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背景及概況】[1][2]
苦杏仁是山杏(prunus armeniaca ansu)的成熟種子,其中存在一種含有氰基(-CN)的甙類—苦杏仁甙,苦杏仁甙在苦杏仁中含量比甜杏仁高20~30倍。在消化道內經酶和酸的作用釋放出氫氰酸并被粘膜吸收進入血液后引起的一系列毒性反應。氫氰酸為原漿毒,氰離子可與細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鐵結合,致使呼吸酶失活,組織細胞利用氧出現障礙,組織缺氧而陷入窒息狀態。氫氰酸還可直接損害延髓的呼吸中樞和血管運動中樞??嘈尤蔬盀閯《?,對人的最小致死量為0.4~1mg/kg體重,約相當于1~3粒苦杏仁。中毒潛伏期為1~2小時,主要癥狀為口苦、流涎、惡心、嘔吐、心悸和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在幾小時或更短時間內窒息死亡。食后1~2h出現癥狀:口苦澀、流涎、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悸、脈速及四肢軟弱無力。重癥者,感到胸悶,并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嚴重者有意識喪失、昏迷、四肢冰冷、瞳孔放大,對光反射消失,牙關緊閉、全身陣發性痙攣。最后因呼吸麻痹和細胞窒息而死亡中毒的處理除對癥外,應盡快使用特效解毒劑,可用亞硝酸異戊酯、亞硝酸鈉和硫代硫酸鈉綜合療法解毒。應加強衛生宣教,切勿食用苦杏仁。杏仁在加工過程中應經加熱水解形成氫氰酸揮發除盡后方可安全食用。
此外,苦杏仁苷是常見的氰苷類物質,也是傳統中藥苦杏仁中的有效成分,是α-羥基腈的衍生物,迄今已成為醫藥上常用的祛痰止咳劑、輔助性抗癌藥物。苦杏仁苷廣泛存在于枇杷、杏、桃、青梅、楊梅等植物的種仁中。
【結構與特性】[2]
苦杏仁苷由兩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杏仁腈聯結而成,分子式為C20H27O11N,其分子結構如下:
苦杏仁苷的三水合物為斜方柱狀結晶(水),熔點200℃,無水物熔點約220℃,1g可溶于12m L水、900m L乙醇或11m L沸乙醇中,易溶于沸水,幾乎不溶于乙醚。
【生產工藝】[3]
1. 水提法
以杏仁為原料,最佳提取工藝為:提取時間 20 min、固液比 1:10、浸泡時間 30min、提取 2 次,此法苦杏仁苷提取得率接近 3.2%。以生桃仁為原料,采用熱水直接提取,提取物中苦杏仁苷含量是冷水先浸后提的 2 倍,用水、提取時間及提取次數對苦杏仁苷提取率無顯著影響,提示生桃仁中苦杏仁苷較宜采用熱水直接提取。以杏仁為原料,比較蒸餾苦杏仁水法、回流煎煮法及醇提法對苦杏仁苷提取率的影響,結果顯示采用蒸餾苦杏仁水法時苦杏仁苷提取率 95.77% ,明顯高于回流煎煮法55.61%和醇提苦杏仁苷法64.88%。
2. 醇提法
以杏花花粉為原料,用無水乙醇以固液比 1:7,超聲 20 min,提取 12 h,此法苦杏仁苷提取率 6.1%。以苦杏仁為原料,利用苦杏仁苷易溶于熱乙醇,微溶于冷乙醇的性質提取苦杏仁苷,結果顯示,加 6倍 95% 乙醇提取 1h,共 2 次,得苦杏仁苷粗品,粗品用無水乙醇以固液比為1:30 重結晶 3 次進行純化,此法苦杏仁苷提取率 92.47%,轉移率 45.92% 。
3. 大孔吸附樹脂分離純化法
以苦杏仁為原料,用大孔吸附樹脂分離純化苦杏仁苷,結果顯示,大孔樹脂LSA-30 較適合吸附和分離苦杏仁苷,其飽和吸附量為 55.52%;最佳吸附條件為:室溫提取液 pH 6~9、吸附流速 1~2 mL/min; 最佳洗脫條件為: 40 ℃ 、洗脫液 60% 乙醇(pH6或 pH8)、洗脫流速1~2 m L/min,此法苦杏仁苷純度 93.6%。以枇杷核為原料,篩選一種吸附性能較好的大孔吸附樹脂,并分離純化苦杏仁苷,結果顯示,大孔吸附樹脂 HZ801 較適合吸附和分離苦杏仁苷,最佳吸附條件為:上柱液濃度 1.0~1.5g/L、上柱流速 2BV/h,吸附量11.5g/L、吸附率 89.8%;最佳洗脫條件為:洗脫液乙醇濃度為40%、洗脫流速為2 BV/h,洗脫液用量 2.5 BV、洗脫率 99.7% 。
