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炎癥主要累及各運動關節,并常侵犯許多其他器官,對人類的危害較大.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RA 的患病率為0 .32 %~ 0 .36 %,估計此病患者有350 萬~ 500 萬之多。目前尚沒有治療RA 療效確切的藥物,因此研制療效好、副作用小的抗RA 藥物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目前的抗風濕藥物可分為三大類: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改變病情的藥物(DMARDs)或稱為慢作用藥物(SAARDs)、腎上腺皮質激素。其中,NSAIDs 和激素類藥物的使用在緩解病情的同時,卻會導致各種并發癥的副作用。而DMARDs 雖不能治愈RA,但對RA 具有抑制病情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這類藥物早期使用能阻止關節骨、軟骨的進行性破壞,降低RA 的致殘性。阿克他利(對乙酰氨基苯乙酸)是新一代DMA RDs 中第一個上市品種,是由日本三菱化學公司開發,并于1994 年在日本上市的新型抗風濕藥物,主要是通過糾正免疫紊亂及免疫調節作用來緩解和改善病情,是一種慢作用抗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尤其對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較好,對多發性硬化癥等神經免疫性疾病有潛在療效,對佐劑性關節炎(AA)大鼠模型的繼發性炎癥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阿克他利在日本已被建議作為首選的RA 緩解藥物(DMARDs),其與非甾體類抗炎藥依托度酸(Etodolac,1,8 二乙基-1,3,4,9-四氫吡喃并[ 3,4-b] 吲哚-1-乙酸)合并使用的聯合用藥方案已得到日本厚生省批準。
不同于目前在臨床上使用的非甾體抗炎藥,阿克他利無明顯的抗炎作用,但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對遲發型超敏反應(DTH)有抑制作用。阿克他利對由大劑量環磷酰胺造成的DTH 增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由環磷酰胺造成的小鼠DTH 低下有恢復作用。這種顯著的雙向免疫調節作用,是通過調節T 細胞亞群,改善Th/Ts 的比例來發揮作用的。阿克他利的雙向免疫調節作用,可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等,控制活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尤其對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療效較好,具有減少滑膜炎癥、軟骨浸蝕及骨破壞的作用,對多發性硬化癥等神經免疫性疾病也有潛在療效。
臨床上阿克他利用于治療慢性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其他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不同,阿克他利是對遲發型過敏反應有抑制作用的抗類風濕藥物。采用隨機、單盲、對照方法,選擇疾病活動期RA 患者75 例。治療組(45 例)阿克他利100mg,3 次/d。對照組(30 例)用甲氨喋呤(MTX) 10mg,1 次/w,12w為一療程。結果顯示兩組療效在12w時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阿克他利耐受性好于MTX(P<0.05)。阿克他利對RA 患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且副作用小。
口服:與其他抗炎鎮痛藥合用,一次0.1g(1片),一日3次。
據日本文獻資料報道,健康成年男性一次口服本品100~800mg,經胃腸道快速吸收,約2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血漿蛋白結合率17%~20%,血中的消除半衰期約為1小時,在給藥24小時后幾乎100%以原型藥經尿排出。
