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四氯苯二甲酸酐,又稱四氯苯鄰二甲酸酐或四氯苯酐(TCPA),屬反應型阻燃劑,廣泛用于不飽和聚酯,環氧樹脂、聚烯烴、電影膠片等合成材料中,也用于醫藥農藥、軍工、紡織品方面。四氯苯酐與樹脂相溶性好,阻燃效率高、成本低、不改變樹脂性能。合成材料中加入四氯苯酐阻燃劑后,遇到火受熱會發生分解反應。分解出的氯自由基占合成材料反應產生HCl,HCl與HO-反應使活性很強的游離HO-的濃度減少,燃燒速度減慢,直到火焰熄滅。因此四氯苯酐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反應型阻燃劑。
合成方法1:四氯鄰二甲苯氧化脫水法
使用氧化劑氧化氯代甲苯制備四氯苯二甲酸酐:在高溫釜中放入3,4,5,6-四氯二甲苯50g,氯磺酸500g,碘1.5g,用含釩、鈦、鎢氧化物的催化劑進行催化反應,溫度控制在360~400℃,氣相氧化3,4、5,6-四氯甲苯,空速保持在4800~8400s-1,催化劑可以燒結V2O5-TiO2-WO3來制備,其質量比為(87~92):(5~12):(1~3)。
合成方法2:苯酐直接氯化法
苯酐直接氯化法根據氯化條件的不同,可分為(1)以碘或氯化碘為催化劑發煙硫酸或氯磺酸為溶劑,合成四氯苯酐的溶劑法;(2)以Mg、Fe、Sb等作催化劑,苯酐在熔融下通入氯氣制取四氯苯酐的熔融法;(3)以FeCl3、CoCl2等Lewis酸為催化劑,苯酐在高溫下(200~400℃)氣相氯化合成法。苯酐氯化制備四氯苯二甲酸酐為苯環上的親電取代反應,反應方程式見下圖。制備時,苯酐與發煙硫酸按一定的摩爾比投入到帶有攪拌、冷凝器的反應器中,加入催化劑,開啟攪拌,加熱升溫,開冷卻水,當苯酐完全溶解后,通人干燥的氯氣,反應放出氯化氫氣體,經水吸收后成鹽酸溶液。最終控制反應溫度達150℃,反應16h,反應結束。趁熱將反應液放入結晶器中,使其自然冷卻結晶,經過濾后,得粗品四氯苯酐。母液可循環使用,精制后稱重,收率均穩定在80%以上。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1.合成染料
溶劑紅EG(C.I.溶劑紅135)是苉酮型功能溶劑染料,是苉酮類溶劑染料中最重要的染料品種,具有優良的耐候耐光性,極好的耐熱性能,且色彩鮮艷純正,廣泛應用于各種熱塑性塑料的透明或不透明著色,如聚苯乙烯、ABS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醋酸纖維和聚氯乙烯等的著色,也可用于滌綸纖維和聚酰胺纖維的原漿著色。以四氯苯二酸酐合成溶劑紅EG的反應式如下圖所示。以四氯苯二甲酸酐、1,8-二氨基萘為原料,鄰二氯苯為反應溶劑,冰醋酸作催化劑,優選的工藝條件為四氯苯二甲酸酐26.5g、1,8二氨基萘15g、鄰二氯苯235g、冰醋酸5g;在115℃下以200轉/分鐘攪拌反應4小時。產品合成收率為98.03%。樣品經聚苯乙烯著色后,注塑制片成型,測定的色差相對于高質量標準品為0.18,著色率為99.87%。
2.用作阻燃劑
四氯苯二甲酸酐是性能優異的阻燃材料,能顯著改性易燃物質的燃燒性能,增加產品的適用性和應用價值。如采用以四氯苯酐為反應型阻燃劑,以鹵代磷酸酯為添加型阻燃劑合成新型阻燃不飽和聚酯樹脂。流程如下圖所示。具體步驟是:向縮聚釜內加人二元醇,將液體組份加熱到達100℃左右,開動攪拌器,向醇中通入惰性氣體氮氣,逐次加入四氯苯酐、富馬酸、鄰苯二甲酸酐等固體料,加入0.01-0.02%的阻聚劑,繼續攪拌升溫至190~200℃后,即維持溫度,在此期間,反應進行很快,產生大量的水,開分餾柱冷凝器,控制餾出溫度在100~105℃之間以利醇回流,開回收冷凝器的降溫水閥,使反應水與代水醇回收直到反應終點,釜內蛇型管通冷水降溫至160℃加石蠟等填料,將物料放到稀釋釜內降溫至85℃加苯乙烯交聯,加入BCP。降溫至40℃即為成品。改性后的高阻燃性樹脂各項性能均達到國標要求。
3.合成醫藥中間體
2,3,4,5-四氟苯甲酸是合成新型氟喹諾酮抗菌藥的重要中間體,主要用于合成喹諾酮類藥物洛美沙星、氧氟沙星、蘆氟沙星、司氟沙星等。該中間體可由四氯苯二甲酸酐制備,其反應式如下,主要經酰亞胺化、氟化、水解和脫羧4步反應合成四氟苯甲酸。
[1] 張亨. 幾種重要的有機氯系阻燃劑[J]. 中國氯堿, 2002(7):25-27.
[2] SU 1719401
[3] 張越, 劉海霞, 楊牧. 四氯苯酐的制備[J]. 化學推進劑與高分子材料, 1999(5):23-24.
[4] 王維建, 徐學波. 四氯鄰苯二甲酸酐的合成[J]. 化工新型材料, 2000(5):21-22.
[5] 張亞靜, 楊建平, 葉斌, et al. 溶劑法合成四氯苯酐工藝的改進[J]. 精細石油化工進展, 2001, 2(5):1-3.
[6] 左新舉, 許德先. 溶劑紅EG合成工藝研究[J]. 染料與染色, 2011, 48(4):1-4.
[7] 姚波, 于秀英. 四氯苯酐阻燃高強度不飽和聚酯樹脂工程化研究[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2(9):57-57.
[8] 蔡星偉, 趙玉媛, 姜大偉, et al. 2,3,4,5-四氟苯甲酸的合成及工藝優化[J]. 精細石油化工, 2012, 29(3):52-54.
[9] 付春. 2,3,4,5-四氟苯甲酸的合成與應用[J]. 精細與專用化學品, 2001, 9(2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