4. 超聲波提取法
以山杏仁為原料,研究固液比、乙醇濃度、提取溫度、提取時間及超聲功率對苦杏仁苷提取效果的影響,結果顯示,最佳單因素工藝為:固液比 1:5、乙醇濃度80% 、提取溫度 70℃、提取時間 40 min、超聲功率 64 W。
5. 微波提取法
以苦杏仁為原料,以無水乙醇為溶劑,采用微波輔助法提取苦杏仁苷。結果顯示,當微波功率 500 W時,最佳提取工藝為: 固液比 1: 6、提取溫度 75℃ 、提取 2次、每次 15 min,此法苦杏仁苷的提取率 4.08%
【藥理作用及應用】[4]
1. 苦杏仁苷對心血管的作用
采用載脂蛋白 E 敲除法建立自發性動脈粥樣硬化小鼠模型,苦杏仁苷組腹腔注射給藥1mg/ kg·d ,連續 4 周。結果顯示,苦杏仁苷能降低實驗小鼠的血清總膽固醇、血清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有效誘導 Foxp3 陽性的調節性 T 細胞,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促進斑塊部位細胞的凋亡,進而減少斑塊面積和斑塊覆蓋率,提高有效管腔面積,抑制管腔代償性增大,提示苦杏仁苷具有一定的抗動脈粥樣硬化。
2. 苦杏仁苷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1)抗胃潰瘍:通過建立小鼠束縛-冷凍應激性胃潰瘍模型、大鼠醋酸燒灼潰瘍模型、大鼠幽門結扎胃潰瘍模型,以觀察苦杏仁苷對實驗性胃潰瘍的影響,
結果表明,苦杏仁苷灌胃給藥 20、40 mg/kg 組可抑制小鼠束縛-冷凍應激性胃潰瘍;5、10、20 mg /kg 組均可促進大鼠醋酸燒灼潰瘍愈合;10、20 mg /kg 組可減少幽門結扎所致胃潰瘍的潰瘍面積,提示苦杏仁苷具有較好的抗潰瘍作用。
肝纖維化:采用氣管暴露法建立大鼠博萊霉素肺纖維化模型,腹腔注射給藥苦杏仁苷 15 mg/kg,探討其對博萊霉素大鼠肺纖維化I、III型膠原表達的影響。建模的第 7 天、第 14 天和第 28 天,苦杏仁苷組大鼠III型膠原面積百分比均低于博萊霉素組,第 28 天時苦杏仁苷組大鼠肺組織I型膠原面積百分比降低。說明苦杏仁苷可抑制I、III型膠原形成,從而有效減緩實驗大鼠肺纖維化的進程,提示該藥將有可能用于人類肺纖維化的防治。
3. 苦杏仁苷對泌尿系統的作用
采用單側輸尿管梗阻法建立大鼠腎臟間質纖維化模型,苦杏仁苷組灌胃給藥3、5 mg /d,于術后 7、14、21 d 處死動物,觀察各組大鼠腎臟病理損害程度。結果顯示苦杏仁苷組在 21 d 時大鼠腎臟纖維化程度明顯低于單側輸尿管梗阻組,其中3 mg /d治療組降低了 35%,5 mg /d 治療組降低了 28% 。表明苦杏仁苷能明顯減輕腎臟病理損害的程度,延緩腎間質纖維化的進程,進一步證明苦杏仁苷具有抗纖維化作用;
4. 苦杏仁苷對免疫系統的作用
1)免疫調節采用皮下注射 Freund 完全佐劑抗原,建立慢性免疫萎縮性胃炎大鼠模型; 采用足跖皮內注射 Freund 完全佐劑,造成大鼠佐劑性關節炎; 采用碳粒廓清實驗,測定小鼠廓清指數(K) 及吞噬指數(A) ,觀察苦杏仁苷對大鼠佐劑性炎癥和小鼠碳粒廓清的影響,以揭示其免疫調節作用。結果顯示連續 6周灌胃給藥苦杏仁苷 20 mg/kg,對大鼠慢性免疫萎縮性胃炎效果最佳,各劑量組胃液總酸度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升高;濃度為 10、20 mg /kg、連續 1 周時,能顯著抑制大鼠致炎后的足跖腫脹度;濃度為 40 mg /kg、連續 1 周時,可以顯著提高實驗的 K 和 A。
2)免疫抑制
在的腎移植大鼠實驗中,發現腹腔注射苦杏仁苷 10 mg /kg(隔天 1 次)、環孢素 8 mg /kg(每天 1 次)的聯合用藥效果優于單用環孢素,更能延長腎移植大鼠的存活時間,推測苦杏仁苷可通過直接抑制腎移植大鼠的免疫細胞的增殖,發揮免疫抑制作用,但其具體作用機制仍需深入研究。
5. 苦杏仁苷抗抗腫瘤作用
