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硫普羅寧(tiopronin)是一種新型的含巰基甘氨酸衍生物,化學名為N-(2-巰基丙酰基)-甘氨酸,臨床上主要用于改善各類急、慢性肝炎的肝功能、脂肪肝、酒精肝、藥物性肝損傷及重金屬的解毒、降低放、化療的不良反應和預防放、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等。硫普羅寧能對抗各種肝損害,穩定肝細胞膜和線粒體膜,改善肝細胞結構和功能,對加快乙醇和乙醛的降解與排泄、阻止甘油三酯在肝內的堆積和肝纖維細胞的增生有重要作用,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臨床治療藥物。但臨床醫生在使用硫普羅寧時,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正確使用該藥,尤其是對于有過敏反應可能的患者要嚴格掌握使用的適應證。
硫普羅寧為一種新型的含巰基類化合物,在參與機體生化代謝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藥理實驗證實,硫普羅寧可使肝細胞線粒體中的ATP酶活性降低,ATP含量升高,電子傳遞功能恢復正常,從而改善肝細胞功能,對抗各種肝損傷負效應。亦有人認為硫普羅寧對線粒體的作用可能是其對抗多種肝損傷、保護肝細胞的主要機制。硫普羅寧含有巰基,能與某些自由基可逆性結合成二硫化物,作為一種自由基清除劑,在體內形成一個再循環的抗氧化系統。動物實驗表明,本品能逆轉由四氯化碳、乙硫氨酸、毒蕈粉及乙醇等引起的急性肝損傷,對這些化學物質所致的肝ALT、AST升高及蛋白比值倒置等均有明顯的糾正作用。同時本品還能加速乙醇在體內的排泄,防止甘油三酯堆積,抑制過氧化物產生,促進壞死肝細胞的再生和修復。此外,硫普羅寧還可激活銅、鋅-SOD酶以增強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硫普羅寧可促進重金屬Hg、Pb從膽汁、尿、糞便中排出,降低其肝、腎蓄積量,保護肝功能和多種物質代謝酶。還可通過提供巰基發揮其解毒和組織細胞保護作用,從而治療因化療或放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
硫普羅寧主要用于:①脂肪肝、早期肝硬化、急慢性肝炎、酒精及藥物引起的肝炎的治療。②重金屬中毒的治療。③降低化療和放療的副作用,升高白細胞,并可預防化療、放療所致二次腫瘤的發生。
1. 在各種肝病中的應用
1)治療慢性肝炎
硫普羅寧治療慢性肝炎可取得較滿意療效。收治各型肝炎患者共190例,治療組108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85例、慢性丙型肝炎19例、乙型重疊丙型1例、乙型重疊戊型3例;對照組9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71例、慢性丙型肝炎18例、乙型重疊丙型1例、乙型重疊戊型2例。對照組給予曲匹布通片、葡醛內酯片、強力寧片或甘草酸二銨膠囊等治療;治療組在上述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硫普羅寧靜滴,1次/d,4wk為1個療程。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總膽紅素水平顯著下降(P<0.001),白蛋白比例顯著升高(P<0.001),說明硫普羅寧具有減輕肝細胞炎癥、降低轉氨酶水平和提高白蛋白比例作用,而且不良反應少,易于耐受。
2)治療酒精性肝炎
將住院的8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甘草酸二銨膠囊、苦黃顆粒、門冬氨酸鉀鎂等常規護肝、降酶、退黃藥物治療;治療組在上述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再加用硫普羅寧0.2g靜滴,1次/d,4wk為1個療程。結果顯示,治療組顯效10例、有效24例,總有效率85%;對照組顯效5例、有效21例,總有效率65%。兩組比較,P<0.05。研究結果表明,硫普羅寧治療酒精性肝炎患者能顯著改善納差、惡心、嘔吐、乏力、腹脹和皮膚瘙癢等癥狀,在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以及改善肝功能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使用安全,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3)治療脂肪肝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脂肪肝已成為臨床常見疾病,相當一部分患者的預后表現為脂肪性肝纖維化與肝硬化。用硫普羅寧治療脂肪肝取得了良好效果。15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00例,對照組50例。治療組給予硫普羅寧0.2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靜滴,1次/d;對照組給予甘草酸二銨150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靜滴,1次/d。兩組療程均為1個月。結果顯示,治療組治愈18例、顯效55例、好轉15例,總有效率88%;對照組治愈5例、顯效11例、好轉16例,總有效率64%。臨床觀察證實,硫普羅寧能減輕脂肪性肝病的程度,改善肝功能和降低血清TG、TC水平,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且未見明顯毒、副反應。
4)治療肝硬化
選擇診斷為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99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6例,對照組33例。治療組在應用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輔酶胰島素、維生素C、維生素K1基礎上加用硫普羅寧0.2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靜滴,1次/d,6wk為1個療程;對照組在應用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輔酶胰島素、維生素C、維生素K1基礎上給予甘草酸二銨注射液,療程同治療組。結果顯示,治療組顯效25例(69.4%),有效9例(25.0%),無效2例(5.6%);對照組顯效14例(42.4%),有效12例(36.4%),無效7例(21.2%),有顯著性差異。用硫普羅寧治療早期肝硬化有較好效果,且經濟、使用方便,不良反應輕微,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
