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硅烷偶聯劑是一類含硅原子的有機化合物,能增強有機物與無機化合物之間的親和力,可強化提高復合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有工業味精之稱。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就是一種非常有代表性的硅烷偶聯劑。它可以用來偶聯有機高聚物和無機物,可以用作玻璃纖維整理劑,可以用來做硅橡膠和硅樹脂的交聯劑和固化劑,可以用作紡織物整理劑,還可以做成氨基改性硅油等等。
在反應釜中加入12mol(721.2克)乙二胺,將1mol(198.7克)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壓入計量罐,100轉/分鐘攪拌條件下將乙二胺升溫至120℃,通過滴液漏斗4小時內將計量罐內的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滴加到反應釜中的乙二胺中,滴加完畢后120℃條件下繼續保溫反應2小時,反應生成N?(β?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二胺鹽酸鹽,再將釜溫降到80℃,同時開啟水循環真空泵在?0.08MPa的條件下真空回收乙二胺8mol(480.8克),回收完成后,將釜溫降至40℃后將釜內物料導入錐形沉降釜常壓靜止分層4小時。靜止分層4小時后,沉降釜內物料分離出的下層為乙二胺鹽酸鹽165.5克,上層為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粗品273.6克,將上層粗品在?0.1MPa條件下蒸餾得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成品195.2克;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成品GC檢測含量為99.08%,產品質量收率為98.2%。
CN201410347996.3報道了一種無輪廓電解銅箔用表面處理劑,每升表面處理劑的水溶液中含有:0.5-2.0g的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5-2.0g的N-乙烯基芐基-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鹽酸鹽和0.1-0.4g的硅酸乙酯。本發明的表面處理劑成分簡單,原料易得,使用方便。將本發明的表面處理劑噴涂在無輪廓銅箔的表面,可顯著提高其在高頻微波電路板上的抗剝離強度,無輪廓銅箔在聚酰亞胺樹脂或聚四氟乙烯基材上的抗剝離強度≥0.6N/mm。
[1] [中國發明,中國發明授權] CN201310380363.8 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連續生產反應裝置及方法
[2] [中國發明,中國發明授權] CN201210400348.0 一種雙胺基硅烷的制備及其副產物的處理工藝
[3] CN201410347996.3無輪廓電解銅箔用表面處理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