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背景及概述】[1][2]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簡稱PGs)是一類具有廣泛生理活性的重要內源性產 物。PGs最早由美國學者Von Eluer于1930年發現并命名,1962年,Bergstorm提取出兩種PG 純品(PGFl和PGF2。),并確定其化學結構。1969年Willis首次提出PGs是體內的一種炎癥介 質。隨后PGs的各種生理活性、藥理活性受到深入研究。它存在于幾乎所有哺乳動物的組織 中,在生殖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參與體溫調節、炎癥 反應、青光眼、妊娠、高血壓、潰瘍及哮喘等生理病理過程。PGs的結構特征如下:具有一個五 元脂環及兩個側鏈,上側鏈7個碳、下側鏈8個碳。目前工業生產主要采用Corey內酯及其衍 生物為原料的合成方法,其特點在于節約成本,也具有一定工業應用前景。
地諾前列素(INN),簡稱為PGF2α,它在醫學上的用途是作為天然的前列腺素用于 引產和墮胎藥。通常是由哺乳動物子宮受刺激而產生的,其作用于黃體導致黃體退化,形成 了纖維化的卵巢白體。PGF2α的運動是根據黃體模受體0的數目而進行。該PGF2α亞型8-異前 列腺素F2α被發現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有顯著的增加,因而是一種與子宮內膜異位相關 的氧化應激潛在因子。在20世紀70年代,以Corey為代表的化學家們完成了PGs的人工化學全合成工作。 隨后世界各國研究者們也紛紛投入對前列素的合成研究中,但進展緩慢。在最近十幾年里, 對前列腺素類化合物的化學合成研究有了較大的突破。有關合成PGs及其類似物的報道大 量涌現,其中尤以金屬催化的不對稱合成方法最為突出。
目前化學合成地諾前列素的方法主要是以左旋科里內酯為原料,經過九步反應制 備,總收率約在15%-20%。該工藝經過選擇性保護伯醇、仲醇及脫保護才得到 重要中間體-苯甲酰科里內酯,然后再經過系列化學反應,得到終產物。因此導致其缺點較多:步驟長,收率低,成本高;同時,中間體純化方法和雜質控制也是其難以實現工業化的壁壘。
【藥理作用】[3]
地諾前列素為合成的前列腺素F2α,可直接作用于子宮肌層,刺激妊娠子宮使子宮肌收縮,此種收縮與足月妊娠分娩時宮縮相似,足以導致流產。子宮對本品的反應隨著妊娠時間增長而逐漸增加,并可使子宮頸變軟和擴張。出現流產需時 20~24小時。
【藥代動力學[2]
羊膜腔內給藥后吸收并緩慢進入體循環,在羊水中半衰期為3~6小時,靜注時半衰期不足1分鐘。經肺和肝內通過酶降解而失活,代謝物主要從腎臟排泄,約5%從糞便排出。
【適應癥[3]
地諾前列素用于中期妊娠引產(16~20 周),也適用于過期流產、胎死宮內或較明顯的先天性畸胎的引產;低濃度藥液靜滴可用于足月妊娠催產。
【規格】[3]
注射劑:2mg (附碳酸鈉1mg和滅菌生理鹽水 10ml);1ml:5mg、4ml:20mg、8ml:40mg。
【用法用量】[3]
中期妊娠引產:羊膜腔內注射,一次注入量 40mg。羊膜腔外注射,每次 750μg,2~3小時1次,根據宮縮情況調整用量。足月妊娠催產:靜滴,將本品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50μg/ml溶液,滴速每分鐘為2.5μg,總量為1 ~ 4mg。
【不良反應】[3]
常見惡心、嘔吐、腹瀉、發熱、低血壓,少見寒戰、頭痛、頭暈、注射部位紅斑、一過性白細胞升高及誘發哮喘等。
【注意事項】[3]
1. 3次妊娠以上經產婦、胎位不正、胎兒窘迫、宮縮過強、骨盆過狹、前置胎盤者禁用。
2. 心臟病,有剖宮產史、子宮肌瘤剔除術史,產前出血(包括胎盤早剝)、多胎妊娠、子宮過大(包括羊水過多)、嚴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者,青光眼或眼壓高者,有哮喘史者、癲癇患者慎用。
3. 引產時必須注意觀察宮縮情況,隨時調節用藥劑量,以防止強直性子宮肌收縮而引起子宮破裂。
【制備】[1]
一種簡便高效合成地諾前列素的方法,具體合成步驟如下:
S110:以DMN-AZADO為催化劑,將左旋科里內酯二醇選擇性氧化為含醛基的科里內 酯單醇-化合物I;
S120:以氫氧化鋰為催化劑,化合物I與2-氧代庚基膦酸二甲酯發生霍納爾-沃茲沃思-埃蒙斯反應,生成反式產物化合物II;
S130:以硼氫化鋅為還原劑,在DME溶劑中,以s-BINAP為手性誘導催化劑,手性還原共軛酮羰基至手性醇,隨后以路易斯酸三氟化硼乙醚溶液為催化劑將內酯還原為醇,得間體-化合物III;
S140:將S130所得中間體III選擇性氧化伯醇,得中間體-化合物IV;
S150:將化合物IV與上側鏈中間體BrPPh3(CH2)4COOH,加入NaHMDS,以HMPA為反應 溶劑離子捕獲劑,經過Witting反應,生成地諾前列素;
【主要參考資料】
[1] 鄭飛劍;張江平;趙歡;張立軍;王萍;陳思涵;賴育來;吳進泉.一種簡便高效合成地諾前列素的方法. CN201711421105.4,申請日2017-12-25
[2] 黃紫蓉, 杜明昆. 米非司酮配伍地諾前列素與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的比較[J]. 上海醫科大學學報, 1995, 22(5): 375-378.
[3] 實用藥物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