1. 嚴重的不良反應:①腎病綜合征:曾經出現過腎病綜合癥(發病率不明),故應十分注意進行定期的檢查、監測,一旦出現異常,應停藥,采取適當措施;②間質性肺炎:曾經出現過伴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胸部X光異常的間質性肺炎(不到0.1%),因此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癥狀,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停藥,并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治療,采取適當的措施。
2. 其他的不良反應:①腎臟:腎功能異常(蛋白尿、BUN、肌酐、尿中NAG上升)、血尿;②肝臟:肝功能異常(GOT、GPT、AL-P升高等);③血液:貧血、血小板減少、血球減少、粒細胞減少;④消化系統:腹痛、哎氣、嘔吐、口腔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胃潰瘍;⑤口干、口唇腫脹;⑥皮膚:皮疹、瘙癢、濕疹、脫發、紅斑;⑦神經系統:頭痛、頭昏、麻痹感、嗜睡;⑧其他:浮腫、疲倦感、發熱、耳鳴、視力異常、復視、心悸等。
3. 此類藥品共同的不良反應:其他的抗風濕類藥品曾被報道有:急性腎功能不全、多發不良性貧血、肺纖維化、天皰瘡樣癥狀、無粒細胞癥的不良反應,因此要進行定期的檢查,一旦發現異常,應停止用藥。
1)下列情況應謹慎用藥:腎功能不全或曾有此病史的患者、肝功能不全患者、消化道潰瘍或曾有此病史患者慎用。
2)在服用本藥時,要明確了解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方法,在使用同時要注意患者的病情和出現的副作用。
3)由于本品不具有抗炎鎮痛作用,所以要同時使用抗炎鎮痛藥。在連續服用本藥6個月仍沒有效果時,要停止服用。
4)本品用于發病比較早期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療效較好。
5)服用本品時要注意觀察臨床癥狀和體征,同時要定期進行臨床檢查 (血液、肝功能、腎功能等檢查)。
1)對硝基苯乙腈的制備
1 L 三口燒瓶上,分別裝配恒壓滴液漏斗、機械攪拌和溫度計,加入183 mL 濃硝酸和183 mL 濃硫酸的混酸溶液,然后冰水冷卻至5 ℃,攪拌下緩慢滴加66 .7 g (0 .56 mol)苯乙腈,控制滴加速度使反應溫度維持在7 ~ 8 ℃。滴加完后,撤去冰水浴,繼續室溫攪拌1 h 。在攪拌下將反應液傾入1 000 g 碎冰中,繼續攪拌至冰全部溶解。將析出的淺黃色固體用布氏漏斗吸濾,并用水洗至中性,乙醇(400 mL)重結晶,得對硝基苯乙腈53 .9 g。熔點:116 ~ 117 ℃;收率:58 .4 %。
2)對硝基苯乙酸的制備
1 L 三口燒瓶中加入對硝基苯乙腈61 .74 g(0 .38 mol)及173 mL 水和186 mL 濃硫酸的酸溶液。加熱回流1 .2 h,冷至室溫,加入冰水360 mL 冷卻至0 ℃。所得固體過濾,冰水洗滌至中性,干燥.得白色固體67 .6 g。熔點:151 ~ 152 ℃;收率:98 .0 %。
3)對氨基苯乙酸的制備
1 L 燒杯中加入500 mL 水,升溫至50 ℃,加入還原鐵粉(40 .6 g,0 .73 mol)和8 mL 冰醋酸,升溫至80 ℃,分批加入對硝基苯乙酸(52 .5 g,0 .29 mol),95 ~ 100 ℃反應3 .5 h 后降溫至50 ℃,緩慢加入Na2CO3調節pH = 9,熱過濾,濾液冷至室溫,用HOAc 中和,得產品40 .3 g。熔點:196 ~ 198 ℃;收率:92 .0 %。
4)對乙酰氨基苯乙酸的制備(阿克他利)
100 mL 三口圓底燒瓶中加入對氨基苯乙酸15 .12 g(0 .1 mol)和水(32 mL),升溫至60 ℃,緩慢滴加乙酸酐(14 .3 mL,0 .15 mol),然后升溫至100 ℃,繼續反應1 h 后停止反應,體系冷至室溫,冰箱冷藏過夜。過濾析出固體,冷水洗滌,干燥.得乳白色結晶18 .6 g .熔點:162 ~ 163 ℃;收率:96 .5 %。元素分析,實測值(計算值),%:C 62 .23(62 .15);H 5 .65(5 .80);N 7 .21(7 .42).
[1] 阿克他利的合成
[2] 新型化學免疫抑制劑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
[3] 阿克他利片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