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硫酸新霉素是一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該品對葡萄球菌屬(甲氧西林敏感株)、棒狀桿菌屬、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屬、變形桿菌屬等腸桿菌科細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對各組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腸球菌屬等活性差。銅綠假單胞菌、厭氧菌等對本品耐藥。細菌對鏈霉素、新霉素和卡那霉素、慶大霉素間有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藥。新霉素全身用藥有顯著腎毒性和耳毒性,故目前僅限于口服或局部應用。
1.無抗養殖的首選腸道藥物。
針對家禽的治療用藥,其停藥期只需5天;且停藥5天之后,肌肉中幾無任何藥物殘留(可理解為無抗)。
2.對各種腸道疾病的治療,高效又經濟。
主要體現在,科學巧用和合理配伍使用條件下的"高效"治療,以及藥物本身比較便宜且物有效用量小的"經濟"。
這就需要了解硫酸新霉素的作用藥理和抗菌譜,因為超出其有效作用和病原譜,再好的藥物也會治療無效的。
硫酸新霉素給畜禽口服給藥,正常情況下其很少被吸收(在5%以內)。但是,若是連續口服較大劑量,尤其是當腸粘膜有潰瘍或炎癥時,畜禽胃腸道對硫酸新霉素仍可有相當量的吸收。特別是在畜禽腎功能減退時,進入機體內的硫酸新霉素排泄減慢,此時機體內的血藥濃度可顯著升高。
對于基層獸醫和一線用藥者來說,切記不要用硫酸新霉素注射全身給藥,因為注射給藥的硫酸新霉素具有顯著的腎毒性,故目前硫酸新霉素僅限于口服,且口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經在畜禽臨床有了六七十年的使用歷史了。
它是一種常用藥。但是,很多人卻沒有把這個藥的效果用出來和用出"高效"。
關鍵問題在于:大家在使用硫酸新霉素獸藥產品的時候,必須聯合配伍給藥,開具處方時至少配伍兩種以上的藥物使用。
在治療腸炎型的大腸桿菌,用新霉素配硫氰酸紅霉素、酒石酸泰樂菌素或替米考星溶液等大環類藥物。因為硫酸新霉素跟大環類藥物共用時,它們之間會產生協同的作用可以增加藥效;這個時候,若再加入TMP增效劑,則效果會來得更快。
具體到臨床實際配方怎么確定,硫酸新霉素的有效治療用量,按照1g硫酸新霉素兌水8~10斤;上述大環類藥物,治療則1g兌水10~15斤水;TMP有效用量的計算,核算方法是兩藥相加之和,增效按照藥敏檢測3:1、4:1或5:1來計算!
當然,上述硫酸新霉素的知識和使用技巧,只是一小部分。
硫酸新霉素較為獨特的殺菌機制和作用靶點,使得其與目前獸醫臨床常見抗感染藥物,基本不存在藥理配伍禁忌。僅在理化作用方面,硫酸新霉素與頭孢類抗感染藥物有反應,需要在給藥時,分開使用即可。
硫酸新霉素給雞口服后,很少被胃腸道所吸收。特別是在腸粘膜完整的狀態下,經內服被吸收進入血液的硫酸新霉素總量,尚不到總給藥量的5%。
可是,一旦消化道粘膜有潰瘍、或者表皮剝落、或者消化道粘膜有炎癥等粘膜不完整的情況下,可有最大接近20%的內服硫酸新霉素,會透過通透性顯著增加的消化道粘膜,進入機體內循環而被輸布到肝臟、腎臟、心臟、肺部和腹腔等組織器官。
被吸收進入機體的硫酸新霉素,多濃集于有核細胞內,尤其是在白細胞內的含量最高。大部分通過腎臟被很快排出體外。但是,若腎功能不全時,硫酸新霉素的排泄將受阻、會減慢;而那些絕大部分未被吸收的硫酸新霉素,會隨糞便排出體外。在24小時之內,哪些吸收進入體內的硫酸新霉素,約有12%~25%由腎臟排出體外,約有50%~90%由膽汁排出。
硫酸新霉素在抗菌譜方面,主要對革蘭氏陰性菌作用最優,尤其是對大腸桿菌和沙門沙門氏菌的作用較強;大劑量的硫酸新霉素,對雞支原體也具有較好的作用效果。但是,由于藥物加大劑量會顯著降低藥品的經濟價值,同時也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因此,獸醫臨床針對支原體的治療,除了使用大環內酯類藥物之外;在國外,更多的使用大觀霉素。
然而,硫酸新霉素與青霉素類、頭孢類、沙星類、磷霉素類、四環素類、大環內酯類等抗菌素之間的聯合給藥,對較為嚴重的細菌性全身感染和比較難治的呼吸道病,尤其在配伍克拉維酸鉀、甲氧芐啶、舒巴坦等一些增效劑的時候,比單用硫酸新霉素具有更高、更好、更經濟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