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有機硅表面活性劑是以烷基改性硅油為主的一種改性硅氧烷或聚硅氧烷。一方面,有機硅表面活性劑的主鏈為柔軟的Si—O鍵,既不親水,又不親油,所以可用于水溶液和普通烴型表面活性劑不能應用的非水介質;另一方面,有機硅表面活性劑以甲基排列在界面上,可使表面張力降至20mN/m左右,而普通烴型表面活性劑以亞甲基排列在界面上,只能使表面張力降至30mN/m左右。因此,有機硅表面活性劑在許多領域獲得了廣泛應用,如:聚氨酯勻泡劑、涂料助劑(流平劑、潤濕劑、增滑劑、除氣劑、消泡劑)、紡織助劑(親水抗靜電整理劑、消泡劑)、日化助劑(調理劑、硅油乳化劑)、造紙助劑(消泡劑)、油田化學品(消泡劑、去乳化劑)、煤炭去水劑、農業化學品(潤濕劑)等。八甲基三硅氧烷中文別名為聚二甲基硅氧烷,英文名稱:Octamethyltrisiloxane,CAS號:107-51-7,分子式:C8H24O2Si3,分子量:236.531,本品為透明無色液體,密度:0.82g/mLat25°C(lit.),沸點:153°C(lit.),熔點:-82°C。八甲基三硅氧烷性狀圖如下:
圖1 八甲基三硅氧烷性狀圖
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共聚物的合成采用縮合法,將含氫硅油與聚醚在催化劑作用下縮合接枝。在配有攪拌器、冷凝器、溫度計以及氫氣導出裝置的四口燒瓶中,按比例加入含氫硅油、聚醚、溶劑和催化劑,開動攪拌器,緩慢加熱至一定溫度,此時有氫氣逸出產生氣泡,當轉化率到一定值時,降溫,加堿中和,經抽濾及減壓蒸餾除去殘余的催化劑和溶劑,即得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共聚物。八甲基三硅氧烷以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八甲基環四硅氧烷為起始物料腈縮合反應制備得到[1]。
[1]Gmelin Handbook: Si: MVol.C, 103, page 282 -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