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甲草胺又稱拉索、雜草鎖、草不綠,酰胺類內吸選擇性除草劑。原藥為乳白色非揮發性結晶體,熔點39.5~41.5℃,沸點100℃(2.67Pa),105℃分解。24℃蒸氣壓293.3×10-5Pa。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醚、丙酮、苯、氯仿、乙醇等有機溶劑。對紫外線穩定,在強酸、強堿條件下水解。能被植物幼芽(胚芽鞘或下胚軸)吸收,向上傳導。種子和根吸收量少,傳導慢。進入植物體內抑制蛋白酶,使蛋白質合成受阻,造成芽和根停止生長而死亡。適用于大豆、花生、棉花、玉米、油菜、小麥及蔬菜等作物使用,防除多種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莧、藜等闊葉雜草,對菟絲子也有一定的防效。
甲草胺微膠囊的制備
(1)載體制備:將摩爾比為1:1:0.2的丁二酸、丁二醇、乳酸及0.1wt%的催化劑四異內氧基鈦和磷酸放入裝有電動增力攪拌器、冷凝回流管的二頸燒瓶中,在氮氣的保護下油浴加熱至240℃后,脫水1h,然后抽真空,控制壓力至真空度低于50Pa,進行脫脂反應,3h后停止反應,在氮氣的保護下,冷卻后就即得到白色固體的高分子共聚物PBS-co-PLA,將所得產物在60℃下真空干燥。
(2)油相制備:精確稱取3.5mgPBS-co-PLA溶于l0mL二氯甲烷,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mg的甲草胺原藥,充分攪拌并用超聲清洗器加速溶解,得油相。
(3)水相制備:量取98mL去離子水,加入2wt%PVA-1788,通過磁力攪拌器攪拌40min直至完全溶解得水相。
(4)微膠囊制備:將油相加入到水相后,使用剪切機以8000rpm的轉速剪切5min,制得油水混合乳液,滴入100μL消泡劑異戊醇。將乳液在磁力攪拌器上恒溫(25℃)并低速攪9h,待二氯甲烷逐漸揮發,載體材料析出,最終固化形成微膠囊懸浮液。將所得懸浮液水洗高速離心2次,去上清液,在電熱干燥箱(設置溫度為40℃)內干燥2天,既得甲草胺微膠囊成品。
甲草胺,化學名稱為2-氯-N-(2,6-二乙基苯基)-N-(甲氧甲基)乙酰胺,被廣泛的 利用于玉米、高粱和大豆等作物的除草。但是甲草胺性質穩定不易生物降解,并且具有生物 蓄積性,對人類和動物的內分泌具有嚴重的干擾作用。在廣泛又長期使用的同時,大量的甲 草胺進入到水體使水體成為污染源,同時土壤中積累的甲草胺殘留也會隨著雨水沖刷進入 水體,進一步加劇了污染程度。因此,對污染水體中甲草胺的處理已經成為現今人類面臨的 重要的環境課題。CN201610897960.1公開了一種去除水體中甲草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改性鋼渣與甲草胺廢水混合進 行震蕩吸附,完成對甲草胺廢水的處理;所述改性鋼渣由鋼渣經高溫處理和醋酸溶液處理 后制得。
[1]農業大詞典
[2]實用精細化工辭典
[3][中國發明] CN201610897960.1 去除水體中甲草胺的方法
[4][中國發明] CN201511013301.9 甲草胺微膠囊的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