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哌唑嗪( Prazosin hy drochloride) 是由美國輝瑞( Psizer ) 公司推出的一種結構全新的擴血管降壓藥(商品名為Minipress),于1976年應用于臨床。1978年在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高血壓專家座談會上,哌唑嗪曾作為一種降壓新藥被推薦。國內首先由上海第六制藥廠試制成功,1981年開始在臨床應用。然而,由于近年來許多新的降壓藥,如血管轉換酶抑制劑、鈣離子拮抗劑等問世,哌唑嗪的應用已逐漸減少。
我們認為,哌唑嗪不同于傳統的血管擴張藥,它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同時不伴有反射性地興奮交感神經而加快心率,不刺激腎素釋放甚至降低血漿腎素活性的特點,臨床上對不同等級的高血壓、心力衰竭等均有良好療效。此外,隨著對其藥理作用的深入研究,發現本品對變異型心絞痛、高脂血癥、前列腺肥大及雷諾氏現象等也有較好的療效,故應進一步研究,以擴大其應用領域。
單用哌唑嗪對各期高血壓均有一定療效,與其它降壓藥聯合應用(如噻嗪類利尿劑、β 受體阻滯劑等) 也可產生滿意的療效。在高血壓治療中,哌唑嗪不會產生像直接擴血管藥引起的心率加快、血管性頭痛和面部潮紅等副作用; 也不會產生像β 受體阻滯劑所引起的心率減慢和心輸出量減少,更不會像利尿劑引起的低血鉀等。哌唑嗪特別適用于長期降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哌唑嗪不影響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血流量,故對于有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患者亦可安全使用。哌唑嗪對脂肪、糖等代謝均無影響,所以哌唑嗪也適用于伴有糖尿病、痛風或高脂血癥的高血壓患者。治療高血壓的一般首劑劑量為0. 5~ 1mg,無不良反應者,在4~ 6小時后或第二天開始逐步遞增劑量,直至出現合適的降壓反應。正常劑量3~9mg /日,一日3次給藥。由于此藥具有與劑量相關的最大作用坪值( Platea u),正常超過20mg /日的劑量不再增加療效。
慢性心衰的主要血液動力學特點是心輸出量減少以及全身靜脈壓和肺靜脈壓的升高,用擴張小動脈的肼苯噠嗪能明顯增加心輸出量,但降低靜脈壓的作用很小。硝酸酯類主要擴張小靜脈,能明顯降低靜脈壓和左室舒張末期壓,但心輸出量增加不明顯。哌唑嗪對小動脈和小靜脈均有明顯擴張作用,降低周圍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降低左室充盈壓及肺循環阻力,降低心臟前后負荷及耗氧量,增加心輸出量,從而使充血性心衰患者的血液動力學得到明顯的改善。
哌唑嗪可單獨使用,亦可與洋地黃、利尿劑合用,哌唑嗪的療效與硝普鈉近似,但硝普鈉需靜脈給藥,停藥后作用迅速消失,而哌唑嗪可口服,一次劑量的作用可維持6h,因此更適合于治療慢性頑固性心衰,特別是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心衰。開始劑量1mg,每日2~ 3次,以后逐漸增加到3~ 9mg /日,即可取得良好療效。
哌唑嗪可直接阻滯去甲腎上腺素與α1 受體的結合,因此,可用于嗜鉻細胞瘤患者術前準備或用于無法手術的病例,也可用哌唑嗪作診斷性試驗。口服0. 5~ 1mg,2小時后血壓明顯下降者應進一步證實診斷,術前準備或治療用藥:6~ 10mg /日,分次口服,多能充分控制血壓。
這種心絞痛主要是冠狀動脈痙攣引起的。哌唑嗪對富含α受體的冠狀動脈有強大的擴張作用,其與α1 受體的親和力約為鈣拮抗劑的1萬倍,因此,可用于心絞痛的治療,且對使用硝酸酯類和鈣拮抗劑無效的難治性變異型心絞痛有效。一般8~ 30mg /日,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必要時可與小劑量消心痛或心痛定合用。
