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對二甲苯( Paraxylene,PX) 常溫下是具有芳香味的無色透明液體;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數有機溶劑。二甲苯是苯環上兩個氫被甲基取代的產物,沸點為137~140℃,二甲苯根據兩個甲基的位置不同分為鄰二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三種異構體,在工業上,二甲苯即指上述異構體及乙基苯的混合物。
對二甲苯的生產方法主要有重整油裂解和汽油基化法、甲苯歧化及烷基轉移工藝技術、二甲苯異構化工業技術和甲苯甲醇烷基化法等。
1 重整油裂解和汽油基化法
從重整油和裂解加氫汽油中抽提PX 是最初主要的生產工藝。其主要的工藝流程為,石腦油催化重整獲得的石油芳烴( 混二甲苯) ,通過多級深冷結晶分離或分子篩模擬移動床吸附分離,將對二甲苯從沸點與之相近的異構體混合物中分離出來[4]。但由于PX 需求量的日益增長,用此工藝來生產PX 已遠不能滿足需求。為此,人們發現更直接更高效的生產手段是芳烴轉化,即以甲苯和C9芳烴作為原料來增產對二甲苯。
2 甲苯歧化及烷基轉移工藝技術
甲苯歧化及烷基轉移工藝實質上是芳烴之間的一種相互轉化技術,即甲苯與C9芳烴在分子篩催化劑作用下選擇性轉化成苯和二甲苯。該反應主要包括: 甲苯歧化反應和烷基轉移反應。甲苯歧化反應一般是指2 個甲苯分子經過歧化反應生成1 個苯分子和1 個二甲苯分子。烷基轉移反應一般是指1 個甲苯分子與1 個三甲苯分子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2 個二甲苯分子。其主要反應式如下:
當前,已工業化的甲苯歧化及烷基轉移工藝主要有Arco /IFP 公司的Xylene - Plus 工藝,美國UOP 公司與日本TORAY 公司聯合研發了Tatoray 工藝,Mobil 公司開發的MSTDP 工藝。
Xylene - Plus 技術
該技術為非臨氫轉化技術,反應壓力與常壓接近,反應溫度在500 ℃ 左右,采用廉價且循環的Y 型沸石分子篩催化劑[8]。于1968 年實現工業化。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分公司一期
芳烴聯合裝置曾采用過這項技術。該技術的工藝流程為甲苯和C9A 經過預處理后進入塔反應器依次脫去輕組分、苯和甲苯,其中甲苯通過加熱后回收循環利用,最后反應物進入二甲苯塔分離出產物二甲苯和C9A,C9A 回收利用。但該技術的缺點是其操作費用較高、催化劑選擇性性能不好、轉化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