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3季度以來,異丁醇整體走勢偏弱,與關聯產品差價越來越大。9月份以來,化工品漲幅再度擴大,期間異丁醇同步出現上漲,但未來行業破局之路依舊較為坎坷。
背景1,異丁醇遠遠跑輸同類產品,市場走勢疲軟。7月份以來,丁辛醇走勢差異化增大。較丁辛醇相比,異丁醇整體表現較為頹廢,受偏弱的基本面拖累,同期江蘇異丁醇市場累計跌幅為11%,遠遠跑輸同類產品。
背景2,異丁醇與關聯產品差價創下了多年來的新高。截至10月19日收盤,較關聯產品相比,異丁醇低于異丁醛2275元/噸,異丁醇低于正丁醇1700元/噸,上述高差價背后的原因更多來自于異丁醇自身供需失衡。3季度以來,隨著國內供應回升,同期進口量也出現快速回升,異丁醇產業鏈供需失衡局面加劇。
背景3,行業高庫存局面延續,生產企業積極自救。面對行業大幅虧損,多家異丁醇生產企業積極考慮對裝置進行改造,裝置轉產異丁醛提上日程。
3季度以來,異丁醇弱勢局面逐漸成型。上述局面的形成與異丁醇的基本面密切相關,市場各方心態迥異。
上游供應商的困境。根據卓創資訊測算,目前異丁醇行業虧損加劇,單噸虧損幅度超過1000元。現有異丁醇是作為正丁醇、辛醇的副產而存在,異丁醇自身盈利并不能作為裝置開停工的判斷指標,為了降本增效,國內生產企業紛紛選擇轉產異丁醛。雖然面臨魯西、天津渤化永利、利華益等多套裝置已經全部/部分轉產異丁醛,但與行業巨虧的現象相比較,現階段國內異丁醇的整體供應水平仍然相對偏高。
中間商情況較為慘烈。據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從7月份以來,江蘇異丁醇從5800-6000元/噸關口一度跌破5000元/噸關口。期間,大量一手、二手經銷商出現了貨物被套的局面,隨著時間點進入4季度,港口庫存進一步增大的現狀導致市場缺乏拉升上漲的炒作動力。中間商層面也出現了兩種情況,一種是浮虧貨源因為虧損幅度較大,多數被迫采用滾動采購、銷售形勢;另一方面,少部分則因為市場缺乏拉升動力、持倉成本過高被迫砍倉。近期隨著市場反彈,中間商虧損局面出現一定改善。
相較于上游和中間商的情況而言,下游處境較好。下半年以來,隨著《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第二批)(征求意見稿)》的發布,雖然給異丁醇主要消費下游DIBP的應用范圍和前景帶來一定的拖累,但DIBP行業整體開工水平較好。在高供應背景下,上述在最大程度上減緩了異丁醇行業的庫存累積速度,緩解了產品的脹庫風險。
華東港口庫存是異丁醇社會庫存的重要構成部分,其對于行業庫存的反映較全面。綜合對比來看,2020年3季度以來,異丁醇港口庫存快速攀升,并創下了近5年來的新高,而行業缺乏自主破局的能力。
一方面,異丁醇作為正丁醇和辛醇裝置的副產品,行業開工負荷變化較大程度地參照主產品的盈利。以年產25萬噸的丁辛醇裝置為參照,目前正丁醇、辛醇的平均盈利在500-700元/噸,雖然異丁醇虧損幅度超過千元/噸,但企業方面參照綜合利潤來決定丁辛醇裝置的開停,國內異丁醇裝置的開停工并不以產品利潤為主要參照系。后期異丁醇減產的參照點集中在以下兩點,其一是整套裝置利潤再度陷入虧損,其二,異丁醇裝置改造異丁醛的周期也是決定異丁醇能否破局的關鍵因素。
另一方面,進口貨源的持續抵港成為困擾異丁醇破局的另一大障礙。3季度以來,異丁醇進口量快速攀升,8月份進口一舉突破了萬噸大關,在國內供應相對充裕的背景下,進口貨源的持續抵港以港口庫存持續增大的形勢呈現。后期,進口貨源的減少也成為異丁醇能否破局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