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一氯二溴甲烷中文別名氯二溴甲烷、二溴一氯甲烷,CAS號124-48-1,化學式CHBr2Cl。分子量208.28000。淡黃色重液體,密度2.451g/mLat 25°C(lit.),熔點−22°C(lit.),沸點119-120°C748mm Hg(lit.),閃點115-118°C,折射率n20/D 1.547(lit.),蒸氣壓21mmHg at 25°C。一氯二溴甲烷可用作醫藥化工合成中間體。
一氯二溴甲烷是一種有機化合物,該化合物屬于三鹵甲烷。二溴氯甲烷曾經用于阻燃劑和化工中間體。現該化合物只用于實驗室試劑,做成標準溶液,校準儀器和裝置。
70年代開始研究人員就發現經氯消毒后出廠水往往會產生一些有害健康的副產物,例如三鹵甲烷(THMs)、鹵代乙酸(HAAs)、鹵乙腈(HANs)、鹵代呋喃酮(MX)等,臭氧消毒后產生溴酸鹽、二氧化氯消毒后生成亞氯酸鹽等副產物。鑒于這些物質對人體具有顯著的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變),因此消毒副產物的生成和控制一直以來都是飲用水領域的持續關注焦點。
2007年7月1日,我國正式執行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同國外標準相同,對飲用水中高毒性消毒副產物(DBPs)含量的限制越來越嚴格,許多飲用水供給單位不得不更換消毒工藝,將傳統的以氯為主的消毒方式替換為以氯胺為主的消毒方式,并經常與臭氧或二氧化氯聯用。
隨著多種消毒劑的單獨或聯合使用,越來越多的DBPs在飲用水中被檢測出來,目前約有600 多種DBPs已被報道,所以對DBPs的檢測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能夠快速準確測定DBPs的檢測技術成為及其重要的一環以下10種DBPs是目今最常見最受關注的DBPs:三氯甲烷(CF)、一氯二溴甲烷(DBCM)、二氯一溴甲烷(BDCM)、三溴甲烷(TBM)、二氯硝基甲烷(DCNM)、三氯硝基甲烷(TCNM)、二氯丙酮(DCAce)、三氯丙酮(TCAce)、二氯乙腈(DCAN)、三氯乙腈(TCAN)。
其中所測THMs約占總DBPs的21%,位居人類已知DBPs的首位,而所測HANs、HCNMs是毒性最大、分布范圍最廣的含氮消毒副產物,因此建立便捷、有效和快速的測定方法將對這些DBPs的檢測和研究至關重要。目前,國內很少有發現針對飲用水中10種DBPs的系統檢測。
有研究提供一種檢測飲用水中10種高毒性消毒副產物的分析方法,采用吹掃捕集儀器(P&T)對樣品進行預處理,然后進入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進行分析,根據樣品的分析色譜圖及10種消毒副產物的標準工作曲線確定樣品中10種消毒副產物的含量,其中這10種消毒副產物分別為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二氯硝基甲烷、三氯硝基甲烷、二氯丙酮、三氯丙酮、二氯乙腈及三氯乙腈,該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將樣品的pH調至4.5~5.0范圍內;(2)確定吹掃捕集儀器的運行參數;(3)確定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的運行參數,包括升溫程序、柱頭壓、進樣量以及進樣口溫度;(4)制作10種消毒副產物的標準工作曲線;(5)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分析樣品的總離子流色譜圖,根據總離子流色譜圖及10種消毒副產物的標準工作曲線確定樣品中10種消毒副產物的含量。
主要參考資料
[1] CN201310374458.9一種檢測飲用水中10種高毒性消毒副產物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