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苯乙腈及其取代化合物是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中間體,應用于農藥、醫藥、染料、香料等,下游產品包括辛硫磷、稻豐散、苯乙酸、青霉素和苯巴比妥等。4-溴-2-氟-芐氰英文名稱:4-Bromo-2-fluorophenylacetonitrile,中文別名:2-氟-4-溴苯乙腈,CAS號:114897-91-5,分子式:C8H5BrFN,分子量:214.034,本品為白色至米色結晶粉末,密度:1.573g/cm3,沸點:281.2ºC at 760mmHg,熔點:52.8-53ºC。是一類重要的醫藥、化工中間體。
以4-溴-2-氟芐溴、氰化鉀為起始物料經親核反應制備4-溴-2-氟-芐氰[1]。其合成反應式如下圖:
圖1 4-溴-2-氟-芐氰合成反應式
4-溴-2-氟甲苯為起始物料,與N -溴代丁二酰亞胺,四氯化碳催化反應,制得化合物4-溴-2-氟芐溴,后和氰化鉀反應得到化合物4-溴-2-氟-芐氰。
也可由以4-溴-2-氟甲苯、液體氰化鈉、四丁基溴化銨為起始原料,利用微通道反應器合成取代苯乙腈,該方法實現了苯乙腈的連續化工藝,解決了目前工業生產中間歇生產路線的操作繁瑣、成本高的問題。
將四丁基溴化銨加入到30%氰化鈉水溶液中,溶解后備用,將微通道反應器的進料管1 插入氰化鈉與四丁基溴化銨混合溶液中,進料管2 插入密封的4-溴-2-氟甲苯溶液中,設置高低溫循環裝置溫度為60℃,同時打開原料蠕動泵,將反應液以設定流量進入微通道反應器內,出料口出料得到兩項反應液,有機相經水洗、精餾得到4-溴-2-氟-芐氰產品,純度99.1%,水分0.07%。優化反應條件為:反應溫度60 ℃,停留時間220 s,氰化鈉與氯化芐摩爾比1.05:1。最優條件下所得產品純度為99.1%,制備過程總收率為93.5%。
在帶攪拌裝置的50 L 搪瓷反應釜內,加入4-溴-2-氟甲苯(85 mol)和 33% 氰化鈉水溶液(111 mol),然后加入四丁基溴化銨進行氰化反應,在45 ℃反應約12 h,用氣相色譜(GC)分析進行質量跟蹤,控制有機相雜質小于3%,當99%以上氯芐已轉化時結束反應,此時有機相和水相是分層的。氰化反應結束后,分層除去水相,有機相用水洗滌兩次,再分層除去水相。然后在有機相中加入脫水劑無水氯化鈣、無水硫酸鈉,攪拌5~10 min 后,抽濾。在真空度0.099 MPa 下減壓蒸餾,收集94~97 ℃餾分,得到4-溴-2-氟-芐氰,收率為91.81%。
[1] Patent: EP1764075 A1,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