5)治療兒童急性甲型肝炎
急性病毒性黃疸型甲型肝炎是危害兒童健康的消化系統常見傳染病之一,經糞、口途徑傳播,兒童較易患病。用硫普羅寧治療兒童甲型肝炎,取得了滿意療效。臨床收治患者共92例,隨機分成治療組49例,平均年齡(7.48±0.59)歲;對照組43例,平均年齡(7.42±0.64)歲。兩組均采用常規保肝、降酶治療,靜脈滴入維生素C、肌苷、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輔酶胰島素,治療組加用硫普羅寧0.1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靜滴,1次/d,連用7d。結果顯示,治療組在癥狀、體征特別是在黃疸消退及降轉氨酶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經過近2年的觀察,未發現該藥對兒童生長、發育及各器官的不良反應,說明硫普羅寧是一種治療甲型肝炎安全、有效的藥物。
2. 對腫瘤患者輔助治療
1)在晚期胃癌化療中的應用
用聯合硫普羅寧治療提高臨床療效,有效地減輕了化療藥物的肝毒性,可預防化療中白細胞減少,提高晚期腫瘤患的生存質量。病例選擇經胃鏡及病理檢查確診為不能手術的晚期胃癌患者7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5例,對照組35例。治療組采用FolFox方案并加用硫普羅寧0.3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靜滴,1次/d,連用5d;對照組僅用FolFox方案。治療1個療程后發現,硫普羅寧聯合化療治療晚期胃癌能夠很好地發揮增效、減毒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
2)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化療中的應用
采用對照研究,將56例患者分為兩組,預防組30例,共接受95個周期化療,
在化療同時予以硫普羅寧;對照組26例,單純化療,共接受55個周期化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肝損害發生率差異,并評價硫普羅寧治療肝損害的療效。結果顯示,在化療期間配合使用硫普羅寧可有效保護肝臟細胞,明顯降低化療藥物性肝損害的發生率,肝損害的嚴重程度也遠遠輕于對照組,并可使受損肝臟迅速恢復正常而不影響化療周期的按時進行,從而保證化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3)在腫瘤患者放療所致白細胞減少中的應用
收治37例放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患者,他們接受60Co常規照射,放療中查血常規,自血常規檢查發現白細胞減少的第2天起開始將硫普羅寧0.2g加至5%~10%的葡萄糖液或生理鹽水250~500mL中靜滴,1次/d,共用至放療結束。觀察患者血紅蛋白、白細胞計數和血小板的變化,同時觀察硫普羅寧可能引起的副作用。結果顯示,37例中33例(89.2%)有效,其中22例(59.5%)顯效,治療后的白細胞計數平均值均高于治療前(P<0.05),提示硫普羅寧可降低放療的毒、副作用,升高白細胞數,而且不影響治療。
4)在乳腺癌化療中的應用
在化療過程中同時使用及化療后應用硫普羅寧,收到了明顯效果。所有病例均為乳腺癌術后應用CMF方案(環磷酰胺、甲氨碟蛉、氟尿嘧啶聯合應用)化療患者,治療組26例,對照組20例。治療組在應用CMF方案前7d開始口服硫普羅寧0.2g,3次/d,連用21d;對照組在應用CMF方案化療前7d開始口服肌苷片0.2g,3次/d,連用21d。結果顯示,治療組化療前后谷丙轉氨酶(ALT)值無明顯變化(P>0.05);對照組化療前后比較,化療后ALT值增高,差異有顯著性(P<0.01)。化療后對照組ALT值明顯高于治療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硫普羅寧能夠預防化療所致的肝損害,保護肝功能效果優于肌苷。
3. 在中毒搶救中的應用
1)在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治療中的應用
將收治的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后出現輕度肝損傷的患者4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20例)和對照組(20例)。治療組患者除給予清除毒物處理及應用特效解毒藥外,對I度肝損傷患者還靜滴硫普羅寧0.2g,1次/d,連用6~8d;對照組治療前處理同治療組,但對I度肝損傷患者口服葡醛內酯片0.2g,3次/d,益肝靈片77mg,3次/d,連用6~8d。結果發現,對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致I度肝損傷患者加用硫普羅寧進行保肝治療,治療組ALT值低于治療前且遠低于對照組保肝治療后的ALT值,說明硫普羅寧在急性有機磷中毒中的保肝作用強于常規保肝藥物,可較好地改善肝功能、加強肝臟解毒功能,使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早日康復,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
2)在慢性苯中毒治療中的應用
