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R-(+)-硫辛酸,是一種黃色的結晶物質。硫辛酸是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1951年Raed等報道了從處理過的不溶肝組織殘渣中分離得到一種生長促進酶的結晶型輔因子,由于其具有高度脂溶性及酸性(pka=4.7),因此將這種化合物命名為硫辛酸。
硫辛酸是一種內源性抗氧化劑,可以去除機體自由基,能促進機體利用葡萄糖合成維生素C,并且促進合成谷胱甘肽,能有效去除黑色素,還可協助輔酶進行有利于機體免疫力的生理代謝。硫辛酸還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激酶、轉化因子、腫瘤壞死因子和膠原酶的活性,具有抗衰老功效。硫辛酸能保存和再生其他抗氧化劑,對人體有很好的的保健作用,目前廣泛應用于預防和治療心臟病、糖尿病,肝病及老年癡呆癥。
硫辛酸的兩種對映異構體顯示出不同的生物活性。其中R型對映體異構體比S型要有效的多,這可能是由于在硫辛酸的代謝過程中,大量的R型硫辛酸可透過細胞膜及線粒體膜進入細胞和線粒體中被還原成二氫硫辛酸,而S型僅有少量進入細胞被還原。二氫硫辛酸具有比硫辛酸更強的抗氧化能力,內源性抗氧化劑的再生和氧化性損傷的修復均需通過二氫硫辛酸的形式才能實現。
A)制備環合液:向配有攪拌裝置的反應容器中投入(S)-6,8-二氯辛酸乙酯和硫磺,升溫到70℃,滴加質量百分比濃度為8%的硫化鈉水溶液進行環合反應,環合反應的時間5小時,(S)-6,8-二氯辛酸乙酯、硫磺和硫化鈉水溶液的摩爾比為1:1.7:1,在70℃溫度下保溫2h,環合反應結束,采用有機溶劑即采用甲苯萃取,濃縮,得到環合液;
B)制備水解液:將由步驟A)得到的環合液投入到配有攪拌裝置的反應容器中并加入質量百分比濃度為4%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水解反應,環合液和質量百分比濃度為4%的氫氧化鈉溶液的摩爾比為1:1.5,水解反應的溫度為80℃,水解反應的時間為10h,水解反應結束后,冷卻,得到水解液;
C)制備初品:將有機溶劑即甲苯加入到由步驟B)得到的水解液中并用mol濃度為0.5mol/L的鹽酸調節pH為1,萃取兩次,將萃取得到的有機層水洗至中性,再減壓去除有機溶劑,即去除甲苯,得到R-硫辛酸粘液,即得到初品,其中:所述的水解液與所述的甲苯的體積比為1:0.5;
D)精制:將由乙酸乙酯和環己烷的混合溶劑加入到由步驟C)得到的初品中,初品、乙酸乙酯和環己烷的重量比為1:8:60,升溫到20℃溶解,加入活性炭攪拌吸附,粗品與活性炭的重量比為1:0.03,過濾,得到的淡黃色的液體,冷卻析出晶體,該晶體即為R-(+)-硫辛酸,旋光度為117.9°,ee值為99.4%,含量為99.5%。
[1][中國發明]CN201610093635.X一種R-硫辛酸的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