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原甲酸三乙酯又稱三乙氧基甲烷,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經在醫藥、農藥、染料等行業中得到廣泛使用。在醫藥方面,廣泛用于合成氯喹、喹哌、二氯喹啉、氟哌酸、環丙氟哌酸、氟哌喹啉酸、氨基嘧啶等。在農藥方面,被廣泛用于生產嘧菌酯、吡菌磷、吡嘧磺隆、氯吡嘧磺隆、四唑嘧磺隆、雙唑草腈及雙甲脒等。原甲酸三乙酯還是丙烯酸纖維和次甲基類染料的中間體,用于合成菁染料。原甲酸三乙酯還可以用于某些顯影敏感劑,作為防光暈材料廣泛用于照相藥品及彩色電影膠片等感光材料中。原甲酸三乙酯還可以用來制備香料,如檸檬酸二乙縮醛等和食品防腐劑,如尼泊金乙酯等;也可以用來制備涂料、染發劑、熒光劑和光引發劑等其它方面。
在氮氣保護下,向1000mL三口燒瓶中,加入四氫呋喃600mL,甲酸乙酯97mL(88.9g,1.2mol),冷卻到-20℃,開啟攪拌,加入乙醇鈉68.0g(1.0mol),0.68g聚乙二醇400,反應10h,然后加入溴乙烷71.5mL(103.6g,0.95mol),繼續在-20℃反應9h,反應結束后,過濾,洗滌濾餅,收集濾液,常壓蒸餾回收四氫呋喃套用,收集143.5-146.0℃的餾分,得到無色透明的液體122.5g,收率87%,純度98.50%。
一種原甲酸三乙酯的合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先向中和結晶釜加入60%的溶劑,降溫至0℃左右,加入乙醇,繼續降溫至零下5℃時,加入脫水劑,脫水劑的添加量為溶劑質量的1%,然后通入HCl氣體,繼續降溫至零下7℃左右,加入亞胺,然后緩慢加入另外40%的溶劑,1小時后中和結晶結束,放料至醇解釜,升溫至20℃左右,加入醇解用乙醇,保溫反應10小時后,進行離心分離得到混合液,再經蒸餾可得到成品原甲酸三乙酯,離心分離得到的固體為氯化銨,則作為副產品外售。
上述脫水劑,由丙三醇、活性白土和4A分子篩組成,三者的質量比為10∶1∶1。
丙三醇可選用分析純,所加入的丙三醇與原有溶劑(高沸點)互溶,在系統中循環使用。而活性白土與4A分子篩在離心過程中,被分離到固體氯化銨中,并且不影響氯化銨的產品質量。經檢測,混合液中的水分降至0.02%左右,原甲酸三乙酯產品在分離階段的損失量大幅減少,收率達99.5%。
1H-四氮唑乙酸是制備抗菌素類藥物先鋒V號、頭孢唑啉及頭孢唑啉鈉的重要原料。采用甘氨酸、疊氮化鈉和原甲酸三乙酯為起始原料,以乙酸作為反應溶劑,反應完畢后,直接加入鹽酸進行酸化關環,然后使用大量乙酸乙酯進行萃取,最后濃縮有機萃取相,加入乙酸乙酯或異丙醇重結晶,得到1H-四氮唑乙酸。
甲基磺酸乙酯一般由甲烷磺酸進行乙酰化而得。由于其能誘發基因突變,廣泛用于癌癥研究,及作為生物誘變劑;與其它誘變劑相比,甲基磺酸乙酯誘變產生的點突變頻率高,且多為隱性突變,染色體畸變相對較少,不需要進行遺傳轉化,因而被廣泛地用來構建突變體庫。甲基磺酸乙酯的合成方法為將芥酸原料以甲烷磺酸與原甲酸三乙酯為原料進行反應,然后先常壓蒸餾,分別分離出副產品甲酸乙酯和乙醇;再減壓蒸餾,分離出過量原料原甲酸三乙酯并回收;再加乙醇常壓共沸蒸餾,除去殘余的原甲酸三乙酯;最后減壓蒸餾得純度為99.5%以上的甲烷磺酸乙酯。
[1][中國發明]CN201611187752.9一種原甲酸三乙酯的合成方法
[2][中國發明]CN201810821317.X一種原甲酸三乙酯的合成方法
[3][中國發明,中國發明授權]CN201310685398.2原甲酸三乙酯法制備1H-四氮唑乙酸的后處理方法
[4][中國發明]CN201210137514.2一種甲基磺酸乙酯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