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色综合资源,亚洲、欧美、都市、激情、校园、乱伦,憨豆网现在改名叫啥,一级黄色日逼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CAS號數據庫 > 8007-11-2 > 8007-11-2 / 牛至油的生物學功能及作用機制

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8007-11-2 / 牛至油的生物學功能及作用機制

牛至(Origanum Vulgare Linn)是唇形科牛至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止痢草、牛膝草、馬郁蘭、土香薷、野荊芥、白花茵陳、小葉薄荷等,世界各地有20多個品種,主要生長在歐洲、亞洲和非洲北部等地區,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北、華北及長江流域以南等地區。牛至味辛,微苦,性涼,在傳統醫學中,全草入藥,可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牛至油(Oregano oil)是從牛至中提取的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揮發油,約占全草1% ~10%。

牛至油顏色呈淡黃色且透明,是一種混合物,大約有50多種不同的化合物,主要化學成分是酚類、萜烯類及其衍生物、脂肪酸類、黃酮、甾醇等,例如抗微生物活性最強的百里香酚(Thymol)和香芹酚(Carvacrol),百里香酚和香芹酚的前體物質γ-萜品烯和ρ-異丙甲苯也具有一定的抗微生物活性。牛至隨種屬分類、生長地域、收獲時期、提取部位、提取工藝的不同,所含牛至油的含量和組分差別較大,牛至草收割的最佳時期是牛至現蕾期到初花期,此時牛至草中牛至油的含量最高,牛至所含化學成分的種類和數量在花和葉中最多,其次是牛至根,牛至莖最少。

牛至油的生物學功能及作用機制

在飼料、制劑和產品中牛至油具有較穩定的理化性質,研究證明,其有效成分在4 ℃和20 ℃時貯存24個月后沒有任何損失,在80 ℃以上時有效成分損失僅0.79%,在105 ℃時有效成分損失為2.01%。牛至油的提取方法包括水蒸氣蒸餾提取法、溶劑回流提取法、微波輔助法、同時蒸餾萃取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等,其中水蒸汽蒸餾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實際生產中,需要盡快研究制定適合于工業化大生產的可行方法和統一標準。

牛至油的生物學功能及作用機制

牛至油具有抗菌、抗氧化、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消化和改善動物產品品質等功效,是一種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飼料藥物添加劑。深入揭示牛至油的藥理作用機制,對其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2.1 抗微生物作用及機制

牛至油是一種天然的綠色抗生素,其中抗菌活性最強的是百里香酚和香芹酚,其對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李氏桿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抑菌能力最強,研究還發現牛至油有抗病毒、真菌和抗寄生蟲的作用。盡管牛至油的抗菌作用機制進行了很多研究,但是其詳盡作用機制仍沒有完全闡明,百里香酚和香芹酚的具體作用機制包括:增強細胞膜通透性,抑制細菌內毒素的分泌,多成分協同疊加作用等,上述幾種作用機制并非都是獨立的,可能會相互影響。萜烯類物質也能阻礙細菌DNA自我復制過程,從而抑制細菌的繁殖和生長過程。牛至油全成分抗菌效果比百里香酚和香芹酚要好,這說明牛至油的非主要活性成分可能與主要活性成分有疊加效應。因此天然提取的牛至油抗微生物效果要好于人工合成的百里香酚和香芹酚。

2.2 抗氧化作用及機制

正常情況下,動物體內自由基的產量很少,但動物在患病、應激和特殊生理條件下,機體內會產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引發的連鎖反應會對動物機體造成嚴重傷害。牛至油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發揮抗氧化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為酚酸類和萜烯類化合物。酚酸類化合物苯環上的酚羥基為其抗氧化活性基團,主要是通過脫氫反應清除烷氧自由基。萜烯類化合物含有1個或多個異戊二烯骨架,具有較強的還原性,通過參與氧化還原反應,防止細胞膜和線粒體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被氧化,進而維持細胞的正常功能。此外,牛至油還能激活機體的內源性抗氧化劑,通過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防御酶系的活性,增強動物機體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防止機體受脂質過氧化的損傷。牛至油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機制包括:直接淬滅自由基,與脂類、蛋白質、維生素等螯合,調節機體內氧化酶活性,與金屬離子絡合。在實際應用中,影響牛至油抗氧化作用的因素有飼養管理與環境的差異、生物活性成分的來源和加工方法的差異、生物活性成分的作用方式等。未來要加強動物營養與氧化應激的基礎研究。

2.3 提高機體免疫力作用及機制

牛至油可以促進機體免疫器官的生長發育,增加吞噬細胞數量,提高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通過體液及細胞免疫增強機體的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力。有研究表明,牛至油可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維持微生態平衡,進而增加胃內容物的含量,延長營養物質在消化道的停留時間,促進了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這就為免疫器官的發育提供了充足的營養。

2.4 促生長作用及機制

牛至油的促生長作用已經被諸多學者的動物體外實驗所證實,具體機制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牛至油中乙酸檜萜烯脂特有的芳香味可激發動物的食欲,刺激消化道感受器,激活消化酶的活性,促進飼料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百里香酚和香芹酚通過增強腸道的屏障功能,減少病原微生物對腸道上皮細胞的損傷,保障了腸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牛至油通過特有的抗菌作用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提高了動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提高了飼料利用率,促進了動物生長發育。

