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心腦血管病患病率仍處于持續上升階段。在中國,每5個成人中有1人患心腦血管疾病,而致病元兇,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這種被稱為“壞膽固醇”的物質,就像是行駛在路上的汽車,當它越來越多時,血管就會像馬路一樣被堵塞,誘發各種疾病。
飲食調整也能控制膽固醇的升高,不妨對照食物膽固醇含量表看一下,安排好自己的一日三餐,遠離致病元兇。
豬腦 |
3100 |
牛腦 |
2670 |
羊腦 |
2099 |
鵝蛋黃 |
1813 |
雞蛋黃 |
1705 |
鴨蛋黃 |
1522 |
皮蛋黃 |
2015 |
鵝蛋 |
704 |
雞蛋 |
680 |
鵪鶉蛋 |
3640 |
皮蛋 |
69 |
鴨蛋 |
634 |
蝦子 |
896 |
小蝦米 |
738 |
青蝦 |
158 |
蝦皮 |
608 |
對蝦 |
150 |
鳳尾魚 |
330 |
桂魚 |
96 |
鯽魚 |
93 |
鯉魚 |
83 |
青魚 |
90 |
草魚 |
81 |
甲魚 |
77 |
帶魚 |
97 |
平魚 |
68 |
大黃魚 |
79 |
馬哈魚 |
86 |
鰻魚 |
186 |
梭魚 |
128 |
水發魷魚 |
265 |
墨魚 |
275 |
黃鱔 |
117 |
桂魚子 |
495 |
鯽魚子 |
460 |
魚肉松 |
240 |
螃蟹 |
235 |
海蟄皮 |
16 |
水發海蟄皮 |
5 |
羊肝 |
161 |
牛肝 |
257 |
鴨肝 |
515 |
雞肝 |
429 |
豬肝 |
158 |
豬肺 |
314 |
牛肺 |
234 |
羊肺 |
215 |
豬心 |
158 |
牛心 |
125 |
羊心 |
130 |
豬舌 |
116 |
羊舌 |
147 |
牛舌 |
125 |
豬腎 |
405 |
牛腎 |
340 |
羊腎 |
340 |
豬肚 |
159 |
羊肚 |
124 |
牛肚 |
340 |
豬肥腸 |
159 |
羊肥腸 |
111 |
牛肥腸 |
148 |
肥牛肉 |
194 |
肥羊肉 |
173 |
肥豬肉 |
107 |
瘦豬肉 |
77 |
瘦牛肉 |
63 |
瘦羊肉 |
65 |
兔肉 |
83 |
雞肉 |
117 |
填鴨 |
101 |
廣東臘腸 |
123 |
北京臘腸 |
72 |
火腿腸 |
70 |
粉腸 |
69 |
蒜腸 |
61 |
羊奶 |
34 |
牛奶 |
13 |
酸牛奶 |
12 |
煉乳 |
39 |
全脂奶粉 |
104 |
脫脂奶粉 |
28 |
煉羊油 |
110 |
煉雞油 |
107 |
奶油 |
163 |
人造奶油 |
0 |
花生油 |
0 |
水果 |
0 |
蔬菜 |
0 |
馬鈴薯 |
0 |
|
|
|
|
膽固醇與人體健康相關,下面介紹各種食物的膽固醇含量
a.、每 100克含膽固醇1500毫克至3100毫克的食物:
鴨蛋黃、雞蛋黃、鵝蛋黃、雞蛋粉、羊腦、牛腦、豬腦。
b、每100克含膽固醇600毫克至700毫克的食物:
全雞蛋、鴨蛋、全鵝蛋、全松花蛋、小蝦米。
c、每100克含膽固醇400毫克至500毫克的食物:
豬腎、雞、鴨肝、蟹黃(鮮)、蜆子
d、每100克含膽固醇300毫克至400毫克的食物:
豬肺、羊、豬肝。
e、每100克含膽固醇200毫克至300毫克的食物:
牛肝、甲魚、烏賊、魷魚、螃蟹、黃油。
f、每100克含膽固醇100毫克至200毫克的食物:
肥豬肉、豬肚、豬腸、豬舌、豬肉松、牛肚、肥羊肉、羊肚、鴨肫、鰱魚、鰻魚、對蝦、青蝦、螺肉、全奶粉、干酪。
g、每100克含膽固醇100毫克以下的食物:
瘦豬肉、瘦牛、瘦羊肉、兔肉、鴨肉、鯉魚、鯽魚、青魚、草魚、蛙魚、馬蚊魚、白魚、桂魚、白蝦、海參(不含膽固醇)、海蟄、牛奶、羊奶、脫脂奶粉。
專家提示:
膽固醇含量多的食物還有:蛋黃、動物腦、動物肝腎、墨斗魚(烏賊)、蟹黃、蟹膏等。
螃蟹含膽固醇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膽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黃中含膽固醇460毫克。
豬肝:由于豬肝中膽固醇的含量較高,據分析每100克豬肝中,含膽固醇約368毫克。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LDL-C),能對動脈造成損害;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HDL-C),則具有清潔疏通動脈的功能。下面是一些專家推薦的飲食方法,旨在降低人體內LDL-C含量,而增加HDL-C含量
一項針對Ω-3脂肪酸(存在于金槍魚、鯖魚、鮭魚和沙丁魚等魚類中)對hdl-c的影響進行的研究表明,當吃魚的次數達到每周1次甚至每天1次時,能有效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量。
整粒谷物和面包等纖維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能有效降低人體內ldl-c的含量。營養專家指出,為了達到影響膽固醇含量的效果,膳食中的纖維必須達到15~30克。
可以在早餐中加上一盤黑莓,在午餐中加入半碗扁豆,在晚飯中加入一盤全麥面食,再加上5個對半剖開的桃干作為零食。
豆腐和膨化植物蛋白等大豆制品中,含有一種天然的植物化學物質,叫作異黃酮。研究顯示,這種化學物質有助于把危害動脈的ldl-c從人體中清除出去。
在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進行的研究顯示,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與人體內hdl-c含量成正比。專家建議,每天吃3~4份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如柑橘類水果、馬鈴薯、椰菜、花椰菜、草莓、番木瓜和深綠色多葉蔬菜等,能提高人體血液中維生素C的含量,從而提高體內hdl-c的數量,保證血管暢通。