將 1.25~10g/L 的苦杏仁苷作用于膀胱癌細胞(UMUC-3、RT112、TCCSUP)每周 3 次,連續 2 周后發現苦杏仁苷劑量依賴性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繁殖,使其停滯于 G0/ G1期,且 10 g /L 時效果最佳。 10 g /L 劑量的苦杏仁苷作用下,UMUC-3 和RT112 的附著、遷徙能力均明顯下降,但 TCCSUP 的遷徙能力卻增加,提示苦杏仁苷能夠調節整聯蛋白β1或 β4,從而影響膀胱癌細胞的附著和遷徙,其效果與細胞類型有關。
6. 苦杏仁苷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1)止咳作用:利用酶消化法穩定獲得支氣管平滑肌細胞BSMC ,在含 10% 胎牛血清的 DMEM-F12 培養基中進行傳代培養,以不同濃度的苦杏仁苷處理,24 h后細胞開始出現抑制,在 0.022~0.704 g /L 范圍內呈濃度依賴性,濃度為 0.704 mmol/L 時抑制率最強,可達 50% 。
2)平喘作用:通過乙酰膽堿和磷酸組胺致豚鼠哮喘模型、卵白蛋白致豚鼠哮喘模型來比較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伍的平喘作用,結果顯示苦杏仁、桔梗及二者配伍均能顯著延長乙酰膽堿和磷酸組胺致豚鼠哮喘的潛伏期,明顯減少卵白蛋白致豚鼠哮喘模型的炎癥細胞數量,抑制舒縮性介質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二者最佳配伍比例為 1∶2。
3)預防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建立原代培養早產鼠 AECII高氧細胞模型,以探討苦杏仁苷對高氧暴露早產鼠肺泡II型AECII)細胞增殖及表面活性物質蛋白(SP) mRNA表達的影響。結果顯示,苦杏仁苷 50~200 mol/L 時以劑量依賴方式促進早產鼠 AECⅡ細胞增殖,當濃度為 200 mol/L 時,其作用最強,400 mol/L 時反而呈抑制作用,提示適當劑型的苦杏仁苷有望成為預防和治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有效藥物。
7. 苦杏仁苷其他作用
1)鎮痛作用
有研究通過小鼠熱板法和醋酸扭體法證實:苦杏仁苷具有鎮痛作用,且無耐藥性;小鼠給予苦杏仁苷后,無豎尾現象及烯丙嗎啡誘發的跳躍反應;通過依賴嗎啡大鼠撤藥戒斷癥狀代替實驗,發現苦杏仁苷對嗎啡成癮大鼠突然停藥后出現的戒斷癥狀無替代作用,表明苦杏仁苷與嗎啡鎮痛作用不同。
2)抗炎作用:以 1、10、100、1000 mg /L 濃度的苦杏仁苷處理小鼠
BV2 膠質細胞,24 h 后觀察其對脂多糖LPS誘導的炎癥反應的影響,結果發現,濃度為1g /L時苦杏仁苷能明顯抑制細胞生長,表現出顯著的細胞毒性作用,推測其抗炎機制與下調環氧合酶-1、環氧合酶-2、誘導型一氧化碳合成酶的 mRNA 的表達,進而影響前列腺素 E2的合成、一氧化氮的生成有關。
3)延緩椎間盤退化
從 1 月齡 SD 大鼠椎間盤中分離出軟骨終板并培養,觀察 10-2、10-3、10-4、10-5mol/L 濃度下苦杏仁苷對 IL-1β 誘導的大鼠椎間盤軟骨終板細胞凋亡拮抗作用,結果證實 10-4mol/L 組的拮抗作用最明顯,推測該作用可能與調節凋亡相關蛋白如 Bax、Bcl-2 蛋白的表達有關。
【參考文獻】
[1] 王翔樸,王營通,李玨聲 主編.衛生學大辭典.青島:青島出版社.2000.
[2] 夏其樂, 王濤, 陸勝民, 等. 苦杏仁苷的分析, 提取純化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食品科學, 2013, 34(21): 403-407.
[3] 夏其樂, 王濤, 陸勝民, 等. 苦杏仁苷的分析, 提取純化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食品科學, 2013, 34(21): 403-407.
[4] 李露, 戴婷, 李小龍, 等. 苦杏仁苷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 吉林醫藥學院學報, 2016 (2016 年 01): 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