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吡咯烷甲酸是一種具有五元環狀結構的吡咯烷衍生物,廣泛存在于天然產物及活性藥物分子中。作為一類具有優異生物活性的有機分子骨架,吡咯烷衍生物被廣泛應用于多種藥物分子中,如促進智力發育藥物吡拉西坦、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藥物艾伏尼布(Ivosidenib)、廣譜性蛋白激酶抑制劑米哚妥林(Midostaurin)、預防癌癥化療術后惡心嘔吐藥物羅納吡坦(Rolapitant)、多發性骨髓瘤治療藥物來那度胺(Lenalidomide)等。1-CBZ-3-吡咯烷甲酸英文名稱:1-N-CBZ-PYRROLIDINE-3-CARBOXYLIC ACID,中文別名:N-Cbz-吡咯烷-3-甲酸,CAS號:188527-21-1,分子式:C13H15NO4,分子量:249.262,密度:1.215 g/mL at 25 °C(lit.),沸點:90 °C1 mm Hg(lit.)。進而開發具有新穎結構的吡咯烷甲酸活性分子已經成為近年來藥物分子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以吡咯烷-3-甲酸及氯甲酸芐酯為起始物料,經酰胺化制備得到目標化合物1-CBZ-3-吡咯烷甲酸[1]。其合成反應式如下圖:
圖1 1-CBZ-3-吡咯烷甲酸合成反應式
方法一、
將吡咯烷-3-甲酸(20. 0 g,0. 174 mol)和 180 mL 重蒸過的四氫呋喃投于250 mL 四口燒瓶中,常溫下緩慢滴加氯甲酸芐酯 (18. 0 mL,0. 237 mol),30 min 滴加完畢,升溫至 65 ℃攪拌回流 4 h。薄層色譜檢測[V(正丁醇)∶V(甲酸)∶V(水) =8∶3∶2]確定反應終點,冷卻,之后用 20 mL 蒸餾水稀釋并攪拌 30min。再加入 20 mL 飽和食鹽水,用 4 ×80 mL 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機相。無水硫酸鈉干燥過夜,有機層濃縮,所得油狀物用異丙醚重結晶,得白色固體29. 5 g,產率 88. 7%,熔點 107 ~109 ℃。
方法二、
將化合物吡咯烷-3-甲酸、氯甲酸芐酯、碳酸鉀混合,加入乙腈 (50 mL),加熱至 80 ℃反應 2 h,薄層色譜檢測[V(正丁醇)∶V(甲酸)∶V(水) =8∶3∶2]確定反應終點,停止反應,過濾,減壓蒸干,硅膠柱層析純化,得1-CBZ-3-吡咯烷甲酸。
[1] US3976660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