰氯存在下發生?;磻?,得到芴甲氧羰?;鵇-環己基甘氨酸[1]。其合成反應路線如下圖:
圖1芴甲氧羰酰基D-環己基甘氨酸合成反應路線圖
X-型顯微熔點測定儀(溫度計未經校正);意大利MOD-1106型元素分析儀;日本島津IR-408紅外光譜分析儀;BrukerAM500核磁共振儀(TMS為內標)。所有試劑均為A.R.級或C.P.級,使用前做必要精制。
環己基乙酸(4)的合成
在100mL無水乙醇中加入金屬鈉5.75g(250mmol)制得乙醇鈉,冷卻至50℃左右,然后依次加入丙二酸二乙酯38.0mL(250mmol)和環己基溴30.5mL(250mmol),回流24h后盡量蒸出乙醇,然后加入80mL水,用分液漏斗分離出有機相,將其減壓蒸餾,收集110℃/1.3kPa~130℃/kPa的餾份;將收集的餾份滴加到熱的50%氫氧化鉀溶液中,回流3h,加入少量水,蒸餾直至餾份溫度為90℃;加入10mL乙醚以除去未反應的酯,將水相置于250mL燒瓶中,加入50%的硫酸,回流過夜;將反應液用乙醚萃取,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干燥過夜,蒸去乙醚,繼續升溫至油浴溫度為210℃~230℃,讓其脫羧反應0.5h,減壓蒸餾、收集116℃/0.65kPa~118℃/0.6色結晶413.60g,m.p.29℃~30℃,(文獻[4]28℃~29℃),收率38.5%。
DL-環己基甘氨酸(5)的合成
取11.28mL(80mmol)的環己基乙酸和4.60mL(89mmol)液溴,混合加熱,滴入數滴三氯化磷,80℃油浴中回流8h,然后升高油浴溫度至100℃,繼續回流2h;冷卻至室溫后有暗紅色固體析出,加入80mL28%的氨水后在室溫下放置3天,抽濾,濾餅用甲醇洗滌,干燥后得白色固體59.40g,總收率74.8%,m.p.298℃(分解)。
芴甲氧羰?;鵇-環己基甘氨酸(1)的合成
環己基甘氨酸6.12g(40mmol)和芴甲氧羰酰氯5.85mL(60mmol)在100mL乙酸中加熱回流2min,反應液減壓蒸干,殘余物用水重結晶得白色固體。
1.合成DL-環己基乙酸的原料乙醇應當完全去水,且在反應進程中應當接干燥裝置,否則會發生副反應,導致產率降低。
2.元素分析結果表明溴化反應只溴化了α位的一個氫,未生成二溴物。
3.目標產物的IR譜與環己基甘氨酸的圖譜比較,在1620cm-1處多了一個強峰,是乙酰基上的C=O鍵,因為NH-的存在而位置較低,說明了乙?;晒?。
4.酰化反應時間不宜過長,2min~5min為宜,否則會發生副反應,導致產率降低。
[1] 張海港,李曉輝.環氧合酶-2的特異性抑制劑[J].藥學進展,1998,22(2):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