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癲癇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腦部疾病,以腦神經元過度放電導致反復性、發作和短暫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
國內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癲癇的患病率在 4‰ 到 7‰之間,癲癇患者的死亡危險性為一般人群的 2~3 倍。但幸運的是,目前癲癇的治療方法較多,近年來在藥物治療、神經調控等方面都有許多進展,其中抗癲癇藥物治療是癲癇治療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治療,也往往是癲癇的首選治療。
在眾多抗癲癇新老藥物中,丙戊酸鈉可謂經典老藥,自1963年用于臨床以來一直都是抗癲癇的主要藥物之一。
丙戊酸鈉對多種癲癇類型有效,說明書適應癥:主要用于單純或復雜失神發作、肌陣攣發作,大發作的單藥或合并用藥治療,有時對復雜部分性發作也有一定療效。
具體用法用量需仔細閱讀說明書或遵醫囑,通常是小劑量(每日10~15mg/kg)起始,逐漸加量,常用劑量多在每天20-30mg/kg。醫院條件允許時,可監測丙戊酸鈉血藥濃度,給患者提供個體化用藥方案。
①消化系統:
常見的有惡心、嘔吐、厭食、腹瀉等,一般不會導致停藥。需要注意的丙戊酸鈉能導致肝損害(注意監測肝功能)和胰腺炎,極少數情況下可以很嚴重。
②神經系統:
震顫、腦病(可能與血氨無關,但也有高血氨腦病)。出現腦病時一定要及時識別,一般停藥后會好轉。
③生殖系統:
可導致月經失調或閉經、多囊卵巢綜合征、較強的致性。所以年輕女性只有在治療獲益大于風險時才考慮使用,而且使用時會補充葉酸和維生素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