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色综合资源,亚洲、欧美、都市、激情、校园、乱伦,憨豆网现在改名叫啥,一级黄色日逼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CAS號數據庫 > 1333-82-0 > 1333-82-0 / 鉻酸酐的制備方法

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1333-82-0 / 鉻酸酐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鉻酸酐是無機鹽中鉻鹽系列的主要產品之一,是重要的無機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電鍍、金屬鈍化、制造化肥用催化劑、醫藥、鉻黃顏料、氧化鉻綠以及媒染劑等行業,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鉻酸酐的制備方法

目前,世界各國生產工業鉻酸酐均以紅礬鈉為原料,生產工藝有結晶法、電解法和熔融法。結晶法屬于清潔工藝,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先進的生產方法,但該技術只有英國一家公司擁有,其技術方案至今未公開。電解法也屬于清潔工藝,目前只有國外兩個鉻鹽廠使用,但由于耗電量太大,成本高,難以被其他廠家接受。現世界上包括我國在內生產鉻酸酐的方法均為熔融法,熔融法的不足之處在于:a.反應過程溫度高,不僅有含鉻水蒸汽和氯化氫逸出,而且還由于紅礬鈉中的雜質氯化鈉參與反應生成劇毒的紅棕色氣體氯化鉻酰,腐蝕生產裝置,損害工人健康,污染環境。b.由于反應過程的后期(包括澄清、分層、分離),物料溫度(200℃)高于鉻酸的分解溫度(190℃),致使鉻酸酐分解為Cr3+,并隨溫度上升加劇,既降低了收率(通常為92%),又影響了質量,造成產品質量不均一。c.副產物硫酸氫鈉含有相當高的水溶Cr3+和水不溶物,難以綜合利用,即使將其回用于鉻酸鈉的中和或酸化時,又產生新的含鉻廢渣,只能堆存,另外,硫酸氫鈉排放量大,加重了環境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環境污染、成本低、收率高和副產物硫酸氫鈉不含水溶Cr3+和水不溶物的鉻酸酐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該制備方法首先將濃硫酸與紅礬鈉溶液按1.8~2.4摩爾比送反應器混合反應,后在真空狀態下減壓蒸發至鉻酸酐晶體析出,再經脫水后用鉻酸酐溶液洗滌,最后經烘干而成。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紅礬鈉溶液的濃度以65~75%為優選,濃硫酸與紅礬鈉溶液按2.1~2.2摩爾比配制為優選,所述的混合反應是在攪拌下反應2~3小時,蒸發溫度為105~125℃,所述的脫水采用離心分離方式,所述的脫水溫度為80~95℃,所述的鉻酸酐溶液以飽和鉻酸酐溶液為優選,所述的鉻酸酐溶液溫度為85~95℃,所述的烘干溫度為100~105℃,烘干時間為2~3小時。

本發明在真空狀態下減壓蒸發所產生的CI2、HCI、CrO2Cl2氣體送堿水吸收,離心分離后的含鉻NaHSO4溶液直接用于中和或酸化,鉻酸酐溶液洗滌后的洗液送減壓蒸發工序。為了確保鉻酸酐不分解,保證產品質量且能將含鉻氣體回收,采用在真空狀態下蒸發。蒸發溫度的高低視真空度的大小而定,當真空度大時,蒸發溫度低;當真空度小時,蒸發溫度高。通常根據蒸發溶液的粘稠度選擇與真空度相對應的蒸發溫度,一般真空度為370~500mmHg時,對應終點溫度為120~125℃。濃硫酸與紅礬鈉溶液在反應器混合反應生成鉻酸酐(CrO3)和硫酸氫鈉(NaHSO4)混合液體,減壓蒸發液體中的水份,使溶液中大部分CrO3結晶,同時使NaHSO4的濃度接近但低于NaHSO4晶體開始形成的濃度,再從溶液中分離出晶體CrO3,由于NaHSO4主要存在于CrO3晶體表面,用飽和鉻酸酐溶液洗滌提純,再經烘干,即得粒狀鉻酸酐制品。該制品含鉻酸酐≥99.90%,含水不溶物≤0.005%,含硫酸鹽(以SO42-計)≤0.005%,含鈉≤0.01%。

本發明由于蒸發后的漿液含結晶CrO3和溶解的NaHSO4,為防止NaHSO4析出,分離溫度一般控制在85℃以上為好。為了確保鉻酸酐顆粒盡可能少的溶解,提高產率,洗滌時采用的近飽和鉻酸酐溶液的溫度一般控制在和濾餅溫度基本相同。

本發明反應溫度低并始終在水溶液中進行,反應及蒸發均在減壓及密閉條件進行,不產生氯化鉻酰,含鉻霧滴及氯化氫均可回收,無環境污染;制備過程中的鉻酸酐不分解,收率高,產品純度高,質量均一,粒狀晶體流動性好;副產硫酸氫鈉不含水溶Cr3+及水不溶物,可直接返回前工序,代替硫酸用于鉻酸鈉酸化;工藝簡單,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先將濃度為95%的濃硫酸與濃度為70%的紅礬鈉溶液按2.2摩爾比加入到反應器中,在加熱電壓為170V和慢速攪拌下混合反應2小時,后在真空狀態下減壓蒸發(控制蒸發溫度為120℃)至鉻酸酐晶體大部分析出后,再利用離心機在85℃溫控下甩干,濾餅用近飽和的溫度為87℃的鉻酸酐溶液洗滌,最后在102℃下烘干3小時,自然冷卻后進行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