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色综合资源,亚洲、欧美、都市、激情、校园、乱伦,憨豆网现在改名叫啥,一级黄色日逼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CAS號數據庫 > 143-67-9 > 143-67-9 / 四種長春花堿類抗腫瘤藥各有何區別?

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143-67-9 / 四種長春花堿類抗腫瘤藥各有何區別?

長春花堿類抗腫瘤藥是從夾竹桃科植物長春花中提取的生物堿,目前已上市并用于臨床的有長春堿、長春新堿、長春地辛和長春瑞濱四種。

研究表明,長春花堿類藥物的細胞毒性是通過與微管蛋白的結合實現的。它們在微管蛋白二聚體上有共同的結合位點,可抑制微管聚合成,妨礙垂體微管的形成,從而使有絲分裂中期停止,進而阻止癌細胞分裂增殖。

既然四種藥物的抗癌機制相同,那是什么導致四種藥物的應用范圍、用法用量和毒性有所差異,又各有何差異呢?

長春堿

1958年,Noble等人在長春花葉的提取物中首次分離出具有抗細胞增殖作用的天然生物堿--長春堿(圖1)。

四種長春花堿類抗腫瘤藥各有何區別?

它除了可引起細胞核崩潰,呈空泡狀固縮外,還可以作用于細胞膜,干擾細胞膜對氨基酸的轉運,抑制蛋白質合成,還可通過抑制RNA綜合酶的活力而抑制RNA合成,通過多方面將細胞殺死。

主要應用于淋巴瘤、絨毛膜上皮癌及睪丸腫瘤;對肺、乳腺、卵巢及單核細胞白血病也有效;常用量為3~10mg/㎡。不良反應主要為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及周圍神經炎。

長春新堿

1961年,Svoboda從長春花中分離出長春新堿(圖2)。

四種長春花堿類抗腫瘤藥各有何區別?

與長春堿主要不同是將長春堿中的N-CH3更改為N-C=OH,取代基的差異決定了性質的不同。

長春新堿作用機制除了與長春堿相同外,還可以選擇性集中在癌組織中,對血液腫瘤療效佳。

目前主要應用于急淋性白血病、淋巴瘤,其聯合強的松作為誘導治療兒童急淋型白血病,完全緩解率可達80%~90%;與環磷酰胺、強的松或加用阿霉素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效率達90%以上,是此兩種血液腫瘤的一線用藥。

還可應用于乳腺癌、支氣管肺癌、軟組織肉瘤、神經母細胞瘤等。

用量為1.4mg/㎡(每次最大劑量為2mg),用生理鹽水30ml靜脈注射。

長春新堿作用強于長春堿,抗瘤譜廣于長春堿,療效比長春堿好,且骨髓抑制及胃腸道反應較輕,但是其神經毒性是所有長春花堿類藥物中最強的,為劑量限制型毒性。

長春地辛

雖然長春堿和長春新堿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惡性腫瘤及血液腫瘤,但二者都有顯著的神經毒性,限制了其臨床應用。化學家發現二者主要因個別取代基的差異導致了藥效的不同,由此得到啟發,以長春堿為原料通過化學合成得到長春堿酰胺,即長春地辛(圖3)。

四種長春花堿類抗腫瘤藥各有何區別?

它可以與細胞內的轉鐵蛋白形成共價鍵,阻止鐵的運輸。主要用于急淋白血病、慢粒白血病、淋巴瘤,還可應用于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頭頸部癌、食管癌、卵巢癌、惡性黑色素瘤。

用量為3mg/㎡,用20ml生理鹽水溶解后靜脈注射。因化學基團的改變,抗瘤譜進一步擴大,毒性也有所改變,骨髓毒性低于長春堿而高于長春新堿,神經毒性低于長春堿及長春新堿。

長春瑞濱

通過偶聯前體化合物長春堿和文朵靈堿等新方法,化學家們獲得了大量新的中間體,最終合成與天然存在的九元長春堿環結構不同的八元長春堿環化合物--去甲長春花堿,即長春瑞濱(圖4)。

四種長春花堿類抗腫瘤藥各有何區別?

1994年FDA批準應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乳腺癌及卵巢癌的一線治療。

用量為25~30mg/㎡,加生理鹽水80-100ml,10分鐘內靜脈注射,必要時在給藥后使用地塞米松5mg并用適量生理鹽水沖洗靜脈,以減輕長春瑞濱對血管的刺激作用。

長春瑞濱對神經軸素微管的親和力差,因而神經毒性較低,劑量限制型毒性為骨髓抑制,主要表現為粒細胞減少,無蓄積,可恢復。

小結

綜上,四種長春花堿的化學結構各有差異,導致了它們與微管蛋白的結合力及結合方式各不相同,所以在臨床應用中出現了不同的抗腫瘤活性、使用劑量及神經毒性。

經詳細對比之后簡要概括成下表,是不是更易理解記憶了呢?

四種長春花堿類抗腫瘤藥各有何區別?

來源:醫學界腫瘤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