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人體的條件性必需氨基酸,是一種β-氨基磺酸。在哺乳動物組織中,是蛋氨酸和胱氨酸的代謝產物。1827年首次從牛膽汁中分離出來,故名牛磺酸。以游離氨基酸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動物的各種組織內,但并不結合進入蛋白質中。早期人們一直認為它是一種和膽酸結合形成牛磺膽酸的膽汁酸結合劑。但近期研究表明,除了上述形成牛磺膽酸,參與脂類消化吸收外,牛磺酸還具有多種重要的生物功能。參與中樞神經系統中多種神經細胞的調節作用,是保證腦神經正常發育和功能的重要營養物質;視網膜中含有占總游離氨基酸40%~50%的牛磺酸,對維持光感受器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所必需;可影響心肌收縮力,調節鈣代謝,抗心律失常,降低血壓等;維護細胞的抗氧化活性,使組織免受自由基損傷;降低血小板聚集等。
本品由中藥牛黃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現已可人工合成。是一種含硫氨基酸,為人體的內源性氨基酸,具有廣泛的生理和藥理活性。其藥理作用如下:
1.解熱和抗炎作用。通過中樞5-羥色胺系統或兒茶酚胺系統的作用降低體溫,并有抗炎、鎮靜、鎮痛和抗風濕等作用。
2.保肝、利膽、降膽固醇作用。對肝臟起保護作用,可降低谷丙轉氨酶;本品與膽酸結合,可增加膽汁通透性,解除膽汁淤塞,有利膽作用;能促進脂肪的消化吸收,是膽汁中膽固醇的促溶劑,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3.強心、抗心律失常、降壓作用。能增強心肌收縮力,通過對心肌細胞鉀、鈣離子的調節,具有強心、抗心律失常作用;尚有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和調節血管張力等作用。
4.本品與視網膜色素細胞、感覺細胞等有一定關系,能維持這些細胞內的鉀、鈉、鈣離子濃度在生理范圍內。一旦缺乏本品,可產生視網膜變性,最后導致失明。還有防治白內障的作用。
5.據動物實驗表明,本品有抗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和病毒的作用。其他尚有營養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6.尚有松弛骨骼肌和拮抗肌強直的作用。
牛磺酸具有促進腸道吸收、提高飼糧利用率的功能。在28日齡斷奶仔豬飼糧中添加0.1%牛磺酸,發現在斷奶后11d時極顯著提高了仔豬對D-木糖、鈣、磷的消化率,極顯著提高了粗蛋白質(CP)的消化率,顯著提高了干物質(DM)、有機物(OM)的消化率。在同期研究結果中顯示,牛磺酸極顯著提高了斷奶仔豬十二指腸絨毛高度并降低了隱窩深度,極顯著提高了十二指腸和空腸中段的絨毛高度。
牛磺酸在肝臟中與膽酸結合生成牛磺膽酸,具有促進脂肪乳化,提升脂肪酶活性,協助中性脂肪、膽固醇、脂溶性物質消化吸收的作用。研究全植物蛋白質飼糧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中發現,飼糧中添加3%牛磺酸能極顯著提高仔豬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且料重比(F/G)降低了7.26%。但同期試驗中,使用14%魚粉含量的高動物蛋白質飼糧中添加3%牛磺酸,除第1周顯著提高了斷奶仔豬的平均日增重(ADG)外,隨后3周牛磺酸組的ADG和F/G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這可能是因為魚粉中含有足夠的牛磺酸應對仔豬的飼糧需要,表明全植物蛋白質飼糧中更適合添加牛磺酸。牛磺酸還具有提高繁殖性能的功能。研究表明,在哺乳期母豬飼糧中添加0.1%牛磺酸,母豬ADFI增加,仔豬斷奶個體重、F/G極顯著提高,仔豬死亡率呈下降趨勢;結果還顯示牛磺酸組有增加哺乳期仔豬存活數的趨勢,顯著增加了哺乳期仔豬F/G和斷奶個體重。
一種制備牛磺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利用中和劑來調節牛磺酸銨(又名氨基乙基磺酸銨)溶液的pH值,從而得到牛磺酸和亞硫酸氫銨,接下來析出并濾出牛磺酸,分別得到牛磺酸粗品和含有亞硫酸氫銨的濾液;
2)將硝基甲烷與多聚甲醛在堿性條件下反應,從而得到硝基乙醇;
3)將步驟1)中所得的含有亞硫酸氫銨的濾液與步驟2)中所得的硝基乙醇反應,從而得到硝基乙基磺酸銨;
4)將步驟3)得到的硝基乙基磺酸銨利用還原劑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還原,從而得到牛磺酸銨,在分離出水層和催化劑后,得到牛磺酸銨溶液;
5)利用步驟4)中得到的牛磺酸銨溶液循環步驟1)至步驟4)。
[1] 衛生學大辭典實用藥物手冊
[2] 牛磺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豬生產中的應用
[3] CN201611043284.8一種制備牛磺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