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甘寶素是由等摩爾量的(R)-和(S)-甘寶素組成的外消旋物,IUPAC名稱為 (RS)-1-(4-氯苯氧基)-1-咪唑-1-基-3,3-二甲基丁-2-酮,CAS登記號為38083-17-19。它是 局部施用的抗真菌劑,用來治療人類真菌皮膚感染。它可被包含在非處方抗頭屑香波制劑 和皮膚治療組合物中以治療其中原因是真菌感染的頭屑和濕疹。甘寶素是一種典型的唑類殺真菌劑,其主要通過非競爭性阻斷 P450 酶中羊毛甾醇 14α-去甲基化酶(也稱為真菌 CYP51)的合成,從而抑制等離子體真菌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麥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使真菌細胞死亡。
CN201680067075.9提供了一種核殼微囊,其中所述微囊的液體核包含溶劑和甘寶素,所述甘寶素以至多8:1、優選至多5:1的溶劑:甘寶素的重量比溶解于所述溶劑中。還提供了一種制造所述核殼微囊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a)溶解甘寶素于溶劑中以形成油相;b)混合所述油相與殼形成聚合體系的油溶性第一組分;c)分散來自步驟b的混合物于水相中,所述水相含有或已經向其加入殼形成聚合體系的水溶性第二組分;d)通過所述聚合體系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組分的反應形成微囊以包封溶解于所述溶劑中的所述甘寶素;和e)任選地從所述水相分離所形成的微囊。還提供了一種毛發護理組合物,其包含表面活性劑和至少0.1重量%的核殼微囊,所述核殼微囊包含聚合物殼和包含甘寶素和溶劑的核,其中所述甘寶素以至多8:1、優選至多5:1的溶劑的重量比溶解于所述溶劑中。
甘寶素作為抑菌劑和抗頭皮屑的活性成分普遍添加到洗發水等個人護理品中。據調查,含甘寶素的洗發水在中國和歐洲各國均廣泛銷售,甘寶素在中國的年使用量為3800t.統計表明,甘寶素在普通洗發水中的含量最高可達 2.0%,其質量濃度大約為 15mg/mL.洗發水使用以后,其中的甘寶素大部分隨家用生活廢水進入城市污水處理系統。但是,目前各污水處理廠常用的污水處理工藝并不能將甘寶素完全去除,其水相去除率僅為 34%~76%,未被完全去除的甘寶素隨污水處理廠出水重新進入受納水環境。進入環境后,甘寶素對各級水生生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效應,其生態毒性逐漸引起關注。甘寶素對綠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浮萍(Lemna minor)、大型蚤(Daphnia magna)、斑馬魚胚胎(Danio rerio)等均存在生長或行為抑制效應,其中對綠藻的半數生長抑制效應濃度(EC50)低至 0.087µg/mL.甘寶素的持續排放對水生生態系統構成威脅。
1 甘寶素的吸收動力學特征
如圖 1 所示,吸收期的第72h(即第3d),甘寶素在魚體內中的濃度達到最大值;吸收期的第72h~168h 暴露結束(即第7d),甘寶素在魚體內的濃度保持穩定。甘寶素在鰓和肝臟、膽汁和血漿中的穩定濃度分別為2.91 和 33.7ng/g、4.84 和2.58ng/mL。根據曲線非線性擬合結果,甘寶素在魚體鰓、肝臟、膽汁和血漿中的吸收動力學過程均符合偽一級動力學方程,方程擬合結果的相關系數 r2分別為 0.75,0.83,0.90 和 0.96.比較可知:甘寶素在肝臟中 ku最高,相比鰓中的 ku 高一個數量級,相比膽汁和血漿分別高 2 倍和 5 倍,說明相比其他部位,羅非魚肝臟更容易吸收甘寶素.前期研究指出,水體中羥基安定、美索巴莫、四溴雙酚 A 在魚體肝臟中的濃度和吸收速率也高于腦、膽汁、鰓、肌肉等部位,這可能是由于肝臟作為解毒器官,更容易吸收外源性污染物。
