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碳酸氫鈉是一種堿性抗酸藥,又名小蘇打,口服后可迅速緩沖或中和胃酸,不直接影響胃酸分泌,可使胃內PH快速升高,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反酸、燒心等癥狀,過去在臨床上可用于治療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潰瘍等酸相關性疾病,但其抗酸作用短暫,不能有效緩解臨床癥狀,而且中和胃酸時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可引起噯氣和繼發性胃酸分泌增加等不良反應,隨著H2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和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等藥物在臨床上的廣泛使用,目前碳酸氫鈉已很少用于治療酸相關性疾病,而主要用于治療:
預防尿路結石:碳酸氫鈉顯強堿性,可堿化尿液,將尿液的PH控制在6.2-6.9之間,增加尿酸鹽以及磺胺等藥物的溶解度,加速其排泄,避免形成尿路結石。
糾正酸中毒:碳酸氫鈉是一種強堿性藥物,碳酸氫鈉注射液可以用于糾正代謝性酸中毒,但因其作用短暫,而且容易引起組織缺氧,不推薦常規使用,治療代謝性酸中毒應以病因治療和容量復蘇為主。
藥物中毒:靜脈滴注碳酸氫鈉可用于某些藥物中毒的非特異性治療,如巴比妥類、水楊酸類藥物及甲醇等中毒,原理同樣是堿化尿液,促進中毒藥物快速排泄。
不少人覺得碳酸氫鈉是個經典老藥,能沿用至今一定有較高的安全性,其實不盡然,碳酸氫鈉的副作用值得我們警惕,主要包括:
胃腸道:碳酸氫鈉屬于強堿性藥物,口服后與胃酸發生中和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增加胃內壓,引起噯氣和繼發性胃酸分泌增加。
低鉀血癥:長期服用碳酸氫鈉可使鉀離子向細胞內轉移,導致低鉀血癥,表現為四肢無力、呼吸困難、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
心血管:碳酸氫鈉為堿性鈉鹽,含有鈉離子,長期大劑量服用可引起水鈉潴留,血壓升高,組織水腫,甚至誘發心力衰竭。
磷酸鹽結石:服用碳酸氫鈉可升高尿液PH,當尿液PH大于7.0時,容易形成磷酸鹽結石。
內分泌系統和代謝:長期大劑量服用碳酸氫鈉可引起代謝性酸中毒,過度堿化血液可導致組織缺氧,呼吸代償能力下降,抑制呼吸。
總之,碳酸氫鈉是臨床上常用的制酸藥,但由于其作用短暫,易出現不良反應,目前臨床上已很少用于治療酸相關性疾病,主要用于治療慢性代謝性酸中毒、預防尿酸鹽、磺胺等藥物引起的尿路結石,解救藥物中毒,碳酸氫鈉并非絕對安全,其副作用令人堪憂,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在用藥過程中應加以警惕,不建議長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