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甲吡唑是一種用于治療甲醇或乙二醇中毒的藥。通常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給藥,可單獨使用,也可與血液透析同時使用。其可用于治療乙二醇、甲醇中毒和乙醇過敏。
甲吡唑為乙醇脫氫酶抑制藥,對乙醇脫氫酶的親和力為乙醇的 8000 倍。通過抑制乙二醇和甲醇的初始代謝,可阻斷神經毒性(精神狀態改變、昏迷、癲癇發 作、視覺障礙)、心血管毒性及腎毒性反應。
甲吡唑口服后吸收迅速,達峰時間為 0.5~6h。靜脈給藥后用于乙二醇中毒的 起效時間為 4h,治療藥物濃度為 8~24.6mg/L 或 100~300mmol/L 并維持在 10mmol/L 以上。可迅速分布至全身體液,分布容積 0.6~1.02L/kg。在肝臟代謝 廣泛,代謝物主要為 4-羧基吡唑,另有 4-羥甲基吡唑及以上兩者的 N-葡萄糖醛 酸結合物。經腎排泄,腎清除率為 0.016ml/(kg·min),腎排泄率為 1%~4%,靜 脈給藥的消除半衰期隨劑量而變化,口服給藥的消除半衰期為 5h。本藥可經血 液透析清除,清除量為 50~80L/kg,占總清除量的 45%。
甲吡唑可用于乙二醇中毒、甲醇中毒。
對本藥或其他吡唑類藥過敏者。
1.慎用:(1)肝病患者。(2)腎功能不全者。 2.藥物對兒童的影響:兒童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確立。 3.藥物對妊娠的影響:孕婦用藥應權衡利弊;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對 本藥的妊娠安全性分級為 C 級。 4.藥物對哺乳的影響:尚不明確本藥是否進入乳汁,哺乳期婦女用藥時應停 止哺乳。 5.靜脈給藥前應將藥物稀釋,且不得快速推入靜脈注射。
1.心血管系統:罕見心動過緩、心動過速和低血壓,亦有靜脈硬化的報道。 2.代謝/內分泌系統:多次給藥后可見高三酰甘油血癥,較少見高膽固醇血 癥。 3.呼吸系統:不高于 6%的患者出現呃逆和咽炎。 4.泌尿生殖系統:不高于 3%的患者出現無尿。 5.神經:常見頭暈和頭痛,發生率分別為 7%和 12%;不高于 6%的患者出現 癲癇發作和嗅覺異常,不高于 3%的患者出現耳鳴、激動、焦慮、眼球震顫、眩 暈、意識改變。 6.肝臟:可見氨基轉移酶升高。有報道曾出現橫紋肌溶解伴天門冬氨酸氨基 轉移酶升高。 7.胃腸道:口服給藥后可見惡心(發生率 11%)、腹瀉,另有不高于 6%的患者 出現食欲缺乏、胃灼熱。 8.血液:罕見嗜酸陛粒細胞增多和貧血,亦有淋巴管炎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的報道。 9.皮膚:有研究報道,口服給藥后出現瘙癢,停藥后消失。 10.眼:不高于 6%的患者出現視覺障礙。 11.其他:未見本藥有母體化合物吡唑的血液學毒性、低血糖和顯著肝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