按職業性苯中毒診斷標準(GBZ68-2002)選擇慢性苯中毒患者13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68例,對照組68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治療組給予硫普羅寧0.2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靜滴,1次/d,連續15d,后再改口服片劑0.1g/次,3次/d,連服15d;對照組給予肌苷0.4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靜滴,1次/d,連續15d,后再改口服肌苷片劑0.2g/次,3次/d,連服15d。結果顯示,應用硫普羅寧治療后,患者在輕、中、重度中毒各階段的白細胞數均比治療前有明顯提高,療效優于對照組;神經衰弱癥狀中乏力癥狀改善較對照組明顯。硫普羅寧使用方便、安全,無明顯不良反應。硫普羅寧有望作為治療慢性苯中毒的一種較理想的藥物。
3)在鉛吸收治療中的應用
將診斷為鉛吸收的患者100例隨機分為3組:A組單純口服硫普羅寧,計30例;B組使用依地酸鈣鈉,計38例;C組聯合使用依地酸鈣鈉與硫普羅寧,計32例。治療4wk后,通過臨床觀察發現,C組驅鉛療效最好,提示依地酸鈣鈉與硫普羅寧有協同作用。尤其對鉛中毒合并或兼有肝臟損害如重金屬中毒性肝炎、脂肪肝患者,選擇依地酸鈣鈉與硫普羅寧聯合用藥療效更佳。
4)在急性酒精中毒治療中的應用
近年來,急性酒精中毒成為常見急癥之一。將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10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為硫普羅寧聯合納洛酮組,58例;對照組為單用納洛酮組,52例。結果顯示,硫普羅寧聯合納洛酮治療對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有良好的療效,清醒時間和1h清醒數均優于傳統藥物治療(P<0.05),并未見任何不良反應,值得在急性酒精中毒的臨床救治中進一步研究。
4. 在其它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1)在急性胰腺炎肝損害中的應用
將76例入選AP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8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包括禁食、胃腸減壓、補液、營養支持、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抗炎、抑制胰液分泌等在內的支持治療。治療組還給予硫普羅寧0.2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靜滴,1次/d,聯合前列地爾20g加入5%葡萄糖液100mL中靜滴,1次/d,直至血、尿淀粉酶和肝功能完全恢復正常。結果顯示,治療組肝功能恢復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且治療組肝功能較對照組明顯改善。兩組患者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硫普羅寧聯合前列地爾治療AP所致肝損害安全、有效。
2)在腎移植術后肝損害中的應用
隨著腎移植手術的廣泛開展,腎移植術后肝損害的治療和預防成了不容忽視的問題。另外,腎移植術后患者需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出現排斥反應時還需加大劑量使用,因此極易導致藥物性肝損害。將入選的6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聯合治療組38例和對照組22例。聯合治療組在常規抗病毒、護肝等基礎上采用硫普羅寧3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并聯合甘草酸二銨注射液靜滴,1次/d;對照組在采用與聯合治療組相同的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甘草酸二銨注射液靜滴,1次/d。兩組療程均為14d,觀察療效。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38例,顯效27例、有效8例,總有效率92.1%;對照組22例,顯效6例、有效9例,總有效率68.2%。兩組患者肝功能、臨床癥狀均明顯改善,兩組之間總有效率差異有顯著性(P<0.01)。
3)在藥物性肝損害治療中的應用
將收治的住院患者200例分為兩組,治療組108例(抗結核藥引起85例,雌激
素類引起19例,抗精神病藥引起4例),對照組92例(抗結核藥引起71例,雌激素類引起18例,抗精神病藥引起3例)。對照組給予曲匹布通片、葡醛內酯片、強力寧片等治療;治療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硫普羅寧0.2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靜滴,1次/d,療程4wk。結果顯示,治療組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
肝病治療:飯后口服,每次1~2片,每日3次,連服12周,停藥3個月后繼續下一療程;急性病毒性肝炎初期每次2~4片,每日3次,連服1~3周,以后每次1~2片,每日3次。
重金屬中毒:每次1~2片,每日2次。
化療及放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飯后口服,化療及放療前一周開始服用,每次2~4片,每日2次,連服3周。
偶見出現皮疹、皮膚瘙癢、發熱等過敏或胃腸道反應。重癥肝炎或伴有高度黃疸、頑固性腹水、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或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1.本品應密封、遮光于陰涼處保存。
2.孕婦、哺乳婦女、兒童及對本品有嚴重不良反應的患者禁用。
片劑:0.1g。
一種原料易得、收率高的保肝藥的合成工藝。工藝步驟為:
1)2?溴丙酰氯的合成。
2)2一溴代丙酰甘氨酸的合成。
3)硫普羅寧的合成。
[1] 硫普羅寧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2] 硫普羅寧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3] 全科醫生藥物手冊
[4] CN201110218769.7一種保肝藥的合成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