牛至油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近年來,由于抗生素不規范使用導致出現了大量動物源耐藥菌株,一些動物細菌性疾病現有抗生素逐漸失效,而且存在產生“超級細菌”的風險。1973年歐共體規定人畜共用抗生素不宜在飼料中用作促生長劑;1986年瑞典全面禁止在動物飼料中使用抗生素;2006年1月1日起歐盟全面禁止在食品動物中使用任何抗生素;中國農業農村部第194號公告要求從2020年1月1日起將退出除中藥外的所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對飼用抗生素的限制,推動了世界上許多國家開始選擇使用天然產品來替代抗生素,所以其市場需求強烈,發展前景廣闊。牛至油良好的生物學功能決定了它的可利用價值,1985~1999年英國對牛至進行了大量研究,培育出活性物質含量豐富的牛至新亞種,該新亞種植物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及產品可以用于動物和人類,是世界公認的天然飼料添加劑。牛至油作為一種新型的天然植物抗生素,與傳統抗生素相比,具有來源廣泛、抗菌效果顯著、不易產生耐藥性、不良反應小、適用范圍廣、體內無殘留、沒有停藥期等特點。但是,因為牛至油具有揮發性強、適口性差、易氧化等缺點,在動物養殖實際應用時,常以二氧化硅、氫化脂肪為主要輔料,采用微膠囊包被工藝生產包被牛至油,如此可以顯著降低其成分的揮發性、易氧化性,提高其適口性,乳化增溶技術還可以促進其在動物腸道內的吸收利用。我國農業部2001年(農牧發[2001]20號)批準牛至油預混劑為飼料藥物添加劑,國內市場有多種牛至油的產品。

3.1 牛至油在豬生產中的應用

牛至油在豬生產中應用研究較多。在仔豬方面,主要研究結果體現在緩解仔豬斷奶應激、提高采食量、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減少仔豬腹瀉。在育肥豬方面,主要研究結果體現在提高生產性能、增強機體免疫、緩解運輸應激和替代飼用抗生素。在母豬方面,主要研究結果體現在提高繁殖性能、緩解產后氧化應激、改善泌乳性能和減少母豬便秘。總體而言,牛至油在豬生產中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維持腸道健康、改善肉品品質、糞便除臭應用效果明顯,在仔豬和育肥豬的應用上,適宜濃度牛至油可以替代抗生素使用。但是,牛至油的適宜添加量有待于深入研究。

3.2 牛至油在牛羊生產中的應用

牛至油在牛羊生產中的應用研究較少,主要功效是能顯著增加反芻動物的瘤胃微生物蛋白產量、提高奶牛產奶性能和肉羊屠宰率、降低氮排泄的作用;能有效降低牛奶中體細胞數;增強機體抗氧化功能。

3.3 牛至油在家禽生產中的應用

牛至油在家禽生產中應用研究相對較多且結果比較一致,主要是通過維持腸道正常形態結構、增強腸道消化酶活性、提高腸黏膜組織中營養轉運載體蛋白表達量等方式,提高飼料轉化率和生產性能、改善產品品質;通過調節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預防家禽疾病。特別是通過優化腸道微生物菌群,對消化道細菌性疾病預防效果顯著,對球蟲病和禽流感也有較好效果。

3.4 牛至油在水產動物中的應用

牛至和牛至油在水產動物養殖中也被廣泛應用。主要集中在誘食作用,降低餌料系數、提高生產性能,增色作用,提高產品品質,防病保健作用等,可以作為水產動物養殖的誘食劑、生長促進劑、增色劑、免疫增強劑。

3.5 牛至油在家兔生產中的應用

牛至油在家兔生產中也有應用研究,其功效主要表現在提高生長性能,提高機體氮沉積;通過刺激免疫器官發育、提高免疫器官指數、改善微生物區系,使腸道保持健康狀態,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3.6 牛至油在動物生產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當前,關于牛至油作為飼料添加劑的應用研究文獻很多,但是結果并不完全一致。分析其主要影響因素有,不同的牛至種類、品種、來源,其有效成分含量及比例等功效不同;植物提取物添加劑與化工合成純品功效不同;試驗動物生長階段、日糧組成和飼養環境不同功效不同;產品生產和監測不規范,產品質量不穩定,使用效果不同。因此,建立牛至GAP大面積推廣種植以及牛至油產品的質量標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另外,牛至油與益生素或低聚糖的作用原理相反,存在相互拮抗作用,故在飼料中不能混合使用。

牛至油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牛至油還可以作為食品防腐劑、食品調味香料、護膚美容化妝品的原料。在傳統醫學中被廣泛用作碎石劑、利尿劑、鎮痙劑、興奮劑、祛痰劑,還有抗腫瘤作用。早在東漢時期,先人們就把牛至作為一種中草藥使用,具有解表、理氣、化濕的功效,主治中暑、感冒、急慢性胃腸炎、腹痛吐瀉等癥。當前,隨著對牛至的深入廣泛研究,將牛至油開發為抗菌藥物已成定局,牛至在醫藥方面的綜合利用具有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