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乙醇胺又稱2-氨基乙醇、一乙醇胺、β-氨基乙醇、2-羥基乙胺、β-羥基乙胺、羥乙基胺和膽胺。乙醇胺有-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三種,一乙醇胺通稱為乙醇胺,本條即為一乙醇胺(其余見各條)。一乙醇胺存在于磷脂中,與膽堿并存;在血清白蛋白的發酵液中也可發現。無色粘稠性液體。有極強的吸濕性。有氨味。相對分子質量61.01。相對密度1.0180。熔點10.3℃。沸點170.8℃。70~72℃(1.600×103Pa)、58℃(0.667×103Pa)。閃點93℃。折射率1.4541。粘度18.95mPa·s(25℃)、5.03(60℃)。微溶于苯(25℃時1.4)、乙醚(2.1)、四氯化碳(0.2)和正己烷(0.1)。與水、甲醇、乙醇和丙酮混溶。呈強堿性,25%的水溶液pH=12.1。能吸收酸性氣體,加熱后,又可將吸收的氣體釋放,例如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從混合氣體中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乳化作用和起泡作用。能與無機酸或有機酸生成鹽,與酸酐生成酯。其氨基和羥基可分別發生相應的效應。大鼠經口LD5010200mg/kg。
乙醇胺廣泛用作氣體吸收劑,從混合氣體中吸收酸性氣體,如合成氣中的硫化氫、二氧化碳等;由于乙醇胺有起泡性,與脂肪酸反應所生產的烷基醇酰胺可用作泡沫增效劑;用作生產防靜電劑、非離子型洗滌劑、防蛀劑、乳化劑、表面活性劑、燙發液和農藥分散劑的原料;生產染料中間體;醫藥助劑和原料;由于無毒,作為乳化劑、起泡劑、表面活性劑,可用于化妝品;嗎啉的原料。
1)合成N-氨乙基嗎啉,屬于化工技術領域。以嗎啉、乙醇胺為原料,HZSM-5為催化劑,在固定床反應器中經非均相催化反應連續合成N-氨乙基嗎啉產品。這項“綠色”發明技術具有催化劑性能高效穩定、原料消耗低及產品方案靈活可調的特點,且所用催化劑及連續分離技術效果好。該工藝流程簡潔合理、操作方便、污染少、原料易得、成本較低、便于連續化生產,具有較好的工業化應用前景。
2)乙醇胺環化合成哌嗪。哌嗪(piperazine,簡稱PIP)作為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和中間體,在醫藥、農藥和染料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工業上合成哌嗪的方法按原料分類可分為很多種,目前較多采用的方法是以價格相對低廉的乙醇胺為原料來合成哌嗪。以乙醇胺為原料,RaneyNi為催化劑,在氫氣氣氛中合成哌嗪。實驗結果表明,反應的最佳溫度為200℃,此時乙醇胺的轉化率為95.93%,哌嗪的選擇性達49.58%。200℃下反應的最佳時間為4h,氫氣壓力為3MPa,最佳的催化劑用量為原料質量的20%。水作為反應的最佳溶劑,不僅可以有效地防止乙醇胺發生聚合反應,而且有利于產物哌嗪迅速地脫離催化劑表面,從而提高哌嗪的選擇性。通過正交試驗,確定了影響轉化率和選擇性的最關鍵因素是反應溫度,其次是反應時間,最后是氫氣壓力。乙醇胺轉化率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溫度200℃,反應時間6h,氫氣壓力3MPa,此時乙醇胺的轉化率為95.00%。
①環氧乙烷與氨反應,可制得乙醇胺。此反應過程還同時生成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為了增加產物中乙醇胺的比例,應加入過量的氨。因為是放熱反應,應加冷卻裝置,使反應溫度不超過40℃,壓力控制在0.7~3MPa。反應完成后,可采用減壓精餾加以分離,分別得到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
②硝基甲烷和甲醛在酸性條件下,進行脫水及氨甲基化反應(曼尼希Mannich),可制得乙醇胺。
③氨和氯乙醇反應,可制得乙醇胺。
④乙酸乙烯酯與氨反應,除可制得乙醇胺外,還同時副產乙酰胺。
[1]實用精細化工辭典
[2]CN201410337537.7一種固定床反應器中連續合成N-氨乙基嗎啉的方法
[3]乙醇胺環化合成哌嗪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