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色综合资源,亚洲、欧美、都市、激情、校园、乱伦,憨豆网现在改名叫啥,一级黄色日逼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CAS號數據庫 > 13422-55-4 > 13422-55-4 / 甲鈷胺的15種聯合用藥方案

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13422-55-4 / 甲鈷胺的15種聯合用藥方案

甲鈷胺為內源性的輔酶B12存在于血液、髓液中,與其他維生素B12相比對神經元的傳導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以通過甲基轉換反應促進核酸-蛋白-脂質代謝。

甲鈷胺為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輔酶,可使高半胱氨酸轉化為甲硫氨酸,參與脫氧核苷合成胸腺嘧啶的過程。

并且還可以促進核酸、蛋白的合成,促進軸索內輸送和軸索的再生以及髓鞘的形成,防止軸突變性,臨床中主要用于周圍神經病變,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紅細胞貧血,另外由于在臨床中廣泛應用還發現其在促進再植手指神經吻合,促進感覺恢復以及改善椎間盤突出癥、坐骨神經痛、面癱、帶狀皰疹等所致的神經癥狀上具有顯著效果。

臨床中甲鈷胺主要有口服劑型與注射劑型兩種,口服劑型主要包括片劑、分散片、膠囊三種,注射制劑主要包括注射劑與粉針劑兩種。無論哪種劑型均在聯合用藥中起著關鍵作用。

甲鈷胺的15種聯合用藥方案

1.甲鈷胺+卡馬西平

聯用功效:卡馬西平聯合甲鈷胺治療三叉神經痛可以通過減少卡馬西平的用量,提高用藥安全性以及減少患者用藥依賴性,在治療三叉神經痛上頗有療效。

用法用量:卡馬西平一次0.2mg,一日3次口服使用,連續服用20日;甲鈷胺一次0.5mg,一日3次口服使用,連續服用20日。

處方分析:卡馬西平可以通過在網狀結構-丘腦系統發生作用,

對三叉神經脊束核-丘腦系統的病理性神經元反射進行抑制,從而緩解三叉神經痛癥狀,但是單純使用卡馬西平進行三叉神經痛治療時,所需藥物劑量較大,不良反應也較大,因此采用與甲鈷胺聯合使用的方法進行治療。

甲鈷胺可以通過增加神經細胞內蛋白質及核酸合成,促進卵磷脂合成,對受損神經纖維進行修復,還能夠促進軸縮內輸送以及軸索再生,從而起到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效果,兩藥物聯用不僅可以有效治療三叉神經痛,而且可以降低因大劑量使用卡馬西平而引起的不良反應。

注意事項:服用期間應注意卡馬西平劑量的調控,由于卡馬西平的有效血藥濃度和最小中毒劑量接近,隨著服藥時間的延長及服藥劑量的加大,不良反應也會增加,因此不宜自行調整卡馬西平使用劑量。

2.甲鈷胺+腫痛安膠囊

聯用功效:兩藥物聯用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具有一定效果。

用法用量:甲鈷胺一次0.5mg,一日3次口服使用,4周為一療程,連續服用2個療程;腫痛安膠囊一次0.56g,一日3次口服,連續服用1周后根據疼痛緩解程度來制定使用劑量,服用后患者疼痛程度減為輕度疼痛時使用劑量可調整為一次0.28g,一日3次口服使用。

處方分析:腫痛安膠囊主要由三七、天麻、僵蟬、白附子、防風、羌活、天南星、白芷組成,具有熄風止莖、平肝潛陽、疏風散結、化瘀祛痰、養血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而甲鈷胺具有修復受損神經細胞,改善神經傳導速度的作用,由此看來兩藥物聯用可以有效緩解三叉神經痛癥狀。

注意事項:服用藥物期間偶有出現頭暈、胃腸不適、嗜睡的不良癥狀,但停藥后癥狀自行緩解。另外由于腫痛安膠囊為中成藥,目前不良反應、禁忌癥均不明確,因此服用期間應嚴格辯證用藥,不得自行使用。

3、甲鈷胺+泛昔洛韋

聯用功效:甲鈷胺聯用泛昔洛韋在治療帶狀皰疹上,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縮短起泡以及結痂時間,能夠更好的起到治療作用。

用法用量:泛昔洛韋一次0.25g,一日3次口服使用,連續服用14日;甲鈷胺一次0.5mg,一日3次口服,連續服用14日。

處方分析: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泛昔洛韋是一種抗病毒藥物,在進入人體后可迅速轉化為噴昔洛韋,噴昔洛韋具有抗病毒活性,可經被病毒編碼的胸苷激酶磷酸化,生成磷酸化合物單磷酸噴昔洛韋,再由細胞激酶將其轉化為噴昔洛韋三磷酸鹽,選擇性作用于皰疹病毒DNA,從而抑制其合成與復制,起到較強的抗皰疹病毒的作用。

