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鹽酸非那吡啶(Phenazopyridine)是一種偶氮化物藥物,當服用后隨著尿液排出時,能夠對發炎部位鎮痛,舒緩不適。其對泌尿道黏膜具有鎮痛或局部麻醉作用。本品口服后以原型從尿液排出,直接作用于泌尿道黏膜發揮止痛作用。
鹽酸非那吡啶為一種有效的麻醉藥,能直接作用于尿道黏膜,迅速消除膀胱或尿道不適感、疼痛、灼熱感及尿頻、尿急等癥狀。本藥無抗膽堿作用,可與抗生素合用。
鹽酸非那吡啶口服后吸收迅速,主要經腎臟排出,24小時內排出80%,其中大部分是原型物的形式,占45%。本藥在體內的主要代謝產物為5-羥基非那吡啶,也隨尿液排出。本藥及其代謝產物是否經乳汁代謝尚未確定。
◆遺傳毒性 給予CD-1小鼠注射鹽酸非那吡啶,一日2次,可劑量依賴性的引起雌性小鼠微核多染紅細胞數增加,而雄性小鼠給藥1次或2次后,劑量高達80%的半數致死量(LD50)時,也未見微核多染紅細胞數增加。鹽酸非那吡啶可引起中國倉鼠染色體畸變,還可引起小鼠淋巴細胞基因突變。
◆生殖毒性 對大鼠給予50mg/(kg·d)的劑量時并不影響生殖能力,對胎鼠也無傷害。
◆致癌性 長期應用本藥會導致大鼠大腸和小鼠肝臟的腫瘤。
胃腸不適、頭痛、皮疹。
曾報道出現貧血、中性粒細胞減少癥、血小板減少癥、腎結石及腎毒性反應。有報道偶爾出現肝功能異常、溶血性貧血、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和急性腎衰竭。
對本品成份過敏患者禁用;
腎功能不全、腎小球性腎炎、尿毒癥及嚴重的肝炎者禁用。
不要長期使用本品治療未經診斷的尿道疼痛。因本品會掩蓋病情,可能延誤診斷。
給藥期間本品會使尿液變為橙紅色,停藥后橙紅色即可消失。如果本品服藥時在口腔中含服過久,也有可能造成牙齒變色。如出現皮膚和眼結膜黃染,應立即停藥,并檢查腎功能。
本品可能會引起胃腸不適,應飯后服用。
肝損傷患者,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癥患者慎用本品。5.本品對某些實驗室檢查指標會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