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抑郁為主要癥狀的一組心理障礙(mood disorders)或情感性障礙(affective disorders),是一組以抑郁心境自我體驗為中心的綜合征。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疾病,每十位男性中就有一位可能患有抑郁;而女性則每五位中就有一位患有抑郁。經過診斷的人群發病率為2%~3%。輕微抑郁癥如疲勞、失眠、腸胃不適、持續的頭痛及背痛等等,可能被誤解為其他疾病。說話少且音調低且慢、動作少且慢、嚴重時僵呆,但有時出現急躁行為,甚或自殺行為。
三個時期較易得到抑郁癥,即青春期后段,中年及退休后。
常見亞型有雙相障礙抑郁發作、單相抑郁、和惡劣心境。
臨床上又分軀體疾病伴抑郁、產后抑郁、季節性抑郁、兒童青少年抑郁、老年抑郁等。
1. 遺傳:50%經常患憂郁癥的人,有家族史。
2. 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失去平衡:抑郁癥起因于腦部管制情緒的區域受干擾。
3. 性格特質:自卑、悲觀、完美主義者及依賴性強者較易得到憂郁癥。
4. 環境或社會因素:一連串的挫折、失落、慢性病或生命中重大痛苦決定,也會引發抑郁癥。
5. 飲食習慣:食物顯著地影響腦部的行為。神經沖動傳導物質會受我們所吃的食物影響。
6.抑郁癥可能由多種疾病造成。
核心癥狀:心境低落、興趣缺乏、疲勞乏力為特征癥狀
精神癥狀:思維遲緩、運動性遲滯或激越、焦慮、自責自罪、自殺觀念和行為、精神病性癥狀
軀體癥狀:睡眠障礙:早醒、入睡困難、多夢、個別睡眠增多
消化系癥狀: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口干、便秘
性功能障礙:性欲減退,性感缺乏、陽萎
心血管方面:心悸、胸悶
內分泌紊亂:閉經、月經紊亂
各種疼痛癥狀
1、有證據表明:抑郁發生時, 兩個系統突觸間隙間的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水平降低或神經傳導效率下降。抗抑郁藥的共同目標是增加遞質水平或恢復其效率.
2、調節紊亂假說(目前觀點):神經遞質系統調節失衡-去甲腎上腺素(NE);5-羥色胺(5-HT):與抑郁癥的抑郁心境、焦慮不安、運動抑制、不能應對應激、食欲減退、睡眠障礙、晝夜節律紊亂及內分泌功能失調有關;多巴胺(DA);乙酰膽堿(Ach);神經肽(neuropeptide);γ-氨基丁酸(GABA) 。
1、心理治療:對于輕中度抑郁,和藥物治療療效相似,患者更容易接受。對于重度抑郁,療效不及抗抑郁藥,起效慢。
2、理想的抗抑郁藥特點:對大多數抑郁癥患者都有效;起效迅速;使用安全,即使超量也不會中毒致死;不良反應極少;幾乎沒有藥物相互作用;半衰期適中;能長期應用,預防復發。
急性期:臨床治愈(2-4周起效,用藥治療6-8周)
鞏固期:預防復燃(4-6個月)
維持期:預防復發
一、米那普侖-平衡高效的5-HT/NE再攝取抑制劑-根據臨床前研究:米那普侖能平衡地抑制5-HT和NE再攝取,米那普侖對多巴胺的再攝取沒有影響,米那普侖與其它神經遞質沒有親和力。
二、抑郁癥治療效果評判的幾個重要標準:
臨床緩解:急性期治療起效評判重要標準
臨床治愈:急性期治療追求的目標,與后期復發緊密相關
復發率:抑郁癥有著高復發的病程特點
安全性:需長期服藥,不良反應少的藥物提供更好依從
1、臨床緩解率-根據米那普侖國內注冊臨床結果顯示,臨床緩解率高于百憂解(氟西汀);達到50%病人臨床緩解時間僅需3.6周;達到80%病人人群臨床緩解只需4周時間,相比氟伏沙明、帕羅西汀提前2周,米那普侖臨床緩解率達到64%,高于兩種對照藥品;急性期治療抑郁癥臨床緩解率優于SSRI類藥物。
2、臨床治愈率:與SSRIs相比,SNRIs類藥物可使抑郁癥患者臨床治愈的概率顯著提高25%;米那普侖可提高自殺傾向抑郁癥患者臨床治愈率,急性期治療接近45%治愈率。
3、復發率:米那普侖12個月治療,相比安慰劑可有效預防抑郁癥復發,米那普侖組復發率16.3%,安慰劑組復發率23.6%,米那普侖降低13%復發風險。
4、安全性:與傳統三環類藥物相比,由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脫落風險降低了40%;與SNRIs類代表藥物文拉法辛相比,安全性相似且有更好的趨勢。
因此,鹽酸米那普侖片是唯一一個對5-HT和NE具有平衡(1:1.6)再攝取抑制作用的SNRI,對于輕、中、重度抑郁癥均有效,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發生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小,能夠改善性功能,對體重影響小,尤其適合于伴有低動力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