又因為泛昔洛韋的代謝產物噴昔洛韋三磷酸鹽代謝緩慢,半衰期長,因此是目前作用時間較長的抗病毒藥物。

帶狀皰疹的治療,除了要抗病毒以為還需要營養神經治療,甲鈷胺就是一種神經性藥物,用于治療各種末梢神經代謝功能障礙和自主神經病變,不僅如此還能夠快速滲入到神經元胞體,通過修復已被帶狀皰疹病毒損傷的神經,從而減輕疼痛感覺。由此可見兩藥物聯用在治療帶狀皰疹上具有一定療效。

注意事項:兩藥物聯用期間并無明顯不適,但是使用一療程后無明顯效果時不宜繼續使用,如需繼續使用應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進一步調整使用劑量、使用頻率后應用,不可自行盲目使用。

4.甲鈷胺+依巴斯汀

聯用功效:老年瘙癢主要與皮膚腺體功能減退、皮膚干燥、退行性萎縮及神經功能的衰退有關,組胺是引起瘙癢的重要介質,但是在臨床中單純使用抗組胺類藥物并不能有效緩解瘙癢癥狀,因此選擇聯用營養神經藥物,通過修復受損的末梢神經,從而減輕瘙癢感。

因此甲鈷胺與依巴斯汀聯用用于治療老年性瘙癢癥具有一定療效。

用法用量:甲鈷胺一次0.5mg,一日3次口服使用;依巴斯汀一次10mg,一日1次口服使用。

處方分析:甲鈷胺是維生素B12的衍生物,與維生素B12相比更易轉運至神經細胞的亞微結構,促進神經細胞中核酸、蛋白質及脂質的合成,有效的修復受損的末梢神經,降低神經末梢的敏感性,從而減輕瘙癢感,而依巴斯汀是一種抗組胺藥物,不僅具有長效、強效、特異選擇性的特點,還具有穩定肥大細胞膜,減少炎癥介質如白三烯的釋放的特點,具有良好的抗組胺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瘙癢癥狀。

因此兩藥物聯用具有協同作用,對于治療老年性瘙癢具有一定療效。

注意事項:在兩藥物聯用期間偶有出現頭暈、口干、惡心、食欲。

不振、困倦的不良反應,如果可以耐受則無需中斷治療,在不耐受的情況下停藥后不良反應會逐漸消失。

5.甲鈷胺+更昔洛韋

聯用功效:兩藥物聯用可以有效改善帶狀皰疹的癥狀。

用法用量:更昔洛韋一次0.25g,一日3次口服使用;甲鈷胺一次500ug,一日3次口服使用,連續使用7日。

處方分析: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累及神經和皮膚的一種病毒性皮膚病,而更昔洛韋則是一種新合成的核苷類廣譜抗病毒藥物,其結構與阿昔洛韋結構相似,但是在抑制病毒復制中更昔洛韋相比較于阿昔洛韋療效更迅速且安全性好、不良反應較少。

在聯合使用可以加快神經修復的甲鈷胺后可以有效控制新發水泡、促進結痂并減輕疼痛,同時還可以減少后遺神經痛的發生,對于帶狀皰疹的治療能夠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注意事項:在服用藥物初期少部分人會出現頭痛、肌肉酸痛的不良癥狀,停藥后癥狀會逐漸消失。

6.甲鈷胺+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

聯用功效:兩藥物聯用后在緩解帶狀皰疹引起疼痛的同時,還可以有效緩解帶狀皰疹神經痛合并抑郁的癥狀,對于帶狀皰疹的治療頗有療效。

用法用量:甲鈷胺一次500ug,一日3次口服使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一次1片,一日2次口服使用。

處方分析:甲鈷胺可以促進核酸以及蛋白質合成,促進軸索內軸流和軸索再生,有效促進受損部位周圍神經髓鞘的修復,長期使用還可以有效緩解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性疼痛。

由于長期疼痛帶狀皰疹后遺癥患者還會出現失眠、煩躁、抑郁等癥狀,此時加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不僅可以緩解疼痛還可以起到抗焦慮抑郁的作用。

這主要是因為此藥物中含有氟哌噻噸和美利曲辛兩種成分,氟哌噻噸可促進DA合成和釋放,起到抗焦慮抑郁作用,美利曲辛可抑制突觸前膜對5-HT和NE再攝取而起到抗抑郁作用,不僅如此5-HT的水平提高之后還具有緩解疼痛的作用。

