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色综合资源,亚洲、欧美、都市、激情、校园、乱伦,憨豆网现在改名叫啥,一级黄色日逼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CAS號數據庫 > 24259-59-4 > 24259-59-4 / L-核糖的制備與應用

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24259-59-4 / L-核糖的制備與應用

背景及概述[1]

核糖(ribose,C5H10O5)是一種典型的五碳糖,是各種核糖核酸(RNA)、核苷酸輔酶以及ATP、NADP的組成成分,與生物遺傳關系密切,對生物體的生理活性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

純凈的L-核糖是白色晶體或白色晶體粉末,帶有甜味;可溶于水、乙醇、甲醇,不溶于乙醚、苯和丙酮。L-核糖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抗病毒能力且對正常細胞的毒副作用很小。其是重要的藥物合成中間體,可用于合成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核苷類化合物,在抗艾滋病、抗病毒中間體方面顯示強大的潛能。

制備[1-2]

1.化學合成法

L-核糖的化學合成通常以較廉價的糖為原料,如表所示。

L-核糖的制備與應用

例如:將L-阿拉伯糖衍生物C—2羥基的構型翻轉即可得到L-核糖,實現這一翻轉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C—2位羥基轉化為磺酸酯,然后通過親核試劑的進攻實現構型翻轉;另一種是將C—2位羥基氧化,然后在硼氫化鈉或硼氫化鋰存在的條件下將羰基還原。使用的催化劑,除了鉬化合物外,還有鎢、鍶、鈣等絡合物和三氧化鉬與3-羥丙基吡啶體系等。目前,采用化學法合成L-核糖,在合成步驟與收率等方面均有了較大的提高,但仍存在合成工藝路線復雜、反應步驟繁瑣、試劑昂貴、總收率低、需使用大量有機溶劑和產生有害的副產物等問題,難以適應工業化生產的要求。

2.生物合成法

通過微生物或酶進行生物轉化生產L-核糖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熱點,生物轉化合成L-核糖具有立體選擇性好、反應條件溫和、污染少等特點。根據原料不同可分為兩類:以核糖醇為原料和以L-阿拉伯糖為原料的生物合成法。

A一步法轉化生產L-核糖

由于L-核糖異構酶活力普遍不高,發明了采用核糖醇直接轉化為L-核糖的一步轉化。將在Apiumgraveolens菌株中發現的NAD依賴型甘露醇-1-脫氫酶(Mannitol-1-dehydrogenase,簡稱MDH)克隆到大腸桿菌中并表達,對重組大腸桿菌放大培養,用全細胞催化1L100g/L的核糖醇,發酵72h,可轉化55%。

一步法簡化了操作步驟,降低了成本。為了提高L-核糖的得率,用易錯PCR獲得MDH重組大腸桿菌的突變株,通過硝基水楊酸鑒別還原性糖的方法篩選到了酶活較高的菌株,該突變株在50mL搖瓶中的轉化率達到(46.6±1.7)%。對該突變菌株進一步研究發現,酶的穩定性和表達都得到了提高,而且不用添加誘導劑和改變溫度,為大規模生產L-核糖奠定了基礎。

應用[3]

L-核糖過去沒有實際的應用價值,直到近年來,新型抗癌、抗病毒藥物研發進展迅速,已篩選到多種以L-核糖或其衍生物為主要結構砌塊的潛在藥物,表1列舉了相關藥物及其研發情況。其中,已進入實際銷售階段的是抗乙肝藥物替比夫定(中國銷售名:素比伏,生產商:北京諾華制藥,2012年起獲準銷售)、還有克里夫定以及恩曲他濱;根據預測,2017年替比夫定在美國的銷售額將達到1.6億美元。

替比夫定的主要結構模塊為2-脫氧-L-核糖,主要依賴有機合成,常用的方法包括以L-阿拉伯糖、D-葡萄糖為出發化合物,大都需要4~6步或更多步反應,總體轉化率不高;若以L-核糖為出發底物,則大大縮短合成路徑。除替比夫定外,核苷類似物肝病藥物的開發近十多年來一直是熱點,今后可能出現更多基于L-核糖結構的抗肝病毒藥,根據WHO的統計,全球人口約5%感染乙肝,其中中國占總感染人數的約1/4,而只有其中的1%得到了有效治療;因此,抗乙肝藥的市場是廣闊的。此外,多種基于L-核糖的藥物已顯示出具有抗艾滋病能力,應用潛力更為巨大。

主要參考資料

[1] L-核糖的生產研究進展

[2] L-核糖的合成研究進展

[3] 醫藥中間體L-核糖的生物制造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