與利尿劑和β 受體阻滯劑不同,哌唑嗪對脂質代謝無不良影響。高血壓患者口服哌唑嗪可以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并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其作用機理,有人認為哌唑嗪直接阻斷α受體,激活血漿脂蛋白脂肪酶及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的活性,前者可促進甘油三酯的水解,后者則能促進膽固醇酯化,使高密度脂蛋白合成增加,從而改善血脂水平。哌唑嗪可以單獨使用,亦可與其它對血脂有不良影響的藥物(如噻嗪類利尿劑、β 受體阻滯劑)合用,來克服這些藥物的缺點。
大多數雷諾氏現象的患者應用較小劑量(口服1mg,每日2~ 3次) 后,其發作頻率和發作持續時間均明顯減少。標準冷凍試驗時,手指皮膚溫度與血流量較治療前也有明顯改善。
良性前列腺肥大可引起尿排出受阻(尿潴留)。刺激前列腺的α受體增加前列腺與前列腺被膜平滑肌的能力可使尿流受阻癥加重。應用哌唑嗪阻滯α1 受體可緩解尿頻,使尿流速增加,減輕尿潴留,適用于不宜手術治療的前列腺肥大患者。此外,老年人在較大手術前應用,也可預防術后尿潴留發生。
哌唑嗪能擴張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壓下降。降低血壓的同時不伴有反射性地興奮交感神經,不引起心率加快(大劑量除外) 和腎素釋放。哌唑嗪擴血管機制有兩個方面。
1)選擇性地阻斷α1 受體:腎上腺素能α受體可分為兩種亞型,一種是α1-受體,位于血管突觸后膜上,興奮時使血管收縮;另一種為α2 -受體,主要位于交感神經末梢的突觸前膜上,該受體興奮時去甲腎上腺素釋放減少,反之該受體阻滯時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增多。哌唑嗪能選擇性阻斷突觸后膜的α1-受體,而對
突觸前膜的α2-受體幾乎沒有作用。
2)直接擴張血管:哌唑嗪抑制血管組織中的磷酸二酯酶,從而增加細胞內環磷酸腺苷( CAM P) 的含量,而CAM P則是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一種介質,故能發揮擴血管作用。哌唑嗪使血漿腎素降低或無影響,這可能與本品增加腎小球血流量及濾過率有關。
(1) 初服時可有惡心、眩暈、頭痛、嗜睡、心悸、體位性低血壓,稱為“首劑現象”可于睡前服用或自0.5mg開始服用以避免之。
(2) 嚴重心臟病、精神病患者慎用。
(3) 過敏者忌用。
步驟1:4- 氨基-6,7- 二甲氧基-2- 哌嗪基喹唑啉(2)的合成
將無水哌嗪(25.8 g,300 mmol) 加至無水乙醇(600 ml) 中,氮氣保護下室溫攪拌,45 min 內滴加48%氫溴酸(36 ml,300 mmol),控溫約35 ℃。加熱至65 ℃,1.5 h 內分批加入4- 氨基-2- 氯-6,7- 二甲氧基喹唑啉(35.9 g,150mmol),加熱回流24 h。冷卻后過濾,濾餅用無水乙醇洗滌,干燥后經硅膠柱色譜[ 洗脫劑:二氯甲烷- 甲醇( 4 ∶ 1) ] 分離,得白色固體2(27.3 g,63% ),mp 228 ~ 230 ℃ (文獻[10] :230 ~ 232 ℃ )。純度98.7%
步驟2:哌唑嗪制備
在250 ml 三頸瓶中加入二氯甲烷(120 ml) 和3(5.27 g,30 mmol),冰浴條件下攪拌加入4(10.2 ml,45 mmol),反應40 min 至產生白色懸浮物5c。滴入6c(5.40 g,30 mmol) 的二氯甲烷(60 ml)溶液,室溫攪拌反應1 h 至溶液澄清得7c。加入2(8.67 g,30 mmol),室溫攪拌反應15 min,TLC顯示反應完畢后分液,有機相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60 ml×3) 洗滌,經無水硫酸鈉干燥后過濾,濾液減壓蒸除溶劑,剩余物經硅膠柱色譜[洗脫劑:二氯甲烷- 甲醇(10 ∶1) ] 分離,得白色固體哌唑嗪1c(86.4%)。
[1] 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及哌唑嗪的高效合成
[2] 哌唑嗪的藥理與臨床應用
[3] 全科醫生藥物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