因此兩藥物聯用后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帶狀皰疹引起的疼痛,還可以緩解帶狀皰疹神經痛合并抑郁的癥狀,對于治療帶狀皰疹具有一定效果。

注意事項:兩藥物聯用后無明顯不適癥狀,但是鑒于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服用后具有興奮特性,因此激動或過度活躍的患者不宜使用,另外正在服用具有鎮靜催眠作用藥物的患者不宜使用,如需長期服用時應注意定期檢查心理和神經狀態、血常規以及肝功能情況。

7.甲鈷胺+維生素B1

聯用功效:甲鈷胺與維生素B1聯用用于末梢神經炎的治療具有一定療效,可以有效緩解肢體麻木癥狀。

用法用量:甲鈷胺一次2片,一日3次口服使用;維生素B1一次2片,一日3次口服使用,連續使用1個月。

處方分析:維生素B1是一種營養神經的藥物,能夠起到保護神經細胞膜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促進神經細胞纖維的再生,改善神經的傳導功能,而甲鈷胺也是一種營養神經藥物,與維生素B1聯用具有協同作用,能夠有效增強改善神經末梢的作用,從而緩解肢體麻木感覺。

注意事項:藥物聯用期間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發生,但是需注意劑量的調控,使用劑量過大易造成神經細胞的水腫,加重肢體麻木以及疼痛的癥狀。

8、甲鈷胺+血府逐瘀片+氟桂利嗪

聯用功效:三種藥物聯用可以有效改善頸椎病引起的眩暈癥狀。

用法用量:甲鈷胺一次0.5mg,一日3次口服使用;血府逐瘀片一次2.4g,一日2次口服使用;氟桂利嗪一次5mg,一日2次口服使用,連續使用4周。

處方分析:血府逐瘀片是一種中成藥,含有柴胡、地黃、當歸、紅花、赤芍、川芎等成分,在現代藥理學中認為該藥物能夠改善血液流變性,明顯降低全血黏度,顯著延長出凝血時間,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還可以明顯擴張微血管,加快血流速度,增加毛細血管開放,增加組織灌流量;

甲鈷胺可以迅速修復受損神經細胞,提高神經纖維興奮性,恢復終極板電位的誘導,改善頸椎病引起的疼痛、感覺異常等神經癥狀。

在這基礎上在聯用氟桂利嗪,氟桂利嗪作為一種鈣通道阻滯劑,對血管收縮物質引起的持續性血管收縮有持久的抑制作用,對基底動脈和頸內動脈作用更明顯,不僅如此該藥物還可以透過血-腦脊液屏障,減輕腦細胞缺血、缺氧性損傷,降低紅細胞脆性,增加變形能力,減低血液黏度。

三種藥物聯用后,對局部血管、神經緩解的改善具有良好作用,可以有效改善頸椎病引起的眩暈癥狀。

注意事項:服用初期會出現輕微頭痛、嘔吐癥狀,會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而逐漸耐受,但也有患者服用后不但不耐受,還會癥狀加重,遇到這種情況時應立即停藥,通常停藥后癥狀會逐漸消失,如停藥后癥狀未見消失時,應根據所產生癥狀對癥治療。

9.甲鈷胺+氟桂利嗪

聯用功效:兩藥物聯用能夠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增加神經營。

養血管的血流量,從而改善周圍神經的營養狀況和傳導速度,因此用于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具有明顯效果。

用法用量:氟桂利嗪一次10mg,每晚睡前頓服,服用2周后劑量減半;甲鈷胺一次1500ug,一日1次口服使用。

處方分析:氟桂利嗪是一種鈣通道阻斷劑,能夠防止因缺血等原。

因導致的細胞內病理性鈣超載而造成的細胞損害,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的作用,而甲鈷胺是一種內源性的輔酶B12參與一碳單位循環,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轉甲基反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能促進葉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謝,能促進軸突運輸功能和軸突再生,能使延遲的神經突觸傳遞和神經遞質減少恢復正常。

通過提高神經纖維興奮性,恢復終板電位誘導,并且可以促使腦內乙酰膽堿恢復正常水平,促進組織中卵磷脂的合成和神經元髓鞘形成。

由此可見兩藥物聯用可以緩解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麻木、肌力等癥狀。

注意事項:在服用藥物期間需同時進行飲食控制與降糖控制。

10.甲鈷胺+復方氟米松軟膏

聯用功效:兩藥物聯用可以有效改善神經性皮炎癥狀。

用法用量:甲鈷胺一次500ug,一日3次口服使用;將病變皮膚清洗、消毒后,取適量復方氟米松軟膏均勻涂抹于患處皮膚上,再輕微摩擦1分鐘,使藥物進一步吸收后用孔紗布覆蓋,每日早晚各涂抹一次,連續使用2周。