2 甘寶素的清除動力學特征
如圖 1 所示,清除期的第 72h(即第 3d),甘寶素在魚體內中的濃度達到最低值;清除期的第 72h~168h 實驗結束(即第 7d),甘寶素在魚體內的濃度保持穩定.甘寶素在鰓、肝臟、膽汁和血漿中的穩定濃度分別為 0.10ng/g (<MQLs)、1.28ng/g、0.26ng/mL(<MQLs)和 0.05ng/mL(<MQLs),說明 3d 清除期后,甘寶素在羅非魚體內的殘留量已比較低.根據曲線非線性擬合結果,甘寶素在魚體鰓、肝臟、膽汁和血漿中的清除動力學過程均符合偽一級動力學方程,方程擬合結果的相關系數 r2 分別為 0.97,0.98,0.77 和 0.98。甘寶素在羅非魚體內的清除動力學方程如表 3 所示,通過方程參數可以獲得甘寶素在羅非魚鰓、肝臟、膽汁和血漿中的清除動力學常數 ke 分別為 0.033,0.029,0.082 和 0.060h-1;根據ke值可計算獲得甘寶素在羅非魚鰓、肝臟、膽汁和血漿中的半衰期分別 t1/2為 21.1,23.9,8.51 和 11.6h.比較可知:甘寶素在羅非魚膽汁中的 t1/2最小,鰓和肝臟中的 t1/2 相比膽汁中的 t1/2 分別高 2 倍和 3 倍。相比其他部位,膽汁中甘寶素的代謝速率更快,說明膽汁的肝腸循環是魚體排出甘寶素的重要代謝途徑。
3 甘寶素的魚體富集規律
根據 OECD 推薦的方法,計算獲得甘寶素在羅非魚鰓、肝臟、膽汁和血漿中的動力學生物富集系數對數值 logBCFK 分別為 0.32,1.45,0.54 和 0.36;根據表 1 中甘寶素在暴露水體中的濃度,計算獲得 7d 吸收動力學實驗過程中,甘寶素在暴露水體中的平均濃度為 0.92ng/mL。從而計算獲得甘寶素在羅非魚鰓、肝臟、膽汁和血漿中的穩態生物富集系數對數值 logBCFss分別為 0.50,1.56,0.72 和 0.45。甘寶素在魚體鰓、肝臟、膽汁和血漿中的動力學生物富集系數 logBCFK 和穩態生物富集系數logBCFss 比較接近。說明 7d 吸收動力學實驗過程中,甘寶素在魚體內已經達到吸收/清除動力學平衡.比較可知,甘寶素在肝臟中的生物富集水平較高,在鰓和血漿中的生物富集水平較低.根據前期的調查結果,甘寶素在長江、珠江流域野生羅非魚肝臟中的生物富集系數對數值 logBAF 平均值為2.42。比較而言,實驗室暴露條件下甘寶素在羅非魚體內的生物富集水平低于野外暴露添加下羅非魚體內的生物富集水平.這可能是由于甘寶素在地表水、 藻類中均存在污染,野生魚類分別通過捕食低等水生動植物被動攝取,以及鰓呼吸主動吸收這兩種途徑,同時從食物和地表水中攝入甘寶素。由于甘寶素不斷排入受納環境,導致甘寶素在環境中持續存在,并不斷被野生魚類攝入,而生物體對污染物的清除速率有限,導致甘寶素在魚體內不斷累積,最終導致野外調查獲得的 logBAF 高于實驗室 單一水體暴露 時魚體內甘寶素的logBCFss。
[1]CN201680067075.9甘寶素微囊和包含表面活性劑和甘寶素的毛發護理組合物
[2]姚理,馬艷芳,周漪波,竇文淵,賈雨薇,趙建亮,應光國.甘寶素在魚體的富集和代謝動力學[J].中國環境科學,2019,39(08):3501-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