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曲洛司坦(也稱曲洛斯坦)是新型作用機制的抗雌激素新藥,能夠減少所有內源性甾體,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形成,自獲準上市后便有學者研究它對絕經后婦女晚期乳腺癌的作用,并陸續見有小型試驗的有效報告。為此,在曲洛司坦專利期滿之后,英國生技公司(Bioenvision)決定對其進一步深入研究。以絕經后且對一線標準用藥他莫昔芬(tamoxifen)治療無響應的進行性乳腺癌婦女為對象,并在歐洲、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注冊780余例患者進行一系列臨床試驗,結果經系統分析揭示,曲洛司坦具有很高的抗腫瘤活性,總有效率達42%,其中對激素敏感部分受試者的客觀響應率高至55%,兩指標均明顯優于現今標準二線用藥芳香化酶抑制劑。
曲洛司坦的安全性也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主要副反應是輕至中度腹瀉和腹部不適。但曲洛司坦因能抑制腎上腺激素的生產,所以在用藥過程中必須補充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氫化可的松等。
曲洛司坦已于2002年8月在英國首次正式獲得了用于絕經后婦女進行性乳腺癌治療這一新的重要適應證。
曲洛司坦原料藥生產廠家
適應證
曲洛司坦可以抑制皮質激素合成過程中的3β-脫氫酶,使皮質醇、醛固酮合成減少,臨床用于治療庫欣綜合征(皮質醇增多癥)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但治療庫欣綜合征(皮質醇增多癥)的療效不如美替拉酮。本品也有明顯的降低血睪酮水平作用,可能與抑制其合成有關。
治療歷史
曲洛司坦即4α,5α-環氧-2-氰基-雄甾-2-烯-3,17β-二醇,能可逆性地抑制腎上腺皮質中的3β-羥基甾體脫氫酶和△5,4-異構酶,由此阻滯鹽皮質激素及糖皮質激素的生物合成,1980年在英國獲準治療醛固酮過多癥和皮質醇過多癥,1985年在美國獲準治療庫欣氏綜合征即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癥。鑒于老年動物,尤是老年狗易患庫欣氏綜合征,而曲洛司坦可以緩解90%以上狗的此病癥狀,并提高它們的生活質量,所以該藥在英國也被準予獸用。曲洛司坦本身沒有激素活性,故其副反應較少,安全性和耐受性也特別好。
晚期乳腺癌
作用機制
乳腺癌屬激素依賴性腫瘤,而雌激素則是此癌細胞生長的主要驅動因子。因此,乳腺癌的現代主要療法之一就是靶向雌激素,通過抑制雌激素生產或在其作用位點即雌激素受體環節阻斷雌激素的作用。原來一直認為雌激素受體僅是單一受體,然而最近研究已經鑒別它至少存在α和β兩種亞型。其中雌激素結合α-雌激素受體后能夠刺激細胞生長,但與β-雌激素受體結合卻會下調α-雌激素受體,減緩細胞增殖速率。研究揭示,曲洛司坦除能降低雌激素的生產外,還可調節雌激素對不同亞型雌激素受體的結合,同時顯現α-雌激素受體抑制劑和β-雌激素受體激動劑的雙重效應,最終阻滯和改變雌激素對癌細胞的負性影響。曲洛司坦獨特的作用模式不僅使它區別于現有的其他抗雌激素藥物,而且也是它對經其他抗雌激素療法治療失敗或耐藥乳腺癌仍然高度有效的藥理學基礎。
治療庫欣綜合征
【英文名】Trilostane
【別名】腈環乙雄烷、Modrenal
【劑型】膠囊:60mg。
【藥理作用】主要抑制皮質激素合成過程中的3β-脫氫酶,使皮質醇、醛固酮合成減少。本品也有明顯的降低血睪酮水平作用,可能與抑制其合成有關。
【藥動學】本品口服吸收容易,血藥濃度高峰約4h,代謝產物主要經尿排出。
【適應證】主要用于治療庫欣綜合征(皮質醇增多癥)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但治療庫欣綜合征(皮質醇增多癥)的療效不如美替拉酮。
【禁忌證】肝、腎功能不良及孕婦不宜使用。
【注意事項】用藥期間應監測血皮質醇水平、電解質和血壓。出現應激時應停藥,必要時補充皮質激素。如同時使用保鉀利尿藥要注意發生高鉀血癥。
【不良反應】不良反應較輕,部分病人可有臉紅、惡心、嘔吐、腹瀉和胃腸不適。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0mg,2次/d。3~7天后,可根據病人對療效反應調整劑量。一般的劑量范圍是120~360mg/d,最大不超過480mg。
曲洛司坦原料藥生產廠家
關鍵字:曲洛司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