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色综合资源,亚洲、欧美、都市、激情、校园、乱伦,憨豆网现在改名叫啥,一级黄色日逼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CAS號數據庫 > 915087-33-1 > 915087-33-1 / 恩雜魯胺——第二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發現史

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915087-33-1 / 恩雜魯胺——第二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發現史

恩雜魯胺,英文名Enzalutamide (MDV3100,圖1),商品名Xtandi,是由美國Medivation公司研發,Medivation和日本安斯泰來公司共同開發的第二代非甾體雄激素受體(AR)拮抗劑。2012年FDA批準恩雜魯胺用于治療已擴散或復發的晚期男性去勢耐受前列腺癌。該藥上市后即成為重磅炸彈級產品,2015年及2016銷售額均突破20億美元。2016年,制藥巨頭輝瑞出手以140億美元從安斯泰來公司收購Medivation公司,獲得了這個快速增長的前列腺癌藥物Xtandi。

作為上市的首個第二代非甾體AR拮抗劑類藥物,具有較為突出的特點。后續多個臨床在研藥物也以此為參考衍生而成,本文將對其開發過程進行簡單梳理。

恩雜魯胺——第二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發現史

背景

AR包含919種氨基酸,位于人類X染色體(q11-12)的DNA序列編碼。AR由四個結構域組成:氮端結合域(N-terminal domain,NTD)、DNA結合域(DNA binding domain,DBD)、C末端結合域(C-terminal ligandbinding domain,LBD)和鉸鏈區(Hingeregion,H)。恩雜魯胺競爭性結合AR的配體結合域,并抑制AR向細胞核轉位,同時也能抑制AR協同蛋白及AR與DNA 的結合(圖2)。

恩雜魯胺發現歷程

第一代非甾體AR拮抗劑類藥物(如Flutamide、Nilutamide和Bicalutamide)對AR結合過程中,除具有拮抗劑特征外,長期使用后還具有部分激動特性,從而導致病人在接受此類藥物治療結束后,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血清濃度降低,AR拮抗活性消失,這也是此類藥物在用藥后容易產生耐藥性的根本原因之一。UCLA化學系的Jung 教授和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腫瘤病理學家Sawyers教授針對上述缺陷,期待尋找高活性AR拮抗劑,同時避免激動作用的產生,最終經構效關系優化獲得去勢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藥物恩雜魯胺。

恩雜魯胺——第二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發現史

基于當時還沒有AR拮抗劑晶體結構,研究者決定以經典的非甾體AR激動劑RU59063(4)為先導結構進行優化。首先考慮在RU59063的N1位進行調整,以RU59063疊氮同系物或苯基疊氮物測試激素敏感細胞LNCaP活性,結果表明RU59063苯基疊氮化合物(25)活性最好(圖3)。然后對N1位苯環4位取代進行探討,所設計化合物在體外酶和細胞中均具有較好活性(圖4)。固定N1位苯環4位取代,對中間乙內酰硫脲母環上取代基團進行研究,經酶或細胞檢測發現:乙內酰硫脲母環上為二甲基或環丁基、環戊基取代時活性最好(圖5)。

恩雜魯胺——第二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發現史

恩雜魯胺——第二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發現史

恩雜魯胺——第二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發現史

乙內酰硫脲母環中S、O被O、N或S取代后活性并未增強,故仍選取乙內酰硫脲為最優結構(圖6)。

恩雜魯胺——第二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發現史

根據體外酶和細胞測試結果,選取最優的化合物27和38進行體內藥效研究,兩個體內抗腫瘤活性均優于Bicalutamide,同時化合物38體內藥效具有很好的量效關系。然而,38藥代結果顯示具有較小的半衰期(圖7)。推測可能與N1位苯甲基在體內羥基化易于代謝有關,同時化合物38也顯示較高的脂水分配系數(clogP,4.20)。在此研究基礎上,研發者考慮改變N1位苯環取代基,增加化合物極性,期望獲得代謝穩定性高的候選物。其中化合物80體外細胞活性和脂水分配系數(clogP,3.44)均有較大提高,但該化合物同樣不具備優異的體內藥代參數(圖8)。

恩雜魯胺——第二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發現史

恩雜魯胺——第二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發現史

進一步推測,上述化合物藥代參數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N1位苯環為富電子芳環,容易被代謝氧化所致。有了上述猜想后,在N1位苯環上引入了部分吸電子基團,經體內外活性測試,發現化合物91(又稱RD162)和92(又稱RD162')在體外酶、細胞活性及體內抗腫瘤活性方面均優于先前設計化合物,且這兩個候選化合物具有較為優異的體內藥代特性。考慮到候選化合物92在動物體內藥效方面比91更具有量效關系,且92的合成制備使用了更為廉價易得的原料,因此92更值得深入開發。92授權給Medivation公司進行后續開發,被命名為MDV3100,即上市藥物恩雜魯胺(圖9)。

恩雜魯胺——第二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發現史

化合物91(RD162)經進一步結構優化,N3位苯環取代基替換為吡啶基后,開發成另一款第二代非甾體AR拮抗劑,目前由強生開發,處于III期臨床階段。

恩雜魯胺——第二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發現史

小結

本文介紹恩雜魯胺開發過程中,以活性較高的RU59063為先導化合物,前期結構優化過程中考察了體內外活性及藥代優勢,在藥代參數不理想后,通過分析比較,確定了藥代缺陷原因,為最終獲得上市藥物分子奠定了基礎。新藥研發過程中,對出現問題的細致分析總結,提出解決問題方案,往往能使項目“起死回生”。

參考資料:

(1) https://www.astellas.com/en/investors/sale-of-major-products;
(2) YS Ha, IY Kim.Enzalutamide: looking back at its preclinical discovery.Expert Opin. Drug Discov.2014, 9, 837-845.

(3) L Gao, J Alumkal. Androgen receptor antagonist prostate cancer therapy.Drugs Future.2011, 36, 371-376.

(4) C Tran, S Ouk, NJ Clegg, et al.Development of a Second-Generation Antiandrogen for Treatment of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Science. 2009, 324, 787-790.

(5) ME Jung, S Ouk, D Yoo, et al.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for Thiohydantoin Androgen Receptor Antagonists for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 J. Med. Chem.2010, 53, 2779-2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