處方分析:復方氟米松軟膏是一種復方制劑,主要有匹伐酸氟米。

松和水楊酸兩種成分,其中氟米松是一種中等強度的局部用甾體藥物,是合成的二氟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抗過敏、血管收縮和抗組織增生等作用,然而由于C-21位上有一個三甲基醋酸基團,導致該藥物很難經皮吸收,而加入水楊酸后,因水楊酸具有分離角質層、脫屑等作用,促使氟米松穿透到角質層深層部位發揮藥效。

除此之外,水楊酸本身同樣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止癢消炎的作用,因此增加了氟米松的作用,而甲鈷胺具有較強的修復受損神經的作用,可以明顯減輕患者的瘙癢感,由此可見兩藥物聯用可以增強治療神經性皮炎的效果,有效改善其瘙癢等癥狀。

注意事項:連續使用2周后如果效果不明顯,不建議繼續使用,尤其是復方氟米松軟膏,雖然含有的氟米松的用藥耐受性較好,但是用藥部位偶爾會出現瘙癢、皮疹及皮膚萎縮現象,長期且大面積用藥會導致毛細血管擴張、紫癜或類固醇痤瘡等癥狀,因此應避免長期用藥。

另外還應注意的是復方氟米松軟膏禁用于皮膚的病毒感染。

11.甲鈷胺+脈絡寧口服液

聯用功效:兩藥物聯用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末梢神經炎癥狀。

用法用量:將空腹血糖控制≦8mmol/L,餐后2h血糖≦11mmol/L后,在口服甲鈷胺一次0.5mg,一日3次,脈絡寧口服液一次20ml,一日3次,3個月為一療程。

處方分析:脈絡寧口服液為中藥復方口服制劑,主要由牛滕、玄參、石斛、金銀花組成,具有養陰清熱、補益肝腎、活血化瘀的功效?,F代藥理學中認為脈絡寧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時具有溶栓作用。

甲鈷胺作為維生素B12的衍生物,不僅可以促進核酸和蛋白質合成,還可以刺激神經細胞軸突再生,促進受損神經的修復,由此可見兩藥物聯用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末梢神經炎癥狀。

注意事項:兩藥物聯用期間雖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但鑒于脈絡寧為中藥制劑,因此建議嚴格辯證選用。在服用藥物期間也需注意飲食控制以及血糖控制,通常用藥一個月后會有明顯效果,如效果不佳時應及時咨詢醫師或藥師,根據服藥情況判斷是否繼續使用。

12.甲鈷胺+強力定眩片

聯用功效:兩藥物聯用可以有效改善神經性耳鳴癥狀。

用法用量:甲鈷胺一次0.5mg,一日3次口服使用;強力定眩片一次4片,一日3次口服使用,連續使用2周。

處方分析:強力定眩片由天麻、杜仲、川芎、野菊花、杜仲葉組成,具有降壓、降脂、定眩的功效,臨床中主要用于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脂血癥以及上述諸病引起的頭痛、頭暈、目眩、耳鳴、失眠等癥狀,而在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該藥物還可以通過對下丘腦的作用、植物性神經功能調節達到緩解神經癥狀的目的。

甲鈷胺作為甲基轉移酶的輔酶,能夠改善內耳神經細胞內核酸、蛋白質和脂質的代謝,在促進受損內耳神經組織的修復的同時,進一步營養內耳神經,進而改善耳鳴癥狀,因此兩藥物聯用可以有效改善神經性耳鳴癥狀。

注意事項:在使用強力定眩期間偶有出現皮膚瘙癢的癥狀,停藥后癥狀逐漸消失,另外鑒于強力定眩為中藥制劑,且目前禁忌癥、不良反應均尚不明確,因此在選用時應嚴格辯證用藥,不得自行使用。

13.甲鈷胺+銀杏葉片

聯用功效:兩藥物聯用對于神經性耳鳴的治療具有一定療效。

用法用量:甲鈷胺一次500ug,一日3次口服使用;銀杏葉片一次2片,一日3次口服使用,一個月為一療程,連續使用2個月。

處方分析:銀杏葉主要成分為銀杏葉提取物,具有擴張動脈和拮抗腎上腺素收縮血管的作用以及較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因此用于神經性耳鳴時可以擴張內耳血管,改善內耳血液循環,促使內耳血管攜氧量增加,從而緩解細胞缺氧情況以及減輕或消除耳鳴癥狀。

