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泮托拉唑鈉是指5-二氟甲氧基-2-[(3,4-二甲氧基-2-吡啶基)甲基]亞磺酰基-1H-苯并咪唑鈉鹽,是一種H+,K+-ATP酶抑制劑,可以抑制組胺、胃泌素和乙酰膽堿等各種因素刺激所產生的胃酸分泌,用于治療與胃酸分泌失調相關的疾病,具有治愈率高、起效快、不良反應小等優點。
本品通過特異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細胞,降低壁細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從而抑制胃酸的分泌,與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相比,本品對細胞色素P450依賴性酶的抑制作用較弱。
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單次口服40mg后2~3小時左右即可達血藥濃度峰值,其口服制劑的絕對生物利用度為77%,泮托拉唑的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8%,主要在肝臟代謝為去甲基泮托拉唑硫酸酯。泮托拉唑的半衰期1小時左右,去甲基泮托拉唑硫酸酯的半衰期為1~5小時。80%的代謝產物通過腎臟排出,其余經膽汁進入糞便排出。
適用于活動性消化性潰瘍(胃、十二指腸潰瘍),返流性食管炎和卓-艾氏綜合征。
每日早晨餐前40mg(1粒)。十二指腸潰瘍療程通常為2-4周,胃潰瘍和返流性食管炎療程通常為4-8周。
偶見頭暈、失眠、嗜睡、惡心、腹瀉、便秘、皮疹和肌肉疼痛等癥狀。查看注射用泮托拉唑鈉的2010~2015年的全部不良反應,分析9例報告。在這9 例不良反應報告中,報告號為1305031518250201400071報告為新的且嚴重的不良反應,其表現為幻覺,本病例與注射用阿莫西林共用,在入院時已經意識模糊。阿莫西林偶見興奮、焦慮、失眠、頭暈及行為異常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所以,可能是是阿莫西林引起的不良反應,注射用泮托拉唑鈉引起的不良反應可能性非常小,排除這一不良反應病例。對其它8例不良反應進行分析:1)患者:男,60歲,河南南陽,消化道出血,不良反應:頭暈、惡心。2)患者:女,78歲,河北橋西,胃酸分泌過多,不良反應:白細胞減少。3)患者:女,80歲,萬柏林區,胃部不適,不良反應:嘔吐;寒戰;發熱。4)患者:女,72歲,萬柏林區,胃部不適,不良反應:寒戰;發抖。5)患者:男,61歲,河南周口,消化道出血,不良反應:頭暈、惡心。6)患者:男, 33歲,廣西柳州,胃炎,不良反應:胸悶。7)患者:男,31歲,河南滎陽, 胃炎,不良反應:胸悶。8)患者:男, 52歲,陜西西安,消化道出血,不良反應:皮疹。
不良反應所累積的器官系統主要為消化系統、皮膚及附件、中樞及神經、心血管系統,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發熱、畏寒;皮疹;胸悶等。均為可逆性不良反應,停藥后痊愈,使用相對安全,但應注意以下禁忌:對本品過敏者禁用、妊娠期與哺乳期婦女禁用。
在本報告期內確定的不良反應8例,同一病例有多個不良反應,累計器官按照不良反應分開計共13項,其中消化系統損害4項,占總項數的30.8%;中樞及神經系統損害6項,占總項數的46.2%;皮膚及其附件損害1項,占總項數的7.7%;心血管系統2項,占總項數的15.4%。男性患者5例,占62.5%,女性患者3例,占37.5%, 50歲以下的2例,占總人數的25.00%; 50~69歲3例,占總例數的37.25%;70歲以上的3例,占總例數的37.25%;注射用泮托拉唑鈉的常用人群為中老年,沒有明顯的年齡分布趨勢。
泮托拉唑與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小,與奧美拉唑相比,對細胞色素P450系統作用較小,不影響安定的作用時間,與口服避孕藥、地高辛、華法林、苯妥英或茶堿無明顯相互作用。
1.本品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強,時間長,故應用本品時不宜同時再服用其他抗酸劑或抑酸劑。為防止抑酸過度,在一般消化性潰瘍等病時,不建議大劑量長期應用(卓-艾綜合征例外)。
2.腎功能受損者不須調整劑量;肝功能受損者需要酌情減量。
3.治療胃潰瘍時應排除胃癌后才能使用本品,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
4.動物實驗中,長期大量使用本品后,觀察到高胃泌素血癥及繼發胃ECL-細胞增大良性腫瘤的發生,這種變化在應用其他抑酸劑及施行胃大部切除術后亦可出現。
[1]薛琳,譚淑珍.一鍋法合成泮托拉唑鈉[J].廣東化工,2014,41(17):27-28.
[2] 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說明書
[3]趙素娟.注射用泮托拉唑鈉不良反應的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1):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