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鹽酸伐昔洛韋分子式為C13H20N6O4·HCl,化學名稱為:L-纈氨酸-2-[(6-氧代-2-氨基-1,6-二氫-9H-嘌呤-9-基)甲氧基]乙酯鹽酸鹽,結構式如下:
鹽酸伐昔洛韋水合物是阿昔洛韋的L-纈氨酸酯,是阿昔洛韋的體前藥。進入體內后立即水解成阿昔洛韋發揮藥效,用于治療水痘帶狀皰疹及Ⅰ型、Ⅱ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包括初發和復發的生殖器皰疹病毒感染。與阿昔洛韋相比,鹽酸伐昔洛韋水合物具有水溶性更好、口服生物利用度更高的優點,現已成功取代阿昔洛韋成為治療帶狀皰疹和生殖皰疹的一線用藥。
鹽酸伐昔洛韋水合物口服給藥后在體內水解成阿昔洛韋,阿昔洛韋進入皰疹病毒感染的細胞后,與脫氧核苷競爭病毒胸腺激酶或細胞激酶,藥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阿昔洛韋三磷酸酯,然后通過兩種方式抑制病毒復制:一是干擾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病毒復制;二是在DNA多聚酶作用下,與增長的DNA鏈結合,引起DNA鏈的延伸中斷。鹽酸伐昔洛韋的抗病毒活性優于阿昔洛韋,并且其代謝物在體內沒有積蓄現象。
鹽酸伐昔洛韋水合物是復雜的多晶型藥物,目前公開的晶型有無水晶型、水合物晶型等,研究表明,不同晶型藥物對生物體吸收影響很大,同時不同晶型藥物的穩定性也不同,有些晶型不僅生物活性差異非常顯著,而且會干擾藥物的臨床應用。所以更全面的認識鹽酸伐昔洛韋的晶型,通過嘗試多種方法尋找到生物吸收性好、穩定性高和適于臨床應用的優勢晶型很有必要。
制備鹽酸伐昔洛韋復方緩釋片:
一種鹽酸伐昔洛韋復方緩釋片,該緩釋片的組分及重量份數包括:鹽酸伐昔洛韋水合物1份、茉莉花16份、竹菇14份、麥芽17份、柏子仁18份、地榆13份、黃芪18份、丁香16份、五加皮15份、玳玳花14份、微晶纖維素丸19份、聚丙烯酸樹脂2份、甘油酯0.3份、羥丙甲纖維素0.2份、淀粉5份、硬脂酸鈣2份、碳酸鈉13份、羥基丙基纖維素1份。
一種鹽酸伐昔洛韋復方緩釋片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包括:
1)備料:按照上述的一種鹽酸伐昔洛韋復方緩釋片的組分及重量份數備料,淀粉、硬脂酸鈣、碳酸鈉分別粉碎過80目篩;
2)含藥丸芯的制備:采用流化床底噴上藥工藝,用質量濃度為95%~100%的酒精溶解鹽酸伐昔洛韋水合物制備鹽酸伐昔洛韋的飽和溶液,得含藥溶液,按照配比稱取茉莉花、竹菇、麥芽、柏子仁、地榆、黃芪、丁香、五加皮、玳玳花混合,混合后按照總重與蛤粉重量比為2:1加入蛤粉進行在120~160℃行進炒制,炒制完成后,去除蛤粉,然后放入粉碎機中粉碎并過100目篩,然后蒸煮1小時得蒸煮液,將含藥溶液和蒸煮液混合,得混合藥液;將混合藥液噴至微晶纖維素丸上,制成含藥丸芯;
3)緩釋微丸的制備:采用穩定的流化床底噴包衣工藝,將聚丙烯酸樹脂、甘油酯重量份數的三分之一、羥丙甲纖維素用質量濃度為70%~80%的酒精溶解,得包衣溶液,酒精的用量為所用聚丙烯酸樹脂、甘油酯、羥丙甲纖維素重量的10倍,將包衣溶液噴至步驟2)所得含藥丸芯上,制成緩釋微丸;
4)壓片:將步驟3)所得緩釋微丸、淀粉、硬脂酸鈣、碳酸鈉混合均勻,通過高速壓片機壓片,片重為0.1~0.15g/片;
5)包衣:將羥基丙基纖維素、甘油酯重量份數的三分之二用95%~100%的酒精溶解,得包衣液,酒精用量為羥基丙基纖維素、甘油酯重量份數的三分之二重量的8~10倍,通過高效智能包衣機包衣。
1)在500ml潔凈干燥的反應瓶內加入二環己基碳化二亞胺(DCC)81g、DMF100g和阿昔洛韋54g,攪拌使其全溶,升溫至60℃,攪拌下加入HOBt10.8g和CBZ-L-纈氨酸64.8g,保溫反應約2.5小時,HTLC檢測反應液中阿昔洛韋含量小于0.5%,結束反應,過濾除去生成的固體雜質,濾液在60℃下減壓濃縮,加水540g,0℃養晶2h,過濾,干燥得白色固體CBZ-L-伐昔洛韋91.8g,收率為170%。
2)在500ml潔凈的反應瓶內加入無水乙醇150g,攪拌加入CBZ-L-伐昔洛韋46g、甲酸8.1g和甲酸鈉2.4g,溶解完全后,加入鈀-聚乙烯亞胺2.9g,升溫至70℃,保溫反應3h,過濾,向濾液滴加0.1mol鹽酸溶液約10.6g調pH值至5.2,加入活性碳1.2g脫色20分鐘,濾液過濾至結晶瓶后,向結晶瓶中緩慢滴加95%乙醇約94g至混濁,加入晶種,養晶30min,繼續滴加95%乙醇164g,滴加結束后,養晶1h,過濾,用適量95%乙醇洗滌濾餅,干燥得產品鹽酸伐昔洛韋35.7g,收率為77.6%,經HPLC檢測,產品含量為99.2%。
(3)稱取0.5g鹽酸伐昔洛韋加入到3mL乙二醇中形成懸浮液,在30℃下攪拌該懸浮液,使其完全溶清;
(4)量取30mL異丙醇,冷卻至0℃;
(5)將溶清后的溶液加入到預冷的異丙醇中,在低溫恒溫水浴中恒溫靜置12小時;
(6)過濾并收集結晶,所得結晶于80℃下干燥12小時即得所述的鹽酸伐昔洛韋水合物。適當研磨后通過粉末X射線衍射儀測試為半水合物,衍射圖譜見圖1,測量顆粒度為270±20μm。產物稱量后計算收率約為90%。
[1]許小紅. (2005). 鹽酸伐昔洛韋緩釋片的研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四川大學).
[2] 蒲通, 王乃星, 范一, & 陳恬. (2012). 鹽酸伐昔洛韋有關物質的合成. 中國醫藥工業雜志, 43(12), 974-976.
[3] 楊曉麗, 賈云霞, & 曹愛愛. (2010). 鹽酸伐昔洛韋分散片治療水痘50例療效觀察. 山西醫藥雜志, 39(1), 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