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佛手柑素(bergamottin),別名佛手柑亭、香檸檬亭、香檸檬素,存在于佛手、柚類、葡萄柚等柑橘屬水果以及一些傳統中 藥材如羌活中,不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佛手柑素是一種天然的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然而市面上高純度佛手柑素售價昂貴且稀少,因此絕大多數活性研究僅限于體外細胞實驗,進一步的體內代謝研究卻相對較少。關于“從天然植物中快速有效地提取分離純化佛手柑素”的研究也少見報道。柚子是我國南方地區盛產的一種水果,然而占整果43%~48%的柚皮在鮮食或食品加工過程中卻通常被丟棄,這不僅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還導致環境污染。研究從柚皮中提取高純度的佛手柑素,可進一步加強柚皮資源的開發利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原料利用率,并為佛手柑素的藥學活性研究及其相關作用機理研究提供工作基礎和技術支持,最大程度地提高柚子的附加值。
藥學活性研究表明,佛手柑素能使細胞色素P450酶系中多種藥物代謝相關酶失活,從而影響胃腸道對藥物的吸收,增加口服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此外,佛手柑素還能抑制癌細胞的增殖、侵襲和遷移,具有抗癌、抗菌、防誘變等多種生物學活性,受到廣泛關注。
此外,研究證實在人肝癌HepG2細胞(invitro)中佛手柑素表現出顯著的葡萄糖消耗活性,具良好的濃度依賴性,且其作用濃度遠低于陽性藥二甲雙胍,而藥效卻優于二甲雙胍。在糖尿病KK-Ay小鼠體內(invivo)佛手柑素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KK-Ay小鼠的血糖,增加葡萄糖耐量和胰島素敏感性。可作為治療藥物或功能食品、保健品用于糖代謝異常相關疾病的防治。
另外,體外試驗研究了佛手柑素對辛伐他汀在大鼠和人肝微粒體中代謝的抑制作用。將大鼠或人肝微粒體與佛手柑素(25~100 μmol/L)+辛伐他汀( 10-250μmol/L )在有或無還原輔酶I 的情況下共同培養15min。結果顯示,在大鼠肝微粒體中,佛手柑素與辛伐他汀合用,影響后者的抑制功效,Ki值為174μmol/L,大于以佛手柑素預處理的Ki值( 有和無還原輔酶II時分別為45 和4μmol/L )。因此以佛手柑素與大鼠肝微粒體預培養(尤其存在還原輔酶II時) 可增強對辛伐他汀代謝的抑制。佛手柑素在大鼠肝微粒體中代謝的試驗表明,有2 種依賴于CYP45 0 的代謝產物形成,即佛手柑素的脫烷基化產物和經基化產物。對人肝微粒體的試驗顯示,佛手柑素+ 辛伐他汀與人肝微粒體在還原輔酶II存在或不存在條件下共同培養,Ki分別為34 和22μmol/L,以佛手柑素預培養的Ki為27μmol/L,表明佛手柑素對辛伐他汀的抑制作用未受影響。在大鼠和人肝微粒體內,佛手柑素對辛伐他汀的肝代謝是一種復合型抑制劑。佛手柑素這種物種間不同的抑制機理與不同肝臟中涉及辛伐他汀代謝的CYP 同工酶的不同,或者說是佛手柑素與大鼠和與人同工酶有不同的親和力。
一種從早香柚油胞層中分離純化佛手柑素的方法,有如下優點:(1)工藝簡單,不需要惰性氣體保護及高溫高壓;(2)生產流程較安全、易操作;(3)生產周期較短;(4)純化的產物純度高,回收率高;(5) 整個過程使用HPLC精確定量,保證準確度;(6)提取和HSCCC所用溶劑可回收后重復使用,成本低。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1)制備硅膠粗提物粉末:一定質量烘干的早香柚油胞層粉末用石油醚(60~90 ℃)按固液比1:20超聲提取兩次,過濾后合并兩次濾液,在旋轉蒸發儀上蒸干得浸膏,與適量硅膠拌樣,揮干后制成上樣粉末,按上樣量與硅膠用量為1g:50g的比例裝柱,加入上樣粉末后的硅膠柱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3:1)溶液洗脫佛手柑素,合并含有佛手柑素的洗脫液,在旋轉蒸發儀上40℃蒸干得硅膠粗提物粉末;
(2)分離純化佛手柑素:配制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1:2:0.625)溶劑體系,充分搖勻靜置1h后,分別接出上、下相,超聲脫氣30min,上相為固定相,下相為流動相。固定相先以30mL/min流速泵入高速逆流色譜(HSCCC),穩定后,將逆流色譜儀的轉速調至900rpm,同時流動相以2mL/min速度通過HSCCC,待流出液分層(即流出的固定相體積恒定)后,將硅膠粗提物溶于適量固定相進樣(進樣濃度約為12mg/ml),根據檢測圖譜分管收集各組分,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測定各管純度,合并含有單一佛手柑素的各管,在旋轉蒸干儀上蒸干即得到高純度佛手柑素,回收率≥65%,產品純度均≥94%。
[1] CN201410388027.2佛手柑素在制備防治糖尿病藥物中的應用
[2] 葡萄柚汁中的香檸檬亭對辛伐他汀在大鼠肝微粒體中代謝的抑制作用
CN201710543355.9一種從早香柚油胞層中分離純化佛手柑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