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隨著金屬有機化學的發展,過渡金屬催化的偶聯反已成為構建C-C、C-N和C-O等鍵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配體作為偶聯反應的關鍵因素,不僅可以穩定金屬中心,而且能有效地活化金屬中心,因此,獲得了研究者的極大關注。
xantphos(4,5-雙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雜蒽)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富電子性和較大的空間位阻能力,在鈀催化的Suzuki、Negishi、Stille、Heck等偶聯反應中具有很高的反應活性。到目前為止,文獻報道的關于4,5-雙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雜蒽(xantphos)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是9,9-二甲基氧雜蒽經正丁基鋰或異丙基鋰鋰化后,再與叔丁基氯化膦反應,通過甲醇淬滅后處理,得到4,5-雙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雜蒽(xantphos)化合物。該方法的主要弊端在于反應中需要用到正丁基鋰或異丙基鋰,反應過程中無水無氧操作對設備要求較高,操作較危險。鑒于該類化合物優越的催化性能及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探索更加高效、實用的4,5-雙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雜蒽(xantphos)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十分必要。
方法1:4,5-雙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雜蒽(xantphos)制備如下:
在氬氣保護下,向反應釜中加入雙(2-二苯基膦苯基)醚(化合物2)538g,甲苯溶劑700mL,三氟甲磺酸8.8mL(雙(2-二苯基膦苯基)醚(化合物2)與三氟甲磺酸的摩爾比為1:0.1),丙酮150mL,將反應體系升溫至150oC,反應16h后,降低至室溫,經萃取,干燥,重結晶得到目標產物4,5-雙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雜蒽(xantphos)(化合物1)520g(收率90%)。1HNMR(CDC13):7.40(dd,2H,J=7.8,1.0Hz),7.15-7.26(20H),6.96(t,2H,J=7.7Hz),6.54(dd,2H,J=7.4,1.4Hz),1.65(s,6H,CH3).31P{1H}NMR(CDC13):-17.5.13C{1H}NMR(CDC13):137.2(t,J=5.3Hz),133.7(t,J=10.1Hz),131.9,129.7,128.0,126.1,125.7(t,J=9.8Hz),123.1,67.8,31.6.
方法2:4,5-雙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雜蒽(xantphos)按照上述反應式進行準備,具體地:
(1)將9,9-二甲基氧雜蒽(0.02mol)和四甲基乙二胺(TMEDA)(42mmol),在己烷(50mL)中稀釋,在-78℃下,滴加n-BuLi(42mmol)的己烷溶液(約5min內加畢),反應1h,而后升至室溫(約25℃),并繼續攪拌反應16h;
(2)然后在冰水浴下將15mL二苯基氯化膦(42mmol)的正己烷溶液滴加至步驟(1)的反應體系中(約5min內加畢),而后繼續在室溫(約25℃)下攪拌反應16h;通過旋轉蒸發除去溶劑,得到淡黃色粘性油狀物,用丙酮洗滌后真空干燥,得到9.7g白色粉末,即得化合物xantphos:收率為84%,1HNMR(400MHz,C6D6)δ:7.45-7.33(m,8H,o-PPh2),7.08(dd,2H,J=7.7,1.4Hz,PCCHCH),7.05-6.95(m,12H,m-PPh2,p-PPh2),6.84(dd,J=7.5,1.5Hz,2H,CHCHCC),6.76(t,J=7.6Hz,2H,CHCHCH),1.37(s,6H,CH3)ppm。
[1] CN201910328132.X一種4,5-雙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雜蒽(xantphos)的合成方法