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是一種工業殺菌劑。工業殺菌劑是指在工業上用以殺滅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的制劑,應用領域眾多。季銨鹽殺菌劑是應用最廣泛的工業殺菌劑之一,但目前廣泛使用的季銨鹽類殺菌劑一般分子量都較小,具有一定的生理毒性和皮膚刺激性,在使用過程中會遷移和溶出而釋放到周圍環境中,對生物和環境可能造成損害。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材料毒性及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新的高效低毒的季銨鹽殺菌劑的研究開發成為了焦點。
在裝有機械攪拌的250mL四口瓶中,加入24.1g十六烷基胺和100mL無水乙醇,控制溫度在20℃以下加入20.9g 88%甲酸和24.3g 37%甲醛,用氣球封閉反應體系,加熱至回流反應10小時,降溫取樣,TLC檢測反應完全。向反應液中加入30%液堿中和至pH值為10,加入甲苯萃取,甲苯層合并后洗滌,脫溶,減壓蒸餾得無色透明液體16.8g,收率62%,含量≥95.0%。1HNMR (DMSO) δ: 2.55 (t, 2H), 2.42 (s, 6H), 1.30~1.50 (m, 28H), 0.91 (t, 3H)。
CN201710504502.1提供一種三次采油用高效驅油型表面活性劑——脂肪胺甜菜堿型驅油用表面活性劑合成新方法,脂肪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丙烯酸、乙醇、乙酸乙酯等為原料,經過邁克爾加成反應生成系列脂肪胺甜菜堿型驅油用表面活性劑;用脂肪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氯乙酸鈉為原料,經過親核取代反應生成系列脂肪胺甜菜堿型驅油用表面活性劑。其特征在于:此類三次采油用新型兩性表面活性劑是由多個親水基團和不同長鏈的親油基團鏈接而成的。此類表面活性劑具有三個優點,一是合成步驟簡單,原料價格便宜;二是反應產率較高,容易實現工業化;三是產品性能優越,適合三次采油用驅油劑。
CN202010958120.8提供了一種抗人乳頭瘤病毒及頑固性婦科炎癥的物理網液及其制備方法,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治療藥物對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殺滅率較低的問題。抗人乳頭瘤病毒及頑固性婦科炎癥的物理網液,制備原料包括乙丙醇、硅烷和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制備方法包括:向反應釜內加入乙丙醇,進行加熱和攪拌;向反應釜內加入十六叔胺;待叔胺充分溶解后,向反應釜內加入硅烷;待溫度達到68-72℃時,加入催化劑,并將加熱溫度控制在80-85℃;反應生成多鏈季銨鹽,直到多鏈季銨鹽含量超過設定值。采用乙丙醇、硅烷和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作為原料,制作的抗人乳頭瘤病毒及頑固性婦科炎癥的物理網液,具備用藥安全、無毒、無副作用,療效確切、患者接受率高等特點。
[1] [中國發明] CN201811228618.8 一種端基型大分子季銨鹽及其制備方法
[2] CN201710504502.1基于脂肪胺甜菜型驅油劑合成與應用基礎研究
[3] CN202010958120.8一種抗人乳頭瘤病毒及頑固性婦科炎癥的物理網液及其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