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它不僅是身體的結構成分之一,還是合成許多重要物質的原料。過分忌食含膽固醇的食物,易造成貧血,降低人體的抵抗力;但長期大量攝入膽固醇,不利于身體健康,會使血清中的膽固醇含量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科學的飲食方法提倡適量攝入膽固醇。
不含膽固醇和膽固醇含量少的食物有:所有植物性食物、禽蛋的蛋清、禽肉、乳品、魚等;
膽固醇含量多的食物有:蛋黃、動物腦、動物肝腎、墨斗魚(烏賊)、蟹黃、蟹膏等。
一般認為,膽固醇的攝入量以每天小于300毫克為宜(相當于1個雞蛋黃中含的膽固醇量)。
研究人員還發現,不吸煙、適當喝一點酒和每周進行幾次提高心臟功能的體育鍛煉,是提高人體內hdl-c數量的3個關鍵。
1、少吃高脂類食物
動物肝臟、雞蛋、牛羊肉等紅色肉類,都ldl-c含量較高的食物,常吃這些食物,不利于降低人體內的膽固醇數量。
南希.恩斯特是馬里蘭州國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她指出,在任何旨在降低膽固醇的飲食方法中,都應盡量把從飽和脂肪中獲得的熱量,降低到全天飲食熱量總數的10%。因為過量的飽和脂肪會加重人體內負責清除膽固醇系統的負擔,從而導致動脈堵塞。
2、對脂肪的攝入比例進行重新分配
人體每天攝入的脂肪大致分為飽和脂肪(多存在于肉類等食物中)、多種非飽和脂肪(多存在于植物油中)和單一非飽和脂肪(存在于菜籽油和橄欖油中)。
3、專家建議,改變日常膳食中上述3種脂肪攝入量的比例,能夠降低人體內ldl-c的含量。對于體內膽固醇含量較高的人來說,3種脂肪的最佳分配比例7:10:13。也就是說,從飽和脂肪中攝入的熱量,應減少到總攝入量的7%以下;從多種非飽和脂肪中攝入的熱量,應減少到總攝入量的10%以下;從單一非飽和脂肪中攝入的熱量,則可增加到總攝入量的13%以上。
4、醫生提醒
⑴ 經確診為膽固醇過高的患者,應該由醫生進行定期監護和治療指導。
⑵ 服用維生素E補充藥物的同時,不能服用抗凝血劑藥物。
⑶ 維生素E的日需求量是30IU(維生素的國際單位)。然而當醫生建議服用維生素E補充藥物,協助降低膽固醇時,醫生的推薦量通常可達到每天至少100IU。雖然專家的看法是,維生素E的使用劑量在600IU以內,都屬于安全無害范圍;但專家同時強調,服用的具體數量、方法、時間和注意事項,須謹遵醫囑。
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它不僅作為身體的組成成分,還是合成許多重要物質的原料,但是長期大量攝入膽固醇不利于身體健康,會使血清膽固醇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并誘發脂肪肝。據美國每日健康網報道,通過長期研究,美國洛瑪琳達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已經患高膽固醇血癥的人要常吃以下10種食物:
蘋果:因富含果膠、纖維素和維生素C,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如果每天吃兩個蘋果,堅持一個月,大多數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心血管有害)會降低,而對心血管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會升高。
胡蘿卜:富含果膠酸鈣,它與膽汁酸發生化學反應后從大便中排出。身體要產生膽汁酸勢必會動用血液中的膽固醇,從而促使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降低。
玉米:含有豐富的鈣、磷、硒和卵磷脂、維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
牡蠣:富含鋅及牛黃酸等,尤其是牛黃酸可促進膽固醇分解,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杏仁:膽固醇水平正常或稍高的人,可以用杏仁取代其膳食中的低營養密度食品,達到降低血液膽固醇并保持心臟健康的目的。
海帶:含豐富的牛黃酸,可降低血壓及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食物纖維褐藻酸,也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吸收,促進排泄。
大蒜:能減少肝臟合成膽固醇。每天只需吃3瓣大蒜,便可有效降低有害的膽固醇,使有益膽固醇升高,使心臟病的發病率減少50%。
牛奶:含較多的鈣質,能抑制體內膽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也可減少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
蜜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多吃可以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加速膽固醇轉化,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脂的含量。
茶:含有咖啡堿與茶多酚,有提神、強心、利尿、消膩和降脂之功能。經常飲茶,可以防止人體內膽固醇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