甲鈷胺作為營養神經藥物,不僅能夠改善內耳神經細胞內核酸、蛋白質和脂質的代謝,加速已退化或發生病變的內耳神經組織的修復和功能的恢復,還可以進一步營養內耳神經,進而改善耳鳴癥狀,因此兩藥物聯用對于治療神經性耳鳴具有一定療效。

注意事項:服用藥物期間偶有出現食欲不振、惡心等胃腸道不適癥狀,為避免胃腸道反應的發生建議飯后服用,如飯后仍有胃腸不適且不能耐受時應立即停藥。另外銀杏葉片作為中藥制劑應嚴格辯證用藥,不得自行使用。最后需特別提醒的是連續使用2個月后如癥狀未見好轉時,不宜繼續使用。

14.甲鈷胺+前列地爾

聯用功效:兩藥物聯用可以有效加快神經傳導,提高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效果。

用法用量:甲鈷胺注射液一次500ug,一日1次肌注使用;前列地爾注射液一次10ug,一日1次緩慢靜脈注射,2周為一療程。

處方分析:甲鈷胺為維生素B12衍生物,能作用于脫氧核糖核酸合成過程,在進入神經細胞后,能有效促進軸索再生,提高神經傳導速度,增強神經修復,而前列地爾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能夠有效松弛血管平滑肌,減小血管阻力,提高微循環灌注,不僅如此作用于神經病灶,能夠有效修復病灶處的血管。

并能在局部長時間維持高濃度狀態,兩藥物聯用后可以有效提高神經的感覺及運動傳導速度,提高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效果。

注意事項:用藥期間偶有胃腸不適癥狀出現,在使用前列地爾時有時會出現靜脈注射部位疼痛的情況,由于此治療用藥是選用的注射制劑,因此在用藥期間需加強心電圖、血尿常規以及肝腎功能監護,避免因靜脈用藥而產生不良反應,另外注射制劑不宜自行使用。

15.甲鈷胺+復方血栓通膠囊

聯用功效:兩藥物聯用可有效改善周圍神經病變癥狀。

用法用量:復方血栓通膠囊一次3粒,一日3次口服使用;甲鈷胺一次0.5mg,一日3次口服使用,4周為一療程。

處方分析:復方血栓通膠囊為中藥制劑,主要由三七、黃芪、丹參、玄參組成,具有改善病變部位血液循環、營養神經的作用,在現代藥理學中認為黃芪與丹參還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能夠促進組織的修復和再生,而甲鈷胺同樣具有修復損傷神經組織的作用,兩藥物聯用后可增強治療周圍神經性病變的作用。

注意事項:兩藥物如果用于糖尿病并發周圍神經病變時,還應合理控制飲食以及控制血糖指標。

甲鈷胺主要有口服制劑和注射制劑兩種劑型,在口服給藥時應注意的是如選用該藥物的分散片時,該藥物分散片可直接口服、吞服,或將其投入適量溫水中振搖分散后立即服用,而選用注射制劑進行肌內注射時應注意避開神經分布密集的部位,并避開在同一部位反復注射。

另外甲鈷胺口服給藥偶有胃腸不適癥狀出現,而注射給藥時則會出現頭痛、出汗、皮疹、血壓下降、發熱等癥狀,肌注給藥時多出現肌注部位疼痛、硬結的癥狀,但這些癥狀均在停藥后會自行消失。

甲鈷胺雖然在臨床中應用廣泛,但是也并不適宜于所有人,像從事汞及其化合物的人員就不宜長期大量使用,不僅如此在連續使用1個月以上且癥狀未見好轉時,也無需繼續使用。

甲鈷胺不僅在使用時注意事項頗多,在平時保存時也有特殊要求且劑型不同保存的要求也存有差異,像甲鈷胺片劑、分散片、注射制劑需要避光、密封保存,膠囊劑需要避光、密封、置陰涼(不超過20℃)干燥處保存,粉針制劑需要陰涼避光處保存,由此可見無論哪種劑型的甲鈷胺都應避光保存,這主要是與其見光易分解有關。

在選用藥物時不僅要注重藥物的療效,還應注意使用藥物后存在的潛在問題,因此藥物的選用應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合理選用,不宜自行盲目使用。

參考文獻:

1、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4

2、母義明等.《臨床藥物治療學.內分泌代謝疾病》.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02

3、杜光.《耳鼻咽喉科疾病用藥分冊》.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1

4、李焰生等.《神經系統疾病診斷標準》.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02

5、傅宏義.《新編藥物大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07

6、祈公任等.《現代實用臨床中藥學》.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