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格列本脲是一種常用的磺酰脲類口服降糖藥,適用胰島β細胞功能尚殘存30%以上的2型糖尿病者。因為磺脲類降糖藥主要在肝臟代謝,所以肝腎功能嚴重不良者,不宜服用磺脲類降糖藥。為盡量避免其不良反應,此類藥物最好在飯前半小時服用,服用后要注意嚴重的低血糖反應?;颊咭膊恍枰^渡擔心,目前應用的藥物都已經通過了大量臨床驗證,肝腎功能無損傷的患者在常規用藥范圍內服用,一般不會對肝腎功能造成損害。但是由于個體差異性的存在,糖尿病患者還是要1至2個月檢查一次血象和肝腎功能,一旦出現問題就要及時停藥并進行保肝治療,改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
盡管已有一些國外研究證實,格列本脲和二甲雙胍控制GDM患者血糖有效、安全。然而,格列本脲的應用極易引發低血糖,磺脲類藥物與二甲雙胍可通過胎盤,且研究尚未對2種藥物用于GDM患者的遠期安全性進行追蹤觀察。迄今為止,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尚未批準任何口服降糖藥用于妊娠期高血糖管理,而胰島素是目前被證實可安全用于妊娠期血糖管理的藥物,也是唯一被SFDA批準用于妊娠期間血糖管理的藥物。
一項國際研究發現,常用的糖尿病藥物格列本脲可幫助人體免疫系統對付某些細菌感染,如在治療類鼻疽時,可將死亡率降低約一半。
劍橋大學23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和泰國、新加坡等國的同行調查了泰國東北部1160名類鼻疽患者的情況,其中許多人還患有糖尿病,并服用了糖尿病藥物格列本脲。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服用了格列本脲的患者,死亡率只有28%,而未服用格列本脲的類鼻疽患者的死亡率約為50%。
類鼻疽是一種流行于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等熱帶地區的疾病,由類鼻疽菌引起,其癥狀包括敗血癥和肺炎等,死亡率較高。糖尿病患者往往更容易感染類鼻疽,但與其他患者相比死亡率卻偏低。
本次研究揭示了這背后的原因,即糖尿病患者常服用的藥物格列本脲具有抗菌功效。研究人員認為,格列本脲并不具有直接的抗菌效果,而是通過調節人體免疫系統來發揮抗菌功效,這意味著它對其他一些細菌可能也有類似功效。
劍橋大學的沙倫·皮科克教授表示,非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格列本脲,因此研究人員需要探清這背后的機理,并在其基礎上研發對所有人都安全的抗菌藥物。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臨床傳染病》雜志上。
據2月3日在線發表于《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降糖藥物格列本脲具有抗炎作用,并能降低罹患類鼻疽的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
該項研究納入了1000多例類鼻疽患者,與接受其它糖尿病治療藥的糖尿病患者以及非糖尿病患者相比,接受格列本脲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轉歸更好。
類鼻疽是由一種主要感染馬的革蘭陰性細菌鼻疽桿菌引起。其主要癥狀是急性發熱、肺炎和膿腫形成。慢性感染類似肺結核。
據主要作者、英國劍橋阿登布魯克醫院博士Gavin C.K.W. Koh說,類鼻疽最大的風險因素是糖尿病。而大約一半的類鼻疽患者有糖尿病這一危險因素。
Koh解釋說,生存率的改善不是由糖尿病本身改善引起的,而是由特殊的糖尿病治療藥格列本脲引起。研究人員推測,格列本脲可能通過調節對伯霍爾德桿菌屬的免疫反應起作用。
Koh的研究小組對1160例因伯霍爾德桿菌屬引起的革蘭氏陰性敗血癥患者進行了研究,這些患者于2002年至2006年期間在泰國東北部接受治療,該地區該疾病發病率在全球最高。
這些研究對象包括410例已知患糖尿病患者,其中208例(51%)接受格列本脲治療,250例患者研究期間發現高血糖,500例患者未患糖尿病。
Koh博士引用的未經調整數據寫道,接受格列本脲治療糖尿病患者類鼻疽相關死亡率為28%,接受其它糖尿病治療藥物患者的死亡率為48%,新診斷高血糖癥患者為47%,非糖尿病患者為45%。
研究者報告,在其邏輯回歸分析中,格列本脲組生存率顯著增加,調整后的比值比為0.47。
接受格列本脲治療患者的白細胞基因表達與眾不同,中性粒細胞炎癥介質生成的相關基因下調。
研究者假設,格列本脲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inflammasomes介導的,inflammasomes是白介素激活相關的一組細胞內蛋白質。
每片格列本脲價格不到10美分,并且很容易獲得。Koh博士指出,目前格列本脲對其他原因引起的膿毒癥作用的研究正在開展。
Koh博士總結道,格列本脲對感染的宿主反應有抗炎作用,在感染類鼻疽的條件下,抗炎作用與生存率相關。
格列本脲又叫優降糖、達安療,屬于第二代口服磺脲類降糖藥,作用機理同甲苯磺丁脲,其降血糖作用為磺酰脲類中最強,作用強度為甲苯磺丁脲的200~250倍??蛇x擇性作用于胰腺β細胞、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可增強外源性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加強胰島素的受體后作用。口服吸收快,蛋白結合率高,于30分鐘開始出現作用,在1.5小時作用最強,持續時間為16~24小時。分布容積為0.1L/kg,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0%~95%,半衰期為4~8小時。主要經肝臟代謝,有6種代謝物,已知2種為羥基化物,均無降血糖作用,主要從尿中排出,少量由大便排出。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輕度、中度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