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別嘌醇(allopurinol,別嘌呤醇)為次黃嘌呤的異構體,是黃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劑。自1963年用于臨床以來,一直為治療痛風的主要用藥。隨著氧自由基學說研究的不斷拓展,別嘌醇抗氧化的作用的研究亦增多。別嘌醇為次黃嘌呤的異構體。它通過競爭性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除了減少尿酸的合成達到治療痛風的目的,還能減少缺血再灌注損傷中氧自由基的生成,從而減少了氧自由基身組織(心血管、腦、肺、胃腸和肝等)的損害,揭示別嘌醇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另外,它具有擴管的作用為治療慢性心衰提供了新的方法;別嘌醇降低尿酸合成的作用還可用于治療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和腫瘤溶解綜合征。別嘌醇的應用研究很多,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新成果,但許多尚處于動物實驗階段,要使別嘌醇在臨床上發揮更大的作用,需進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本品為次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臨床用于痛風、痛風性腎病,急慢性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多發性骨髓瘤以及其他惡性腫瘤在化療或放療時所致的高尿酸血癥。口服容易吸收,自胃腸道可吸收80%~90%。約有70%的給藥量在肝內代謝為具有活性的氧嘌呤醇,由腎排泄,約10%以原型、70%以代謝物隨尿排出。
在生命科學中,氧自由基(OFR)對生物體的作用已成為一個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并取得引人矚目的成果。80年代中期提出了再灌注損傷的概念。自由基在組織缺血再灌注損傷(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中的作用得到重視。研究表明氧自由基在再灌注期主要來自黃嘌呤氧化酶途徑。在缺血期,組織中豐富的黃嘌呤脫氫酶轉化為黃嘌呤氧化酶,腺苷酸分解代謝為次黃嘌呤在缺血組織中累積再灌注期,氧隨著血流的恢復進入缺血組織,在黃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次黃嘌呤與氧分子作用生成黃嘌呤,最終生成尿酸。在這一過程中釋放大量的自由基物質。氧自由基由于具有強氧化性而能使脂質過氧化,蛋白變性,從而產生細胞損害作用。因此McCord認為再灌注損傷主要是氧自由基大量產生的結果。阻止自由基產生,可以防止缺血再灌注損傷。別嘌呤醇是一種黃嘌呤氧化酶的特異性抑制劑,能競爭性地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減少再灌注期氧自由基的產生。由于別嘌醇的藥理作用清楚,價格適當,因此可能成為臨床應用防治I/R的藥物之一。
1)在消化系統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應用
在肝移植過程中,低溫保存及缺血再灌注產生氧自由基,導致肝組織損傷。建立大鼠肝臟假手術、熱缺血再灌注和原位肝移植模型,分別測定再灌注1h和移植術后2h下腔靜脈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脫氫酶(LDH)和血清中脂質過氧化物酶(LPO)的變化,并進行組織學觀察。結果顯示術前30min靜脈注射別嘌醇(50mg·kg-1)或灌洗液及保存液中加別嘌醇(含別嘌醇1mmol·L-1的乳酸林格液)的實驗組大鼠,其全血中SOD的活力高于條件相同、但不給予別嘌醇的對照組,LPO及LDH的含量低于對照組,其各項測定值與假手術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實驗組和假手術組的大鼠肝組織病理改變均輕于對照組。所以別嘌醇能夠有效地減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從而減少肝細胞的損害。
2)在休克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應用
缺血再灌注損傷常常是各種休克治療后的并發癥。研究證明,休克模型再灌注含別嘌呤醇的生理鹽水溶液(別嘌呤醇100mg·kg-1,SigmaChenicalCO),別嘌醇保護組動物再灌注后血漿、器官組織XO活性、丙二醛(MDA)均明顯低于非保護組,而平均動脈壓(MAP)顯著高于非保護組。此實驗表明,別嘌醇能有效地防治休克-再灌注時氧自由基的損傷并且改善血流動力學,因而對低血容量性休克-再灌注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一般認為別嘌醇這一作用,主要與其抑制內源性XO活性、減少氧自由基生成,進而降低組織脂質過氧化程度等作用有關。
研究結果表明,別嘌醇(300mg·d-1)可能會通過阻斷OFR的產生而改善心衰患者的血管功能。11例輕、中度心衰患者隨機服用別嘌醇或安慰劑1個月,觀察患者經過治療后對乙酰膽堿的反應,結果發現:與安慰劑組相比,別嘌醇增加前臂血流平均約50%,差異具有顯著性。這說明別嘌醇具有擴管作用,從而為治療慢性心衰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法。
由前列腺尿液返流所致的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其前列腺液中的尿酸水平明顯升高。使用別嘌醇可降低尿酸水平,從而改善前列腺癥狀。報道證實:應用別嘌醇,每日300毫克,共治療240d,對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在3個月內能減輕、緩解前列腺炎的主要癥狀。
腫瘤溶解綜合征是通常發生在惡性腫瘤化療或放射治療時,由于細胞大量壞死而導致的一種代謝性急癥,包括高尿酸血癥、高鉀血癥、高磷酸鹽血癥和低鈣血癥。高尿酸血癥的標準預防或治療方案為使用別嘌醇治療,進行尿液堿化,水合和滲透性利尿。多年來這種方案在防治TLS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報道證實別嘌醇對TLS的防治是有效并且安全的。但是有報道20%的病人經過上述治療后,療效欠佳,需要血液透析。可能是別嘌醇通過抑制XO阻滯尿酸形成,會增加腎臟排泄尿酸前體(次黃嘌呤和黃嘌呤)的負荷。與次黃嘌呤不同,黃嘌呤在尿中比尿酸難溶。另有時別嘌醇治療的病人也可出現黃嘌呤腎病和結石。此外,對于病人體內存留的尿酸的排泄,使用別嘌醇治療是無效的。2001年報道重組尿酸氧化酶(拉布立酶)治療和預防具有TLS的急性高尿酸血癥,其療效優于別嘌醇。
①依他尼酸、呋塞米或噻嗪類利尿藥等均可增加血清中尿酸含量,拮抗本品的抗痛風作用。
②與氨芐西林同用時,過敏性皮膚反應如皮疹的發生率增大。
③與尿酸化藥同用時,可增加腎結石形成的可能。
④與鐵劑同時服用可致鐵在組織內過量積蓄。
⑤本品與茶堿等黃嘌呤類藥物同用,可使茶堿的清除率顯著減少,血藥濃度明顯增高。也可使本品的作用減弱。
⑥本品與維生素C、氯化鈣、磷酸鉀(或鈉)合用可增加腎臟中黃嘌呤結晶的形成。
[1] 別嘌醇研究的新進展
[2] 臨床醫護用藥手冊家禽常用藥物及其合理使用
[3] CN201410689405.0一種別嘌醇的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