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2-環己酮甲酸乙酯是一種棕色油狀液體,可由環己酮為原料,通過鈉氫拔氫后與碳酸二乙酯反應得到。有文獻報道其可用于制備了一種用2-環己酮甲酸乙酯合成放射性碳-14標記的十溴聯苯醚。
將碳酸二乙酯(146mL,1.2mol)和150mL干燥的四氫呋喃加入到1000mL的三口燒瓶中,攪拌下加入NaH(60%,63g,1.6mol),回流反應1h后開始滴加環己酮(50mL,0.48mol)的THF溶液(50mL),歷時約0.5h。滴加完畢后繼續回流1.5h。冷卻后用3N鹽酸調至中性,然后倒入鹽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75mL×3)。有機層干燥后經減壓蒸餾得到棕色油狀液體(66g,產率80%),為2-環己酮甲酸乙酯粗品,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應。MS:m/z171.3[M+H]+。
在常溫常壓下,向氫化裝置的氫氣計量瓶充入約10升氫氣(充滿為止),向三口瓶中加入300ml(5.2mol)無水乙醇、13.8g(0.1mol)水楊酸和3g二氧化硅-聚-γ-二苯基膦丙基硅氧烷-鉑絡合物(Si-P-Pt),打開氫氣計量裝置與三口瓶之間的閥門,使氫氣在室溫、常壓下與反應液接觸,30分鐘后,氫氣被吸收6.7升。分離出氫化催化劑,再將反應液倒入三口瓶,同時加入5g10~15目的全氟磺酸樹脂,裝上回流冷凝器、溫度計,回流1.5小時,然后分離出全氟磺酸樹脂,回收,再蒸出乙醇,得到產品鄰羥基環己基甲酸乙酯,產率為98.7%。
向三口瓶中加入0.2mol的鄰羥基環己基甲酸乙酯及0.36mol(摩爾比為1∶1.8)濕的聚合物載體鉻氧化試劑(PVPCC)及400ml環己烷,回流24小時,分出聚合物氧化試劑后,回收溶劑,得產物,產率為96.7%。
CN201910157266.X報道了一種用2-環己酮甲酸乙酯合成放射性碳-14標記的十溴聯苯醚的方法,1)將無水碳酸銫、溴化亞銅、2-環己酮甲酸乙酯溶于無水二甲基亞砜中;2)再加入碘苯和碳-14標記的苯酚;3)過濾、洗脫純化獲得二苯醚;4)將溴素冷卻到0~10℃,加入無水三氯化鋁,10℃下攪拌30min;5)將溴素升溫到30℃,滴加二苯醚與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30℃反應30min,在60-70℃回流反應6-12h;6)蒸出溴素,過濾水洗固體干燥獲得產物。本發明考慮了十溴聯苯醚的結構、同位素示蹤要求、合成方法及實驗可操作性,獲得產率高達97.35%的14C標記化合物。
[1]From PCT Int. Appl.,2013064083,10 May 2013
[2]CN201910157266.X一種放射性碳-14標記的十溴聯苯醚及其合成方法
[3] [中國發明] CN200410071804.7 植物生長素3-吲哚丁酸合成新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