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在皮膚科治療單純皰疹,帶狀皰疹和生殖器皰疹的時候,常用的西藥就是阿昔洛韋,泛昔洛韋和伐昔洛韋中的一個。阿昔洛韋和伐昔洛韋都是抗病毒藥物,用于治療單純皰疹和帶狀皰疹,伐昔洛韋是阿昔洛韋前體藥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為67±13%,約是阿昔洛韋的3~5倍。阿昔洛韋因具有高效低毒,選擇性強等優點,因此多年來被認為是治療帶狀皰疹的理想藥物。泛昔洛韋是近年發現的新型抗皰疹病毒類藥物,它是阿昔洛韋的L-氨酸酯,可在細胞內或體內水解成ACV,因水溶性好,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等優勢,目前在臨床廣泛應用。藥效方面,泛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比阿昔洛韋起效快,可有效縮短病程。此外臨床實踐證明,使用泛昔洛韋后遺神經痛發生率低于阿昔洛韋。
伐昔洛韋、阿昔洛韋和泛昔洛韋都是抗病毒的藥物,三者雖然名稱上非常相似,但是是完全不同的藥物,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伐昔洛韋、阿昔洛韋和泛昔洛韋的功效差別。
伐昔洛韋
伐昔洛韋最常用于治療水痘帶狀皰疹及Ⅰ型、Ⅱ型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伐昔洛韋到達體內之后可迅速轉化為阿昔洛韋,再進入到被感染的細胞當中,從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終止病毒的復制,從而達到抗病毒作用。
阿昔洛韋
阿昔洛韋的功效種類比泛昔洛韋的功效種類多,阿昔洛韋和泛昔洛韋一樣治療病毒性的皰疹。
阿昔洛韋與人體內的嘌呤,核苷酸有類似的結構,借此結構來影響人體內的酶對物質的辨識,并通過這些酶的作用轉變成能夠抑制病毒擴散的物質,實現它的功效。
泛昔洛韋
泛昔洛韋常用于帶狀皰疹和原發性生殖器皰疹。
泛昔洛韋在進入人體的消化道后會接受消化道給予的刺激,轉變為有活性,有治療效果的噴昔洛韋,然后滲透進入受到了病毒感染的細胞內部,對DNA的合成以及遺傳信息的傳遞進行抑制。
藥理作用對比
相同之處:都是作用于病毒DNA的復制過程,抑制病毒合成。
不同之處:伐昔洛韋是阿昔洛韋(ACV)的前體藥,口服吸收比ACV好, 生物利用度高;泛昔洛韋是噴昔洛韋(PCV)的前體藥,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很高。
不良反應
伐昔洛韋、阿昔洛韋和泛昔洛韋的功效差別還表現在這兩種藥物的不良反應上。頭痛或惡心是服用泛昔洛韋后有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阿昔洛韋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用藥部位發生炎癥,皮膚瘙癢等;而伐昔洛韋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與阿昔洛韋相似,常見有頭痛、惡心、腹瀉、腹痛、乏力等反應,但并不引起血常規、肝腎功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