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工業生產的丙酸鈉是由氫氧化鈉或碳酸鈉中和丙酸溶液而得。無色透明晶體、顆粒或結晶性粉末,無味或略帶丙酸氣味,對光和熱穩定,易潮解,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在酸性條件下,產生游離丙酸,具有抗菌作用,對酵母無效。丙酸鈉是透明顆粒或結晶體,稍有特異丙酸氣味。在濕空氣中潮解,易溶于水,微溶于醇。對石蕊呈中性或弱堿性。丙酸鈉基本無毒,對霉菌、好氧性芽孢桿菌、草類氏陰性菌等具有抑菌效果。在雞飼料中可以加到0.3%(按丙酸計),可以達到防止微生物增殖的目的;對高水分的飼料,可以加到1.0%;大鼠口服LD50為6500mg/kg,小鼠皮下注射LD50為2100mg/kg。
丙酸鈉是酸性防腐劑,對于防霉菌有良好的效果,起防腐作用的主要是未離解的丙酸,所以應在酸性范圍內使用。如用于面包發酵,可抑制雜菌生長及乳酪制品防霉等。而對細菌抑制作用較小,如對枯草桿菌、八疊球菌、變形桿菌等桿菌只能延遲它們發育5d。對酵母菌無作用。
防腐劑、防霉劑,其抑菌特性與丙酸相同,可用于糕點、豆制品、餃子皮、餛飩皮、生切面、干酪等的防腐防霉劑。楊梅罐頭加工工藝中,用于浸泡楊梅。用于啤酒生產可以抑制不利的黏性物質生成。用法與用量:推薦用量0~2.5g/kg。根據《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96),可用于糕點,最大使用量2.5g/kg;生面濕制品(生切面、餛飩皮,最大使用量0.25g/kg(以丙酸計);浸泡楊梅,最大使用量30~50g/kg(以丙酸計)。一般使用3%~5%丙酸鈉溶液浸泡楊梅,浸泡后需要洗凈才能用于加工楊梅罐頭。
方法1:由丙酸與碳酸鈉作用而制得。配料比為n(丙酸)∶n(碳酸鈉)=1∶0.72。工藝過程為:將碳酸鈉投入中和反應器中,加水、開啟攪拌器,加熱使之溶解,在70℃下慢慢加入丙酸(用夾套冷卻水冷卻)。加完丙酸,調節反應液pH值,使其pH值在6.8~7.3范圍內,加熱至沸,攪拌10min,然后冷卻至60℃以下,加入炭粉攪拌,脫色30min,趁熱過濾。用少量無水丙酸洗滌、干燥而得丙酸鈉成品,收率89%,含量不小于99.5%。其消耗定額:1t產品需要丙酸(96%)866kg、純堿(95%)624kg。如果用丙酸與氫氧化鈉進行中和反應制取丙酸鈉更為有利。齊魯石化公司兩種原料均有,因此本公司具有原料優勢。
方法2:丙酸鈉的合成方法,具體步驟如下:以50~70r/min的速度攪拌丙酸,緩慢加入食品級碳酸鈉,加入過程中控制溫度為0~45℃,加入完畢,繼續攪拌至物料呈膏狀,調整攪拌速度為200~300r/min,反應1~2h后,反應結束后將產物烘干,即得丙酸鈉。
具有以下優點:(1)打破了中和反應必須在水溶液中進行反應的壁壘,利用固體碳酸鈉和液體丙酸混合后,高速攪拌形成膏狀物后直接進行反應,反應過程中不需要加熱,常溫下即可反應,相對于傳統工藝的70~100℃的反應溫度,明顯降低了能耗;(2)膏狀物攪拌反應過程中,水分含量在10%左右,相對于傳統的液相反應,省去濃縮過程,進一步降低能耗。(3)傳統工藝綜合能耗每噸產品需4噸蒸汽,本方法后續處理中,僅需烘干處理,每噸產品能耗僅為0.4噸左右,能耗節省90%。
[1] 中華烘焙食品大辭典·原輔料及食品添加劑分冊
[2] 化工助劑
[3] 丙酸鹽類的生產工藝及市場前景
[4] CN201810004607.5丙酸鈉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