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氟糖”化學名為2-脫氧-2-氟-1,3,5-三苯甲酰基-α-D-阿垃伯呋喃糖,是通過在呋喃糖基的C-2’位引入氟原子的方式,實現對呋喃型糖基的結構修飾,這種結構修飾大大提了糖基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改變了在生物體內的代謝途徑及代謝速率、延長了作用時間。氟糖可以用來合成多種抗病毒、抗腫瘤藥物,其中Clofarabine是一個目前倍受關注的抗腫瘤藥物。
現有的氟糖合成路線均是以1-O-乙酰基-2,3,5-三-O-苯甲酰基-β-D-呋喃核糖(1-乙酰基-三-芐氧基-羅伯糖)為起始原料,經過重排反應得到2-羥基-1,3,5-三-O-苯甲酰基-α-D-呋喃核糖,然后對C-2,位羥基進行活化,然后以Et3N·3HF為氟化試劑進行氟代反得到氟糖。在1-O-乙酰基-2,3,5-三-O-苯甲酰基-β-D-呋喃核糖(1-乙酰基-三-芐氧基-羅伯糖)進行重排反應制備2-羥基-1,3,5-三-O-苯甲酰基-α-D-呋喃核糖時,其異構體1-羥基-2,3,5-三-O-苯甲酰基-D-呋喃核糖的產生不可避免。
該異構體在用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劑中溶解度比較大,在用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劑對2-羥基-1,3,5-三-O-苯甲酰基-α-D-呋喃核糖進行結晶過程中被除去,可以得到純度較高的目標產物,但目標產物收率只有40~50%。結晶母液中含有少量2-羥基-1,3,5-三-O-苯甲酰基-α-D-呋喃核糖以及大量的異構體1-羥基-2,3,5-三-O-苯甲酰基-D-呋喃核糖和其他雜質。
一種2-羥基-1,3,5-三-O-苯甲酰基-α-D-呋喃核糖結晶母液的利用方法,通過與醋酐反應,將結晶母液中含有的2-羥基-1,3,5-三-O-苯甲酰基-α-D-呋喃核糖及其異構體1-羥基-2,3,5-三-O-苯甲酰基-D-呋喃核糖制備成1-O-乙酰基-2,3,5-三-O-苯甲酰基-β-D-呋喃核糖(1-乙酰基-三-芐氧基-羅伯糖),具有如下步驟:
(1)將2-羥基-1,3,5-三-O-苯甲酰基-α-D-呋喃核糖的二氯甲烷-正己烷結晶母液濃縮干,得到濃縮物;
(2)將濃縮物用溶劑溶解,加入醋酐,冷卻后加入濃硫酸,保溫攪拌反應,反應結束后加入水,室溫攪拌2~3小時,過濾得粗品;
(3)用乙醇溶解粗品,加入硅膠、活性炭保溫攪拌,熱過濾,濾液結晶,抽濾,得到1-O-乙酰基-2,3,5-三-O-苯甲酰基-β-D-呋喃核糖(1-乙酰基-三-芐氧基-羅伯糖)。
[1] CN201810218219.7 2-羥基-1,3,5-三-O-苯甲酰基-α-D-呋喃核糖結晶母液的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